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2013年3月21日,一批和西安事變有關的秘密文件在美國紐約拍賣,毛澤東署名的致張學良信函等重要史料系首次對外公開披露。主持此次交易的邦瀚斯公司於1793年創立,因為拍品大多涉及二戰時期的毛澤東、張學良等中國現代史關鍵人物,海內外收藏界對這次拍賣尤為關注。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這次上拍的文獻中最受矚目的一封秘密信函是“紅軍領導人致張學良信”,由毛澤東和彭德懷共同署名。信中提議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執干戈以衛社稷”。另一件有毛澤東署名的“抗日救國協定”。  

張學良1937年1月所寫“告別信。在信中張叮囑家人“願張氏子孫為國為家,同日本不共戴天之仇,願世世勿忘”。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統率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聯合採取行動,軟禁了蔣介石和國民黨軍政大員幾十人,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中共中央從民族利益和抗日的大局出發,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12月25日,西安事變獲得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國也由此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日戰爭的歷史轉折。 

中國共產黨人對西安事變和張學良、楊虎城一貫給予高度評價,周恩來評價張學良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毛澤東密信中稱“事急矣,時亦迫矣”,提醒張學良“小心身邊人物,只與親信往來,並務必遠離南京”。 

此次拍賣的秘密文獻,首次披露出大量有關西安事變前後的珍貴歷史細節。  

“紅軍領導人致張學良信”由彭德懷和毛澤東分別以紅軍領袖與紅軍政委身份共同署名,是中國共產黨高層早期與張學良書面聯絡的信箋,該信函共三頁紙,日期不詳,書寫地點不詳。收信人為張學良(漢卿將軍),粉紅色薄紙張有些許縱向及橫向摺痕,輕微褪色。第一頁左上角缺3/4寸,損及稱謂部分。第二頁及第三頁左上角有破洞。信中稱—— 頃晤少卿團長,欣悉足下與鼎方兄等,對抗日救國的血誠,始終不懈,始終不為環境所轉移,對抗日紅軍,不僅無繼續阻擾企圖,且願給以實際幫助,此中華民族的幸運,亦兄等千秋萬代的偉業。  今日之事,已非日本應不應該給予打擊和抵抗的問題,亦非東北健兒有沒有抗日的勇氣和決心的問題,而是在決心抗日救國的基礎上,以冷靜至誠的態度,精審周到的精神,來同謀抗日救國的策略和步驟的問題。  

因此,特派本方面軍總政治部李克農同志,傳達微忱並提出下列問題以資討論。  

一、從本月十六日起,我軍即下令撤出甘泉膚施之圍,雙方停止敵對行動,同謀抗日。  

二、目前各就原防,作抗日的一切準備。  

三、各派全權代表商定停戰辦法,以及抗日的作戰協定,時間地點再商定。  

四、我們提議組織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漢卿兄有何意見? 

五、在抗日問題上東北軍可能採取的最低限度的步驟,這一步驟,不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漢卿兄有何意見?  

當就上述諸端,只是初步的協商,仍望足下堅定其與日本不共戴天之誓,深切地瞭解紅軍抗日之誠,達到在抗日聯軍戰線上,共同奮鬥! 

事急矣,時亦迫矣,萬方多難,國勢阽危,華北淪亡,民族疹瘁,執干戈以衛社稷誰為抗日之雄,息萁豆相煎之嫌,願結同仇之誼,知足下家仇國恥,常思建白於國人,我們是斷鐵斬釘,堅決收復我東北,因風致意,不盡所懷……  

信後的落款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毛澤東”。

在得知張學良有意與共產黨合作抗日後,毛澤東曾派遣周恩來與李克農於一九三六年四月九日與之相會。此信很可能是當時遞交至張學良手中的。  

《中國共產黨致張學良手書》共六頁,有毛澤東、周恩來、博古、張聞天等人署名,日期為一九三六年八月九日,收信人為張學良,內文以藍色墨水書寫,並有黑筆修改痕跡。紙薄,有輕微摺痕、褪色,末二頁有迴紋針汙跡。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毛澤東致張學良信函,促其抗日​​​

​​[王金昌]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