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啓不忘初心之旅

紅色7月來臨,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97週年華誕。這97年,有波瀾壯闊的歷史大勢,有耐人尋味的歷史細節,亦湧現出眾多珍貴的紅色革命地點。廣東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聚集地,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史料和遺址,其中,中央蘇區作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最大的革命根據地,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大本營和中心區域,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在革命戰爭時代,蘇區鎮眾多的先烈為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七一”建黨節,就讓我們跟著“原中央蘇區縣紅色遊線”,在旅途中重溫崢嶸歲月,解讀黨的初心,牢記革命歷史,感受永遠年輕的革命精神。

紅色遊線

線路特色:以“蘇區精神,時代相傳”為主題特色,包括韶關(南雄市)—河源(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梅州(大埔縣、平遠縣、興寧市、梅縣區、梅江區、蕉嶺縣、豐順縣、五華縣)—潮州(饒平縣)的主要旅遊線路。

串聯資源:南粵雄關與古道、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及兵工廠舊址(湖子倉)、紫金蘇區鎮紅色旅遊區、阮嘯仙烈士陵園、梅州市葉劍英紀念園、梅州市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平遠紅軍紀念園、起義軍第二十軍第三師司令部舊址(潮州涵碧樓)、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等。

南粵雄關與古道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梅嶺是“贛南三年游擊戰爭”的主要根據地,也是首批“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點。1935年至1937年,項英、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梅嶺一帶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開闢了紅色贛粵邊根據地。如今,這裡擁有北伐軍出師處、陳毅《梅嶺三章》詩碑、梅關會師處、元帥嶺等大量革命歷史文化資源。

景區風光

梅嶺山巔上的梅關關樓,以“一關隔斷南北天”的氣勢,聳立於梅嶺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說,其“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天險要隘,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梅嶺盛產梅花,其“南枝既落,北枝始開”的獨特景緻吸引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作為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沿古道拾階而上,既能感受到登山的樂趣,又能感受到梅關古道的文化韻味。

地址:韶關市南雄市323國道鐘鼓巖對面

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及兵工廠舊址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河源龍川縣是千年古縣、中央蘇區縣,是粵東北聞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色旅遊經典聖地,五(華)興(寧)龍(川)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就位於龍川縣回龍鎮大塘肚村。五興龍蘇區是閩粵贛邊區建立的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它的創建是三縣黨組織踐行毛澤東關於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走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具體表現,對中央蘇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這是一個土磚黑瓦的房子,門楣上掛著“廻龍鎮中小學德育基地”的木牌,在屋子大堂一側的牆上,還可以看到用毛筆寫的烈士紀念碑“志略”,上面詳細記載了大塘肚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史。此外1929年春,為適應革命鬥爭需要,五興龍縣蘇維埃在該大塘肚設立兵工廠,修理和製造槍械等兵器,20世紀50年代至今,該舊址為當地村民用作榨油坊。

地址:河源市龍川縣回龍鎮大塘肚村116號

紫金蘇區鎮紅色旅遊區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1927年4月26日晚,一陣急促的槍聲劃過紫金縣城寧靜的夜空,1000多名農軍和青年突擊隊如猛虎下山,一舉攻下國民黨紫金縣政府,活捉縣長郭民發,隨後成立紫金縣人民政府。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紫金“四·二六”武裝暴動,使河源成為全國最早建立蘇維埃政府的地方之一,蘇區鎮是全國唯一以 “蘇區”命名的鄉鎮,至今仍保存有“血田”、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亭等革命遺址,以及周恩來和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蘇區揮戈征戰的足跡。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蘇區作為一個革命老區,其紅色旅遊資源具有點多面廣、規模等級較高的獨特優勢。紫金縣蘇維埃政府的辦公地設在炮子湖子倉,是紫金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整座房屋外牆刷成紅色,俗稱紅屋。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令人肅然起敬的“血田碑記”,是1976年7月中共紫金縣委、縣革命委員會立的,建在山頂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和烈士墓高大莊嚴,從上往下可以俯瞰蘇區的大半個圩鎮,來這裡,每一步每一景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與革命氣息。

地址:河源市紫金縣蘇區鎮

阮嘯仙烈士陵園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阮嘯仙,廣東河源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50多位黨員之一、廣東青年運動的先驅、大革命時期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阮嘯仙烈士陵園坐落在河源市人民廣場西,始建於1958年12月,1995年11月被河源市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阮嘯仙烈士陵園綠樹環繞,莊嚴肅穆,5米高的阮嘯仙烈士全身漢白玉石像聳立於此,在夏日陽光照耀下格外耀眼。園內還建有嘯仙烈士紀念亭、展覽館和革命烈士紀念碑、人工湖以及各式花壇景物等,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使人心曠神怡。

園內還配套有部分遊樂設施,這裡每天早晚都有許多市民前來運動或散步,也會經常舉辦遊園燈會、花展等群藝活動。

地址:河源市人民廣場西

梅州市葉劍英紀念園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文化厚重,傳頌著元帥兒時的故事,展示著偉人的豐功偉績,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葉劍英紀念園是在元帥故居和紀念館的基礎上經過整合、擴充而來,紀念館以“少懷壯志”、“全景情深”、“力挽狂瀾”、“翰墨飄香”、“百戰歸來”五大主題,充分表現葉劍英偉大光榮的一生。葉帥故居則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間農舍,泥土石灰混合結構,共有15間房子,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青山綠水環抱之下,給人以寧靜質樸之感。

地址:梅州市梅縣區223省道

梅州市三河壩戰役紀念園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位於大埔縣三河鎮,園中74幅將軍書法碑刻林立,9座烈士半身銅像、11座將帥全身銅像莊嚴肅穆,呈現了起義軍在三河壩戰役中的革命剛烈氣息。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漫步園中,可見紀念浮雕文化牆詳實展現了南昌起義的過程、三河壩戰役的慘烈畫面與井岡山會師動人情景,再現中央蘇區交通站建立的光輝歷程。在“八一”廣場,抬頭可見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在紀念碑旁,曲徑通幽,別有洞天,新打造的體驗式戰壕可謂驚豔。紀念園東側的瞭望塔、將軍書法碑林更是氣勢恢弘、獨具特色,書寫著革命先烈忘我犧牲、捨己為人和愛國愛家的偉大情懷。

地址:梅州市大埔縣三河鎮三河社區

平遠紅軍紀念園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平遠紅軍紀念園是廣東第一個以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為主題的公園,於2009年建成,以紅四軍進軍粵東,特別是紅四軍1929年至1930年間在朱德、陳毅、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帶領下三進平遠的歷史為主題,再現紅四軍當年分兵平遠,擴大工農武裝,建立紅色政權,全面開展土地革命的光輝歷史,生動再現了當年紅四軍駐足平遠的艱苦歲月。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平遠紅軍紀念園分主展館區、主題雕塑區、紀念亭和休閒觀光區,園中用文字、實物和圖片翔實展示了紅四軍在井岡山誕生、三進平遠並幫助平遠建立縣級紅色政權的歷史,園名和館名均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題寫,園中還保留有完整清晰、內容不同的紅軍牆。

地址:梅州市平遠縣中山東街

起義軍第二十軍第三師司令部舊址(潮州涵碧樓)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1925年,共產黨參與領導東征軍進入潮州,“八一”南昌軍建立紅色政權,設司令部,9月23日進駐潮州,在群眾廣場懲辦反革命分子,30日撤退,史稱:“潮州七日紅”。涵碧樓就是南昌起義軍進駐潮州,成立革命政權的革命紀念地,周恩來、周逸群等曾駐紮於此。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走入西湖,走過虹橋,一幢依山傍水的灰磚水泥結構的洋式雙層小樓房對映湖心小亭,構成了一幅迷人景色,樓宇正面頂部中央“涵碧樓”三個灰塑字光彩熠熠。現今涵碧樓中陳列著抗戰時期的一些重要文物,珍貴而充實的圖片、資料吸引著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參觀訪問。

地址:潮州市湘橋區西湖景區內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紅色印記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鳳凰山革命根據地是潮汕地區革命的搖籃,在逾二十年的革命鬥爭中,無數革命志士面對強敵,前赴後繼,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這片熱土上壯烈犧牲的革命英烈有姓名可考的就達一千多名,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後人,在“兩縱”潮州老戰士聯誼會倡議下,建立了“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

景區風光

“七一”獻禮,沿著廣東這些紅色旅遊線路,開啟不忘初心之旅

鳳凰山革命紀念公園座落在鳳凰鎮的歐坑村,這裡三面環山,茶園飄香,十分幽靜。公園內青翠蔥籠,鳳凰山革命根據地烈士碑巍然聳立在半山腰,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在石碑的前方照壁,“丹心碧血,氣壯山河”八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站在碑前遠眺,粵東最高峰鳳鳥髻盡收眼底,山後韓江,碧水長流,一片生機無限。

地址: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歐坑村

那麼多富有魅力的紅色旅遊之地,有沒有讓你有背上行囊出發的衝動呢?在黨的97歲生日來臨之際,讓我們跟隨著先烈們留下的紅色印記,一起去追尋那段需銘記在心的紅色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