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無數功臣,真相到底是什麼?

用戶64528827574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他就是一個傳奇,一個從泥土裡蹦出來的布衣天子。那麼關於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事件,是真的嗎?

“乞丐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家徒四壁,每天都在為吃飽肚子而發愁。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後來由於生計所逼,先後淪為和尚、乞丐。


由於朱元璋出身底層,深諳百姓疾苦,所以當上皇帝后依然十分節儉。但又由於朱元璋家人死於元末貪官,所以朱元璋自小骨子裡就痛恨貪官、蔑視權貴,登基之後更是大刀闊斧、雷霆手段懲治貪官,手段非常強悍嚴厲,最有名的就是對待貪官的“人皮食草”。


雖然朱元璋對待貪官手段殘忍,但對老百姓卻是愛民親民。


朱元璋在位期間,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史載朱元璋是個精力充沛的君主,每天批閱大量奏摺,體察民情,勤於政事,堪稱是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


也許正因為這皇位來之不易,又痛恨權貴不法,所以晚年的朱元璋十分多疑,為了穩固江山,朱元璋開始屠殺功臣。不過,一方面看是為了朱家江山穩固,另一方面看被懲治的不少人中確實也有殺的原因。一概而論說都是濫殺,也有失偏頗,但也有濫殺的。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


“火燒慶功樓”的橋段,記載在清朝著名評書《英烈傳》中,評書記載:

朱元璋到了晚年,身為太子的長子朱標早死,皇長孫朱允炆又性格柔弱,怕自己死後孫子鎮不住這個元老功臣,十分害怕這些驕兵悍將造反,所以密謀要殺掉他們,但是又怕他們太分散,不能殺絕。

於是,朱元璋心生一計,以慶功為由建設了一座慶功樓,然後把這些功臣全部聚集到慶功樓,然後一把火全部燒死。但是,沒有瞞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所以劉伯溫早早就辭官歸隱,臨走之時,劉伯溫把這個陰謀透漏給了徐達一個人,要他去赴宴的時候一步也不要離開朱元璋。

隨後,當朱元璋一把火燒掉慶功樓後,徐達成了唯一倖存的功臣,其餘皆葬身火海。


“火燒慶功樓”是真的嗎?


至少有一點,就站不穩腳。比如李善長、藍玉、陸仲亨等一大批元勳功臣,是死於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兩樁大案:藍玉案和胡惟庸案。

據記載,“兩大案”皆牽連甚廣。藍玉一案,族誅一公、十三侯、二伯,藍玉案被殺1.5萬多人,胡惟庸案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胡惟庸案與藍玉案合稱“胡藍之獄”。


我們不妨看一下歷史記載的主要功臣們怎麼死的就知道了。

李善長:因胡惟庸案被賜死;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劉伯溫:胡惟庸探病,後因病去世;徐達:得了背疽病致死;李文忠:建國後病死;鄧愈:建國前病死;

朱文正:病死於監獄;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周德興:因兒子亂法連坐而死;廖永忠:因逾制被殺;傅友德:因請賞田被賜死;馮國用:死於軍中;馮勝:因藍玉案賜死。等等。

從上面看,沒有功臣是因慶功樓被燒而死的,由此可見,很多功臣並非死於什麼慶功樓,所以所謂“火燒慶功樓”一網打盡而唯獨徐達倖免一說,只是評書橋段,純屬子虛烏有。

“火燒慶功樓”一事,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對此事件一方面未見史書記載,而另一方面多見於《大明英烈》、《明英烈傳》等市井評書類書籍記載,就像歷代的各種傳奇、各種演義一樣,不可當真。最典型的《三國演義》,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演義水分較大。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謠傳?


所謂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其實,朱元璋確實在南京城建過一座樓,不過是商討軍機大事用的,每逢作戰,將士們都在這裡討論作戰方案,樓裡儲備有軍需火藥。


由於意外,此樓也曾被燒而不慎引起了火藥爆炸,火光沖天。加之朱元璋晚年也確實屠殺了功臣,後人便如法炮製了這個“火燒慶功樓”謠傳事件。

也有一種傾向認為,“火燒慶功樓”是清朝詆譭、妖魔化朱元璋的產物。後來,出於戲劇戲說,改編為晉劇劇目《火燒慶功樓》,成了如今的一出經典唱段。



峰子奇觀

這故事是編出來的,因為每個功臣的死在史料裡都有據可查。就算朱元璋要殺功臣,大可以找個罪名明正典刑,何必用這種下作手段……

不過,故事本身還算挺有意思的。

故事講的是大明開國之後,功臣日益跋扈,所以朱元璋對他們也不放心,漸漸起了殺意。某日朱元璋命人修建了一座慶功樓,宴請功臣,觥籌交錯之際朱元璋突然離席。劉基(一說是徐達)見事有蹊蹺,便跟了出來。結果剛一出門,樓上突然烈火熊熊,霎時間就吞沒了整座慶功樓。樓本身加上樓裡無數功臣都被付之一炬。

歷史上的朱元璋確實在南京的風水寶地蓋了一座“忠勤樓”,和功臣們一起議事賞景,不久後樓毀於火災。這件事在明初著名文人宋濂筆下有過記載。到了後來,小說評書的作者就把朱元璋殺功臣的情節加了進去,編出了這麼一段“火燒慶功樓”的故事。今天還有地方戲劇目《火燒慶功樓》,就講的是這件事。


直江信綱

真相就是此事件屬於謠傳,不可信。

標題朱元璋火燒慶功樓對象是忠臣,那麼我們先來看下,朱元璋開國的主要功臣都有誰?他們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李善長:因胡惟庸案被賜死;劉伯溫:因病去世;徐達:得了背疽病致死;

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李文忠:建國後病死;鄧愈:建國前病死;朱文正:病死於監獄;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周德興:因兒子亂法連坐而死;廖永忠:因逾制被殺;傅友德:因請賞田被賜死;馮國用:死於軍中;馮勝:因藍玉案賜死。

就上面數據,我們知道沒有一個功臣是因為慶功樓被燒而死的,所以此事件為謠傳。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個謠傳勒?由兩個方面組成。

第一、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後,惶惶而不可終日,整天擔心受怕別人來暗殺,而有實力暗殺朱元璋的非這些功臣莫屬。開國之初,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等監察特務機構。監視百官,由於明朝剛建立,這些在戰場殺敵建立深厚友誼的功臣們,會不定時的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而當時朱元璋對功臣的賞罰還沒下來,所以酒後難免會有發牢騷的。聚會上的話都被朱元璋聽在耳朵裡,並越想越覺得他們是在謀反刺殺,於是朱元璋利用胡惟庸謀不軌的罪名以及涼國公藍玉謀反事件,一度擴大到清洗功臣數萬人的地步。使得朱元璋心狠手辣的性格深入人心。

第二、朱元璋確實在南京城建立了一座樓,每逢作戰,將士們都在這裡討論作戰方案,樓裡藏有火藥。由於意外此樓被燒引起火藥爆炸,火光沖天。這或許就是火燒慶功樓的原型事件。


笑嘗歷史百態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這是《水滸傳》中的一句頗讓人傷感的話,道盡了歷史上那些帝王們,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殘酷現實。若論起屠殺功臣最知名的皇帝,那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屬。這大概是出身愈低,其對權力就愈加貪戀,就愈怕失去到手的皇位,以致變得神經質,而將其認為能夠威脅到自身皇位安全的功臣們都除去。

明太祖朱元璋,屠殺功臣可以說是登峰造極,民間即有“朱元璋火燒功臣樓”的傳說。“火燒功臣樓”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也很符合朱元璋那種毒辣的性格。在中國的所有皇帝中,朱元璋對大臣們的駕馭與控制都達到了巔峰。在朱元璋的早期起兵時候,就收養了大量的義子,史載有二三十人,朱元璋的義子們,通常是按朱文正的字輩取名,比較著名的有朱文剛、朱文遜、朱文輝、朱文英(即沐英)等。

就連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與侄子(朱文正)也是朱元璋的義子,朱元璋就派他的這些義子們去到各軍中做監軍或領軍。而且在出徵期間,軍官的家屬要全部留在京師。後來,朱元璋生了許多皇子,不太需要這麼多的義子,才讓他的那些義子紛紛復了本姓。在朱元璋的皇子們成年後,又讓這些皇子們習兵事,參與軍務,並有節制諸將的權力。

朱元璋從始至終,對功臣們都放心不下,這也是其後來對功臣們大開殺戒的原因所在。朱元璋曾借胡惟庸案與藍玉案等而幾乎將明初的功臣宿將洗劫一空,曾經授予他們的免死金牌也都統統成了失效品。後來,朱元璋嫌替他們捏造罪名都麻煩,乾脆以直接粗暴的手段將馮勝、傅友德等人直接賜死。遇上朱元璋,再會陰忍、再會明哲保身也是白搭,即便是司馬懿遇上朱元璋也很難逃過一劫。

其實到了朱元璋在位的後期,功臣們已經對大明江山不構成威脅,朱元璋是有其他手段來讓這些功臣安享晚年的。但是,皇權的神經過於脆弱,再加上朱元璋本身比較寡恩毒辣,才導致其對功臣們大開殺戒。然而,明朝對功臣們的後代還是頗為照顧的,許多功臣的爵位都一直傳到明朝滅亡為止。


歷史聞知社



真相就是這件事情子虛烏有,所謂火燒慶功樓這件事所有的史書中都沒有記載。而這件事情完全是後世清朝杜撰出來的。



故事梗概

《火燒慶功樓》說到;事情發生之前,劉伯溫已經猜到了朱元璋意圖,便辭官歸隱了,走之前就還告訴了徐達在慶功樓時千萬不要離開朱元璋。最終慶功樓事件發生時,徐達看到朱元璋離開,便跟了上去。朱元璋知道徐達看穿了計策,便威脅徐達不要聲張出去。他們二人離開後,慶功樓瞬間一片火海,赴宴的功臣連同數千侍衛宮女一同葬身火海。



故事破綻

這個故事破綻百出,下面我們來說說。

一;既然朱元璋狠下心來,火燒慶功樓時,依照朱元璋的性格,怎麼可能放過知道這件事真相的徐達。

二;按理說火燒慶功樓目的是殺死功臣,也不用數千宮女和侍衛陪葬吧。再說了古代的樓能有多大,同時容納下數千人,功臣們能不能坐下吃飯都是個問題。這個完全是為了黑而黑的。

三;在朱元璋時期的大學士宋濂在《張中傳》裡面有記述,當時這個慶功樓確實是被火燒了,但是卻是一場意外

四;朱元璋的功臣沒有一個是被燒死的,所有的功臣死因都是由明確記載的。

平定天下狗朱元璋人論功行賞。他封了6人為公爵

魏國公徐達;洪武十七年(1384年)病死

韓國公李善長;因為其弟投靠胡惟庸,勸說李善長加入時,李善長說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案發後被牽連

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常遇春去世較早);常遇春在北伐時因病去世,後來其子更是參加了靖難之役,保朱棣當了皇帝。

曹國公李文忠;洪武十六(1383)年病死

宋國公馮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發,越二年,以藍黨被賜死

衛國公鄧愈;洪武十年十一,因病去世。

還有被被封為侯爵的28個功臣裡面,沒有一個是在慶功樓裡面燒死的。

足以見得,這件事情完全是後世清朝對前明的詆譭。這件事的出處是清朝時的《英烈傳》,也證明了這一結論。


我是越關

在歷史上,到底存不存在明太祖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以至於把所有有功之臣燒死在裡面呢?我想這個問題肯定是否定的了,這個杜撰的有點太不可信了,朱元璋就是要殺功臣也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的,毫無章法的來殺得。再影視劇中,都表現了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後,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穩固的江山,開始清算他認為對自己存在威脅的功臣,下面我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明朝的建立都離不開哪些開國元勳以及他們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李善長:由於胡惟庸案的牽扯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至於罪名是否真假對於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畢竟自己的勢力太大了,相權威脅到了皇權,不殺你殺誰;

劉伯溫:由於自身身體原因,病死於家中,至於影視劇的杜撰死法不可信;

徐達:得了背疽病致死,至於影視劇中是由於吃了皇上賞賜的鵝肉而死(據說鵝肉和此病相沖)我個人覺得不太可信;

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這個應該沒什麼爭議;

李文忠:建國後病死;

鄧愈:建國前病死;

朱文正:因和南方的張士誠有交往,被囚禁病死於監獄;

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

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

周德興:因兒子亂法而被連坐而死;

廖永忠:因逾制被殺;

傅友德:因請賞田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

馮國用:死於軍中;

馮勝:因藍玉造反案被賜死。

從上面羅列出的這些有功之臣,可見他們的死都和慶功樓沒什麼關係,並且這些功臣也沒有一個是被用火燒死的。那麼歷史上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並且廣為流傳呢?我想主要是因為以下兩種原因吧。

第一點,就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後,跟他出生入死的淮西兄弟對他的統治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吧,人一旦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後,對自己身邊的人就會變得非常的敏感,自己的疑心也會加大,生怕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被這些人奪了過去。朱元璋為了能夠實時瞭解這些人的一舉一動,建立了明朝獨有的間諜機構——錦衣衛,負責監視朝廷上的大臣們私下裡的一舉一動,據說連這些大臣晚上和哪個小妾睡得都知道,這是多麼的可怕,私下裡大臣們在一起聚聚,喝喝酒發發牢騷這些話自然也會傳到朱元璋的耳朵裡,時間一久就會覺得這幫人對自己不忠,有取而代之的危險,所以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你們全都收拾了,因此朱元璋就找了一個藉口,那就是胡惟庸圖謀不軌謀反案,來了個一鍋燴,受此案牽連的人不計其數,這也就使得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深入人心了,也就有了這個版本。

第二點,在明朝建國之初,的確在南京建立了一座樓,但名字不叫慶功樓,好像是叫勤政樓,這座樓是用來朱元璋和大臣們商量朝政的地方,尤其是遇到打仗,回合將領在這裡研究作戰方案,平時勤政樓裡的確藏有火藥。在歷史上的確曾經由於意外這座樓被燒過並引起了火藥的爆炸,火光沖天,這個事件可能也是人們聯想的起因吧。


宇宙摸索的穿行者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是清朝抹黑明朝的產物。民間藝人編造了評書,在民間流傳的結果。可以確定的是,這是謠言。

謠言中說,朱元璋打下天下後,為了防止功臣們謀他的江山,建造了一座慶功樓,假借慶功為名,實際上在慶功樓埋藏了炸藥,想將這些功臣們都燒死。這個事情被劉伯溫事先知道,告訴了徐達,讓徐達不要離開朱元璋半步,而自己藉故不參加。慶功樓事件使朱明王朝的開國功臣們絕大多數葬身火海。

但這個事件的漏洞在於,據史料記載,明朝的開國功勳們沒有一個是燒死的。所以謠言不攻自破:徐達:病死;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李文忠:建國後病死;鄧愈:建國前病死;朱文正:因違法被囚禁,病死於監獄;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周德興:以兒子亂法連坐而死;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殺死;傅友德:因請賞田被朱元璋賜死;馮國用:死於軍中;馮勝:坐藍玉案賜死;劉伯溫:病死……,雖然開國功臣們沒有在慶功樓被燒死,但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藍玉案等牽連、連坐,殺死了幾萬人。

慶功樓有沒有?有。這是朱元璋與大臣們議事的地方。後來慶功樓確實也著了一把火,慶功樓確實也有炸藥,著火也確實燒死了人。這或許是火燒慶功樓這個故事的原型,被文人們加工了。


春秋史社

大明洪武七年,即公元1375年八月二十六日,朱元璋在皇城東南角的燕慶樓二樓大宴群臣,這其中主要是跟隨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戰一起建立大明江山的功臣良將。朱元璋興致頗高,從中午一直到晚上掌燈時分,朱元璋因臣下奏頌心情甚為高興多飲了幾杯,以致有些微醺,隨在內侍攙扶下回宮。史書載"上頰緋紅,甚悅" 朱元璋離開後約半個時辰陡然間毫無徵兆西北風突起,飛沙走石,甚是怪異。隨即一道閃電自上而下,電光火石之間一樓已是濃煙滾滾,眾人大駭,皆亂作一團。大火熊熊三丈餘高,京城西南方圓二里亮如白晝,至午夜子時漸熄,逃出者十之二三。至此歷史上便又留下一令後世唏噓的千古迷案!


將進酒歌

如果沒有史料記載,那麼慶功樓起火爆炸是偶然,就被後人以訛傳訛成了朱元璋怕老臣奪位想殺死老臣引爆慶功樓了。

在我老家也有一段關於朱元璋的傳說。說的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他的發小就去找他想謀個官位。朱元璋召見第一位時,就和朱元璋聊起當年在一起給地主除草時,鋤頭倒了砸壞了罐子,湯流了一地,只好撿豆粒吃了。朱元璋一聽有失自己身份就擺手說不認此人,就讓太監轟了出來。

第二位問了什麼了情況之後,進去之後,就和朱元璋聊起這段故事,就說當年我們一塊手持鉤鐮槍,殺死草兵百萬,打破罐子城,手捉豆莢兵。朱元璋一聽就說有此事,就封一個縣令,從此衣食無憂,官運亨通了。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讀書很重要。讀書能改變命運,沒文化真可怕。


連鑫物流賈廣西

這是民間謝土儀式的由來!說是起建新房的時候一定要先拜拜,否則這些冤死的功臣就會攪擾得讓人不安生。但是,事實上,這些傳說都是起源於清朝。明朝作為被清朝推翻的對象,肯定是能貶則貶的!給予了這些被殺的功臣一個比較無辜的身份。實則是咎由自取!

首先,朱元璋殺部分功臣是肯定的!但是殺功臣的時間都不在一起!都是時隔好幾年的!所以,直接排除慶功樓殺死的可能!

其次,關於慶慶功樓徐達劉伯溫勸朱元璋留一兩人用,不要殺自己的話也是假的!因為這句“朱公,難道不留一兩人用”是藍玉臨死前喊給朱元璋的!藍玉才是朱元璋最後殺的一位功臣!

再說朱元璋殺功臣,可是我們也得看這些人該不該殺!從實際看來,除了徐達是無辜的外,其他被殺的人都是罪有應得的!比如,藍玉,這個人桀驁不馴,帶兵屠城,強搶民女,霸佔民宅民田。然後還抨擊朱元璋用人不明,給的官小!所以,最後,藍玉被剝皮抽筋點天燈!但是,這事真心不能怪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