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馮郎叫大家一起追狼,說狼發瘋,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漯河口每天都有許多撈子在河口放下幾張大網,不是為了捕魚而是為了在河裡撈東西。漯河口上流是一片紅香樟木林,一木可值千金。那片山林的木頭專門供給皇室,守衛森嚴。唯獨這漯河口偶爾會漂流而下幾根紅香樟木,前幾年就有幾個撈子遇到了紅香樟木賣了錢,到縣城裡面買了田地,現如今已經是一個富紳。

這群撈子之中,有個撈子叫馮知貴,這天跟大傢伙一起撈東西。等了半天,木頭沒撈著,倒是撈著一隻狼崽子,看著這個狼崽子奄奄一息,同村的夥伴都勸他把這狼崽子扔了,讓它自生自滅。馮知貴也不忍心索性就帶回了家照顧了起來,偶爾也不去當撈子了,特意跑到山上打一些野味專門給那頭狼崽子吃,就這樣小狼崽子逐漸好了起來。

民間故事:馮郎叫大家一起追狼,說狼發瘋,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這狼也算知恩圖報,每天都跟馮知貴上山打獵,時常能叼著一些野雞野兔回來,有時候還能叼來一隻狍子也是靠著這狼叼來的野味,馮知貴日子也算能過得去。

這馮知貴邊上住著一個秀才叫秦懷生,大家都叫他秦秀才。早些年也是書香門第,可不知為何就淪落到了他們這裡,靠著開學館,種田收入也是不錯。這幾年也找了媒婆娶了妻,想為他們秦家延續香火。可是幾年過去,他妻子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沒辦法秦秀才又娶了一個小妾,這剛進門沒幾個月就懷上了。秦秀才兒子出生的時候,大擺宴席,弄的好不熱鬧。可是兒子出生沒幾天,秦秀才就犯了難。小妾沒奶水,怎麼辦?到縣裡高價找乳孃,可是不知道為何就是找不到?後來人說狼奶也是可以,正巧馮知貴那頭是個母狼不知被那家土狗給禍害了產了一窩狼崽子。本來秦秀才不想讓自己兒子喝狼奶,可是實在沒辦法,於是就上門討要狼奶。可是那頭狼除了馮知貴其他人都不讓靠近,於是馮知貴每天接奶送到秦秀才那裡。秦秀才也是感恩,把家裡的幾畝良田送給了馮知貴表達謝意。

民間故事:馮郎叫大家一起追狼,說狼發瘋,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就這樣過了一年,村子裡時常能看見馮知貴帶著一群小狼狗到處亂跑,小狼狗也是懂事,沒有到處惹是生非。村子裡面的人也見怪不怪,偶爾還扔東西給這群小狼狗吃。待小狼狗長大一些,縣城裡就有幾個老爺看上了馮知貴的小狼狗花了重金買了過去,靠著這筆錢,馮知貴也算得上是村子裡面有錢人了。馮知貴也娶了一個婆娘生了娃,兒子取名叫馮郎(狼),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忘本,這一切也是託狼的福氣才有了今天。

過了幾年,馮郎也逐漸長大,而馮知貴呢?早些年上山摔了一跤翹了辮子。沒了父親,馮郎成年之後就成了一家之主,而對於那頭母狼,也沒多少敬重,只當是自己養的一條狗。現在自己成年了,家裡也不需要它了,就詢問縣城的皮革商行收不收購狼皮。那天馮郎特意準備了一盤豐盛的大餐給母狼吃,也不知何故,母狼一口未動,氣的馮郎對母狼又打又罵。不經意間母狼突然咬了馮郎一口跑出了門外,馮郎見著狼竟然敢咬自己,拿起鋤頭就追,一邊追一邊喊:“母狼發瘋了,大家小心,幫忙攔住。”

大夥以為馮家的母狼真發瘋了還真就跟馮郎追逐母狼,那隻母狼竟然跑了馮知貴的墓前就一動不動,眾人見這狼也不像是發瘋的樣子,於是追問馮郎到底怎麼了?馮郎見眾人詢問,只好把自己想要毒狼賣皮的事情說了出來。

民間故事:馮郎叫大家一起追狼,說狼發瘋,事後才知另有隱情

秦秀才也是一把年紀了,當聽到馮家出事,便教人帶他一起來看看,想看看這母狼到底出了什麼事情?當聽到馮郎的一番話,看也不看馮郎走到了那頭母狼的面前:“馮知貴救了你,你的恩情也算還的差不多了。你用你的奶水幫馮知貴換了幾畝良田,還讓馮知貴賣了你的孩子娶妻生子,可是人家馮郎還沒娶妻生子呢?再說馮知貴,即使人死了也是要花錢的,每年過年清明都需要祭拜先祖,要花錢,買紙人祭品要花錢,墳頭長草還要找人修墳也要花錢,做人要知道知恩圖報,你這做狼也要知恩圖報,不要做一隻白眼狼,現在那個小傢伙把你的皮換些銀子,你也算報完了所有的恩情,這樣你才不是一隻白眼狼!!!”

秦秀才這番怒罵後,頓時鴉雀無聲,就連一個人咳嗽一聲都聽的非常清楚。秦秀才這番話明著是在罵狼,可實際上就是在罵馮郎是一頭白眼狼,把馮郎訓的頭都沒抬起來,仔細想想這些年家裡都是靠著這頭母狼生活,父親也時常叮囑自己要照顧好“恩人”。可是在外闖蕩這幾年,也漸漸忘記了父親的告誡,馮郎跪在了母狼面前拜了一拜,轉身向秦秀才鞠了一躬:“大夥散了,這狼皮我也不賣了,我會一直養到老,它死了我也會把它安葬在我老父親的身旁,我馮家長生位也有它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