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發病地圖來了!廣東人最易得的病,竟是這個習慣導致……

日前

一份《全國高發病地圖》在網上流傳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地圖”列舉了全國六個城市的高發病

及其發病率高的可能原因——

均跟當地氣候以及

居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文中指出

廣東痛風患者人數居全國首位

平均每10個人中有1個痛風患者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究其原因這與喜歡喝老火湯有關。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10個廣東人至少1個痛風

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痛風已成為我國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指出,廣東省痛風患者人數居於全國首位。

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直接原因是高尿酸。一旦確診為痛風,應該到風溼免疫科就診。

據中山三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古潔若教授介紹,根據2016年廣東省一項針對12個地市7萬名體檢人群的篩查顯示,血清尿酸大於420umol/L(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的人群超過30%,其中50歲以下的青壯年佔了近六成。

痛風是怎樣造成的

高尿酸血癥是指正常嘌呤飲食情況下,非同日2次測定空腹血清尿酸水平,男性和絕經後女性>420 umol/L(7 mg/L),絕經前女性>357 umol/L(6 mg/L)。

超過血尿酸飽和度時,尿酸鹽晶體析出並沉積在身體各部位,如關節、血管壁、軟組織等。痛風是尿酸鹽晶體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而引起的劇烈疼痛的炎症性關節病。

全國高發病地圖來了!廣東人最易得的病,竟是這個習慣導致……

成年男性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為血清尿酸大於420 umol/L。超過420 umol/L這個濃度之後會形成結晶,不飽和狀態下就會溶解。這些結晶是致病的原因,會在心臟、胰島、腎臟這些重要器官沉積,甚至併發高血壓等疾病。

古潔若說,高尿酸血癥持續五年不達標的病人患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接近10%,尿酸高於360 umol/L的病人患高血壓併發症的超過40%,而患這三大併發症的患者平均壽命比正常人低15到20年。

廣東地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目前痛風發病率為10%,平均每10個人中有1個痛風患者。此外,受到“痛風”侵擾的群體也在逐漸年輕化。

在2015年廣東佛山體檢人群調查顯示,男、女高尿酸血癥平均患病年齡分別為40.4和47.5歲,較2006年的調查結果有所提前。

老火湯高嘌呤是“罪魁禍首”

遺傳基因是導致痛風的一個重要原因。90%的痛風為原發性痛風,20%~80%的痛風病人有家族遺傳史。

不過廣東地區的痛風高發,還是與廣東人的飲食習慣最有關係——一日三餐離不開煲湯。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廣東人愛喝的老火湯嘌呤含量高,容易增加血尿酸,誘發痛風。

老火湯和火鍋底湯一般是以高蛋白食物為食材,如魚肉、禽肉、畜肉等,持續加熱,核蛋白不斷分解為核苷酸,加熱時間越長,更加鮮美可口,核苷酸含量越來越高,嘌呤含量也越高。一碗老湯下肚,血尿酸水平會明顯增加,誘發痛風的風險也越高。

專家表示,痛風急性發作期患者應選用低嘌呤食物,緩解期可適當選用中等嘌呤食物,但每日肉類攝入量不宜超120克,尤其不要集中一餐吃。無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儘量避免高嘌呤食物。

多吃低嘌呤食物

那麼哪些食物嘌呤高呢?這裡有一張最全“食物嘌呤表”。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根據嘌呤含量,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小於50毫克為低嘌呤食物,在50~150毫克之間的為中等嘌呤食物,大於150毫克的食物為高嘌呤食物,具體如下: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上表顯示,蔬菜、水果、低脫脂牛奶和蛋類等食物嘌呤最低,建議多吃,老火湯儘量少煲少喝。

華南地區結石高發

在《全國高發病地圖》上,福建被視為結石高發省份。

據2016年12月《福建日報》報道,福建泌尿結石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龍巖、三明等地區。

其實除了痛風,廣東的結石患者也偏多。

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因為南方水系,特別是靠近山區的地方,鈣、鈉等礦物質含量高,這樣的硬水長年飲用就可能增加結石發病率。

二是華南沿海地區,蝦蟹等嘌呤含量高的海鮮類食物比較豐富,當地居民一旦攝入過多,會導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誘發結石。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原來尿酸過高不但會引發痛風,還會誘發結石,看來喜歡喝老火湯的廣州街坊們還是要多多注意。

據瞭解,我國成年人尿石症的發病率為5.9%,發病的年齡高峰在25歲~40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不斷增加。

河南:腦血管病高發

2017年4月,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專家們調查發現,河南腦血管病死亡人數第一,冠心病死亡人數第二。因此,《全國高發病地圖》標定河南省為腦血管疾病高發地區。

河南為什麼會腦血管疾病高發呢?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曾經發表一項報告,統計了20個省市在2009~2012年間的食鹽及鈉攝入量,發現最高的是河南,12克/天,鹽攝入量整整超標一倍!

原來,過量食鹽會使血壓升高,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之一。“南甜北鹹”,相對而言,北方人吃鹽更多,吃飯的時候經常要配點鹹菜、滷菜之類的。這也是北方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廣東人食鹽攝入量也不低

雖然廣東人也喜歡吃“甜”,但廣東人的食鹽攝入量卻也不低。因為喜歡吃鹹魚等高鹽肉類,有數據表明,廣東省高血壓死亡人數位居全國第二。

廣東省疾控中心指出,2010年調查監測發現,廣東全省家庭人均鹽攝入量為每日9.1克,是推薦量的1.5倍。

廣東高血壓患病率高

調查發現,我國高血壓患病率目前有三個梯隊:

北京(35.9%)、天津(34.5%)、上海(29.1%)高血壓患病率位列全國前三,遼寧、雲南、廣東、黑龍江緊隨其後,屬於第一梯隊;

吉林、山西、江蘇、西藏、河南、福建、四川、貴州、河北、浙江等省患病率相對低一些,屬於第二梯隊;

其餘廣大中西部地區患病率又低了一些,屬於第三梯隊。其中湖南最低,高血壓患病率為15.6%。

全国高发病地图来了!广东人最易得的病,竟是这个习惯导致……

有數據顯示,如果我國居民鹽攝入量減少一半,估計每年全國可減少腦卒中、心臟病和慢性腎臟病死亡50萬人。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用鹽不宜超過6克,最好不超過5克。儘量在家做飯,控制用鹽量;多使用胡椒、蔥薑蒜等提升口味和口感。在外就餐時,擺一小碗開水,如果覺得菜鹹了就用水涮一涮再吃,把鹽和油都洗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