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或者是有什麼症狀?

我心依舊143181103

腸鏡主要是針對整個腸道系統的內窺鏡檢查手段,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因此在消化科等一線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尋常的CT、消化道造影、B超等檢查手段在檢查腸道問題時,有一定的侷限性,比如CT對於確定腫瘤、結合性病灶、腸梗阻等病灶的位置、大小、質地等指標時,在平片上會出現一定的特異性成像結果,消化道造影可以觀察出腸道的憩室、腸管變化、梗阻等,但是這兩種檢查手段都不能真是的觀察到腸道內部的變化。B超檢查由於腸道內容物、積氣等不確定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超聲波的反射效率,使檢查結果受到嚴重影響,一般在腸道檢查時很少使用。正是由於腸鏡檢查的某些優越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腸道疾病的檢出效率,有效避免其他檢查在一些疾病的診斷上所存在的先天缺陷,因此已經成為相關科室的一線檢查手段。

而腸鏡則是通過電子內窺鏡直接進去患者腸道,來觀察腸道黏膜內的具體情況,比如:腸壁是否光滑、有無息肉等新生組織、腸壁是否存在憩室或者腫瘤等。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大腸鏡、小腸鏡、電子纖維結腸鏡等,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來滿足大部分腸道的檢查需求。


杏花島

概述

腸鏡檢查是經肛門將腸鏡循腔插至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病變的檢查方法。是診斷大腸粘膜病變的最佳選擇,它是通過安裝於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探頭將結腸粘膜的圖像傳輸於電子計算機處理中心,後顯示於監視器屏幕上,可觀察到大腸粘膜的微小變化。電子結腸鏡是目前診斷大腸疾病,特別是大腸癌及有關癌前疾病的首選儀器及黃金標準。

腸鏡檢查適應症

1、原因不明的腹部不適、腹瀉、腹痛、便血、黑便、大便檢查潛血陽性、大便習慣改變、腹部包塊、消瘦、貧血,懷疑有結腸、直腸、末段迴腸病變者;

2、鋇灌腸發現有腸腔有狹窄、潰瘍、息肉、癌腫、憩室等病變,須取活檢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者;

3、轉移性腺癌,尋找原發病灶者;

4、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等病的診斷與隨訪;

6、大腸癌高危人群普查;

7、大腸癌及大腸息肉術後複查等;

9、從來沒作過腸鏡檢查的40歲以上者的健康體檢。

腸鏡檢查前準備:

1. 檢查前一日攜帶腸鏡申請單、交費單、腸道清潔藥物、潤滑止痛藥物至內鏡室預約。

2. 檢查前一日中午進食半流質飲食,晚餐進食流質飲食如牛奶、豆漿、藕粉等。

3. 檢查前一日晚22:00開始服用腸道清潔藥物,期間要足量飲水,若排出清水樣大便表明腸道準備良好。

4. 檢查當日禁食,可適量飲無色糖水(避免低血糖),中午11-12時停止飲水。

5. 檢查時門診患者需要攜帶醫保卡或身份證,住院患者需要確認病歷。

7. 特殊疾病患者需注意:

1) 高血壓患者當日可服用高血壓藥物,但需要監測血壓變化,尤其老年人。

2) 糖尿病患者建議不用降糖藥物,需要備無色糖塊以防低血糖發生,需要指血糖監測。

3) 正在服用抗凝藥物(華法林或阿司匹林)患者若需要活檢或鏡下手術建議停藥1周。

4) 月經期禁止腸鏡檢查,患者請另行預約安排。

腸鏡檢查危害性

1、普通腸鏡檢查的鏡身比較粗糙,在進入患者肛門的時候會引起肛門疼痛,粗糙的鏡身也會引起腸粘膜的損傷,使患者感覺疼痛。而且一般的腸鏡檢查部位比較淺,不能深入檢查大腸內部病灶部位,這樣就不能使檢查醫生更加全面得了解病情,很容易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

2、檢查過程中,可能由於操作不當造成出血、腸穿孔。

3、肛管直腸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膿腫等,腸鏡檢查會是這個病症進一步加劇。

4、腸鏡檢查後,由於設備的消毒狀況,導致交叉感染。

患者暫時不適合接受腸鏡檢查:

1) 肛門、直腸在嚴重的化膿性炎病如肛周膿腫,或存在肛裂等疼痛性病灶。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檢查可能導致感染擴散、引起患者無法忍受的疼痛等情況;

2) 各種急性腸炎、嚴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結腸炎,如細菌性痢疾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尤其暴發型者。因為在腸道炎症水腫、充血的情況下,腸壁組織薄、順應性下降,容易發生腸穿孔;

3) 婦女妊娠期,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慎重進行,婦女月經期一般不宜做檢查以免發生上行性感染;

4) 腹膜炎、腸穿孔等情況下不宜進行檢查以免加劇病情;

5) 腹腔內廣泛粘連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腸腔狹窄導致進鏡困難時不要強行繼續檢查以免發生粘連帶、系膜或腸壁的撕裂;

6) 身體極度衰弱、高齡以及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史患者,導致對檢查不能耐受者,必須慎重;

7) 小兒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施行檢查,若非做不可,可考慮在麻醉下施行檢查。

8)癌症晚期伴有腹腔內廣泛轉移者;

腸鏡檢查後的注意事項:

1. 檢查結束後需要觀察30-60分鐘,確認無異常方可離開。

2. 腸鏡檢查中有氣體注入,檢查後可能會有輕度腹脹、腹痛,不必緊張,可輕揉腹部,肛

5. 無痛腸鏡檢查後24小時不能開車及高空作業。


快樂的小大夫

目前臨床中腸鏡檢查有:

大腸鏡(包括電子纖維結腸鏡和硬質直乙狀結腸鏡):早些年一般情況下,由於多半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段,故直乙狀結腸鏡基本可以篩查出大腸癌。一般多先做直乙狀結腸鏡篩查,如果發現可疑情況再進一步查纖維結腸鏡。但是隨著電子纖維結腸鏡的普及及檢查技術的提升,檢查時間縮短,如果懷疑結腸有問題時一般首選電子纖維結腸鏡,這樣可以直接觀察全部結直腸情況,以免遺漏病變。

1、原因不明的經常性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顯性出血,就是大便帶血或者便後滴獻血(偶然的大便帶血,可能是痔瘡導致的出血,如果經常性大便帶血或者伴有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困難,此時要注意大腸腫瘤的問題)和持續性隱形出血(就是多次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2、

大便習慣或大便性質改變:如近期經常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大便次數增加、裡急後重感(有便意並且比較急迫,但是大便時又沒有);腹痛、腹脹、腹部包塊等現象。

3、短期內有體重明顯下降、貧血、乏力感明顯:多見右半結腸癌,常常以體重下降、貧血等現象表現,行腸鏡檢查會發現升結腸腫瘤。

4、結腸癌高危因素人群:符合以下任意一條者: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以往有結腸腺瘤史;本人有癌症史;大便潛血陽性;大便習慣明顯改變。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者、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者、長期精神壓抑者。

5、大腸炎症性疾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或普通慢性結腸炎,幫助做鑑別診斷或需要確定病變範圍、病期、嚴重程度、追蹤癌前期病變的變化。

7、結直腸癌術後或息肉摘除後定期隨訪:

一般術後一年複查結腸鏡,瞭解吻合口癒合情況,有無狹窄,同時瞭解結腸有無再發腫瘤或息肉如果複查沒有發現異常,可以2-3年複查一次,如果複查發現新的息肉,建議切除後次年繼續複查腸鏡。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作為兒科大夫,我來談談兒童結腸鏡的適用症。

兒童結腸鏡適用症

1、兒童反覆便血,排除痔瘡和肛裂。

3、考慮炎症性腸病。

4、大便習慣改變。

5、不明原因腹痛胃鏡檢查發現不了問題的兒童。

6、高度懷疑有息肉或者有家族惡性多發息肉病史。

7、兒童不明原因消瘦,常規發現不了原因。

結腸鏡前準備

總之,兒童結腸鏡有嚴格適用症,同時兒童不同於成人,需要住院一天,進行結腸鏡前準備和檢查後病情觀察。(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簡單點說,當醫生需要做一些檢查來明確病因的時候,而且趕上患者沒有做腸鏡禁忌症的時候,需要做腸鏡。

都有哪些疾病呢?

  1.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

  3. 原因不明的腹部腫塊,不能排除大腸及迴腸末端病變者。

  4. 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5. 疑有良性或惡性結腸腫瘤,經X線檢查不能確診者。

  6. 疑有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

  7. 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

  8. 結腸癌手術前確定病變範圍,結腸癌、息肉術後複查及療效隨訪。

  9. 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而且請放心,現在做腸鏡也有全麻下的無痛腸鏡了。

至於做腸鏡的禁忌症,比較細,羅列一下是這樣的:

  • 肛管直腸狹窄、內窺鏡無法插入時,不宜做腸鏡檢查。

  • 有腹膜刺激症狀的患者,如腸穿孔、腹膜炎等,禁忌做腸鏡檢查。

  • 肛管直腸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膿腫等,避免做腸鏡檢查。

  • 婦女月經期不宜檢查,妊娠期應慎做。

  • 年老體衰、嚴重高血壓、貧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宜做腸鏡檢查。

  • 腹腔、盆腔手術後早期,懷疑有穿孔、腸瘻或廣泛腹腔粘連者,禁忌做腸鏡檢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大醫本草堂

\n

{!-- PGC_VIDEO:{"vid": "faf693f29a7244cb962409ef096679ed\

普外科曾醫生

那麼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

  • 1、有長期慢性腹瀉,腹痛的病人;
  • 2、有大便性狀改變、大便習慣改變的病(大便不成形);
  • 3、急性腹痛病人,排出腸道以外的疾病(肝膽胰脾腎等),也可以行腸鏡檢查。
  • 4、大便帶血的病人;
  • 5、有結腸癌、直腸癌家族史的病人,40歲之後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腸鏡。
  • 6、腸鏡下的治療:如息肉摘除、止血、取異物、腸扭轉和腸套疊的復位、腫瘤的治療等。

如果不巧,大家剛好有以上症狀,請及時就診檢查。現在腸鏡檢查已經是相當成熟,不會有太多痛苦,別因為害怕,別因為聽別人說怎麼怎麼樣,而耽擱了做腸鏡的最佳時間,貽誤病情!



醫學健康守門員

一,反覆便血者,不能自認為是痔瘡。二,大便習慣改變者。三,便秘,便塘交替出現者。三,會陰部不適有下墜感者。四,有家族結腸腫瘤史者。五,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六,結腸炎息肉,結腸癌術後患者一定要遵醫囑按時複查!


燕山居士10

我前幾個月剛剛做過腸鏡,摘了幾個息肉,與大家探討~

2、習慣性便秘,但有時又不明原因的腹瀉。

3、大便很難成型,而且顏色深,粘粘馬桶,帶膿樣狀。

4、容易發火(上火快),有不同程度的口臭。

5、有時候大便帶血……


郭少v凹凸不平子

首先說一下沒有症狀的人什麼時候做腸鏡。腸鏡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篩查大腸癌,目前大腸癌的發病呈上升趨勢,而且大多數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演化而來,如果腸鏡發現了大腸息肉就可以切除,以免除變成大腸癌的後患。有的專家建議,人到50歲,不管有沒有症狀都做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是家裡有人曾患大腸癌,那麼從家裡人患大腸癌的年齡往上數15年,就是你應該做結腸鏡的時間。比如你的父親55歲診斷了大腸癌,那麼你40歲開始就要每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至於什麼症狀需要做結腸鏡檢查,這個大多由醫生來決定,往上也都可以查到,比如便血,不明原因的腹瀉、便秘、腹痛、腹部包塊、貧血等等。有任何一項症狀,而從沒有做過結腸鏡,或者近期沒有做過,都應該做結腸鏡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