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地痞無賴巧獻計策翻修御道,不料落得如此下場

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原來行宮變成了皇宮,可是周邊的御道因為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已經凹凸不平,坑坑窪窪。皇帝覺得有失體面,覺得想要休整一番,但是如果要修葺,許從數十里的山上採石過來,還需要石匠精雕細琢,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剛遷都北京修葺了皇宮,國庫空虛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錢財。

皇帝與大臣朝上商議不斷,一方面同意修葺,一方面又擔心國庫不足,於是眾人想了一個辦法,張貼皇榜,尋找有能之人,是否能用最小的代價修葺御道。

民間故事:地痞無賴巧獻計策翻修御道,不料落得如此下場

這皇榜張貼出來以後,許多濫竽充數之人想要試上一試,工部侍郎每天接見這些百姓,頭都要被氣的炸了。於是定下規矩如果胡亂出主意之人杖責四十大板。自打規矩一出,來的百姓就沒了多少,但是那些濫竽充數之人一個也沒有了。

話說北京城裡有個二溜子叫陳皮,早些年還沒遷都那會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賴,靠著偷奸耍滑賺一些昧心銀子,自打皇帝遷都北京,就開始收斂了起來,畢竟是天子腳下,萬一惹到惹不起的人自己的小命也就丟了。

這皇榜張貼出來以後,陳皮的不少兄弟都躍躍欲試,可是進的縣衙不久就被趕了出來,還被打了四十大板。陳皮一時間也就沒有上去嘗試。可是過了好多天,那個皇榜還在那裡,一直沒有人能夠拿下,陳皮心中甚是忐忑,萬一不行可是要被杖責四十大板!可是如果成了,這榮華富貴可就唾手可得了。

民間故事:地痞無賴巧獻計策翻修御道,不料落得如此下場

陳皮還是走進了縣衙之內,工部侍郎當聽到陳皮的主意的時候也大為高興,用陳皮的辦法起碼剩下十分之七八的工程費用,於是帶著陳皮就進了宮。皇帝聽了侍郎的稟告,當即大手一揮指派陳皮為御道修葺的主管,陳皮也十分懂事,跟皇帝說自己人微言輕,需要一個官員幫襯,於是工部侍郎就作為監管與陳皮同行。

說來陳皮的辦法也是簡單:只不過就坑窪的御道重新翻個面,在請石匠重新雕刻便可。這樣既不用從十幾裡的山上運石過來,也能節省不小的開銷。不足一個多月工程就提前竣工了,當皇帝看到新修的御道也是龍顏大悅,當即賞賜陳皮為工部的大使,並賞白銀千兩。而工部侍郎也功不可沒官升兩品。

這次修葺御道明面上給皇帝說花費了三萬兩,可是實際只花費了一萬兩,剩餘的兩萬兩陳皮只拿了一點其餘都孝敬給了工部侍郎。看到陳皮如此懂事,工部侍郎在陳皮當了大使之後也時常提攜一番。不出幾個月就從正九品的大使變成了正七品的所正。陳皮當了官以後,當初的小弟們都登門拜賀,就連一些當地的富紳都送了不少禮物給他……

又過了幾年,皇帝在五臺山的行宮,因為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葺,於是想到了陳皮,指派他專門負責此事,而銀子也撥了五萬兩,到了五臺山當地不少的官員就來奉送禮物,陳皮也是照單全收,可看到行宮陳皮就犯了難,因為幾乎行宮每個地方都需要重新修葺,這樣的話,自己到手的銀子可就沒有多少了。陳皮想了半天,頓時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五臺山行宮之所以年久失修就是因為皇帝長時間不來,那自己只要稍加裝飾一番就可以了,於是特意請了一隻隊伍到五臺山來,每天叮噹叮噹作響,過了一個月行宮就煥然一新。

陳皮沒想到的是,因為山東連年的大旱,皇帝竟然要到五臺山上祈福,本想就稍住幾日,問題也不大,可沒想到皇帝這剛到行宮,正要誇讚陳皮,突然地動山搖原本巍峨的行宮變成了一片廢墟。

民間故事:地痞無賴巧獻計策翻修御道,不料落得如此下場

本來天災所致行宮被毀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陳皮送的三萬兩銀子被東廠給查了出來,此事一出,所有的事情都被牽連了出來,當皇帝知道行宮被毀不是因為天災而是因為人禍,大為惱怒,直接革除所有牽事官員的官職,尤其是陳皮秋後處決,株連九族……

陳皮死後,很多人都用陳皮的故事告誡眾人,莫要以為自己的小貪不會被發現,當被發現的時候小貪已經變成了大貪,那時候你也回不了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