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週日下午,我們幾個同學朋友,坐在一起,神侃過年的事。這幾個人,都已過了不惑,接近或剛剛過半百,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刻。對於兒時隆重謹慎程序化的春節,都還有不少記憶和體會,也因此對現在年輕人對過年的不屑無奈,很能接受理解。

我們一起找出河北地質大學退休教授侯萬福,撰寫的回憶文章《過年》,邊讀邊議,甚至還讀出了淚,議出了愛。侯教授祖籍河北懷來沙城,在這裡渡過童年、青年,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退休後寫了大量回憶文章,曾激起大批懷來人的共鳴,在靈犬獻瑞之際,再轉發此文,與大家"旺旺"迎春。

過 年

河北地質大學 侯萬福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小時候總盼著過年。

一進臘月,小手指就掰著算著還有多少天。

現在想起來,那時盼年心切,想法很簡單,就是過年能換件新衣裳,吃上平時很少吃上的好吃的,還能和小夥伴們在一起放爆竹。

那時,一到臘八,年味兒就濃了,過年的序幕也就拉開了。

臘八這天,喝了臘八粥,母親就開始泡臘八蒜了。她把剝好的蒜瓣放在瓶子裡,加滿醋,封起來,放在櫃櫥上。有時,還把瓶子放在爐子旁加點溫,讓蒜泡得翠綠翠綠的。過年吃餃子,放點臘八醋,更有一番滋味。

那個時候,生活雖然困難,但是母親還是按照留傳下來的老規矩去做。寧肯平時省吃儉用,過大年總要像個樣子,讓全家人高高興興地過上一個快樂的春節。

現在每逢一過年,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母親含辛茹苦地為我們張羅過年的情景。

母親一輩子對舊曆的時令節氣特別在心,過大年就更看重了。在她的心目中,過年可是一件最重大的事情,要準備的特別周密。一進臘月,母親就開始按照傳統的模式做準備工作了。

母親出生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清末秀才,族人也曾立過功名。至今,我清楚地記得舊宅大院的門楣上,高高懸掛著一塊清代朝廷賜予的匾額,大匾的中央嵌刻著"武魁"兩個端莊耀眼的楷體大字,落款是用宋體嵌刻的兩行密密麻麻小字。陳跡斑斑的匾額,記載著母親家族過去的滄桑往事。我沒見過外祖父,但從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了他的影子。書香之家,舊式的文化傳統教育,從小就薰陶著母親。母親的言傳身教,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她那敬天愛人,崇文尚禮,尊重民俗家風秩序的精神品格,在我幼學之年,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印在了我的心田。

在我的記憶中,臘月二十三早上,母親沐手先給灶王爺上香,她把香插到香爐裡,口中還唸叨著:"上天言好事,下宮降吉祥。"敬完香後,她發給我們每人幾塊糖,邊發邊說:"今天是祭灶,都要說吉利話,糖是粘嘴的。"我們幾人聽著母親的告誡,拿著糖跑到院子裡玩去了。外面很冷,但心裡是暖和的。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二十四這天,是打掃房子的日子。一大早,母親和我姐就開始忙起來了。裡裡外外要打掃一遍,然後用白粉刷牆。老家的冬天是寒冷的,開門打窗大掃除,確是一件不易的事。母親分給我的任務是拌煤,把煤和黃土按比例翻拌均勻。三筐無煙煤加一筐黃土,要拌一大堆,拌好後都堆放到煤藏子裡,就算大功告成了。

這一天,我最盼望的是刷牆後,等牆壁幹了,貼窗花、貼年畫。一貼上窗花、年畫,就好像已經快過年似的。那時貼的窗花有,喜鵲登梅、獅子滾繡球、二龍戲珠、連年有餘、鴛鴦戲水。牆上貼的年畫,大都是金梅生繪製的。有胖娃娃戲鯉魚、勞動的收穫、朵朵鮮花獻英雄。貼上窗花和年畫,整個屋子裡煥然一新,變得更有年味了。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我看著窗花上的精細圖紋,紅黃綠宣染出來的鮮豔色彩,年畫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心中有一種暖融融的感覺。

我工作後,有一次去圖書館借書,偶爾發現書架上有一本《金梅生年畫集》。我興奮地從書架上取下來,不停地翻閱著。書裡面熟悉的年畫,又勾起了我對小時過年的回憶。

金梅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美術家,他畫得年畫,精緻細膩,十分生動,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他的年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寫春聯、貼春聯也是一件大事。俗話說:"沒有春聯不為年"每到過年,母親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了。我那時,還不懂得怎麼運筆,更不懂起承轉合,管它寫得好看不好看,大筆一揮,"福"字就寫好了。現在想起來,那個大大的、胖胖的、喜慶的大"福"字斗方,貼在影壁牆上,一切美好的願望都寄託在它上面了。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從那時起,我學習書法的興趣更濃了,愛上了書法藝術。現在想起來,是母親把我引上了學習書法的道路。

臘月這些天,父親在外忙,母親和姐姐在家裡忙。忙著洗衣服、洗餐具、蒸饅頭、炸年糕、趕集市、買年貨、燒紅燒肉、炸豆腐,好像有幹不完的活。我記的母親在蒸好的饅頭上,還要點上一個小紅點,白白圓圓的饅頭,凸顯出了蒸蒸日上的氣象。蒸的年糕裡還夾著紅棗,一層一層的。那時,我最喜歡撿年糕裡的紅棗吃,又甜又香。母親說,年糕就是年高長壽,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高。母親一輩子總愛說吉利話,總是那樣積極向上。

整個臘月,大人們要幹得活很多,一直要忙到臘月二十九,才算停下來。

三十這天,過年的程序就正式開始了。

三十晚上,母親領著我們給祖先上供、敬香。供桌上擺滿了各種供品,還有供茶、供酒。點燃的紅臘燭,小火苗冉冉向上,把屋子照得通亮。香爐裡燃著的香霧,徐徐飄拂在屋子裡,在燭光的映照下,瀰漫出一種迎春的暖色,整個屋子靜極了,呈現出了神秘而又祥瑞的景象。

吃過年夜飯,母親把新衣服給我們疊整齊、放好。把點心、糖果、瓜籽都放到盤子裡。那時沒有電視,裡外院子都是靜悄悄的。準備的差不多了,就都睡覺了。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母親就把我們早早叫起來了。前後院子的人們,也早早起來,燃起了鞭炮。

我們起床後,換上新衣裳,高高興興地便開始向家裡長輩們拜年了,母親還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了我們。吃完茶點,我們幾個就出左鄰進右舍,走東家串西家,街坊鄰居走個遍,互相問個好。回來後,我就跑到院裡和小夥伴們放鞭炮去了,小紅鞭噼噼叭叭地響個不停,我們還把鞭炮放到水桶裡,鞭炮碰撞在桶壁上,響聲更好聽。

過年,餐桌上是很豐盛的。大年初一,菜餚中必有紅燒魚這道菜,餃子是胡蘿蔔肉餡的。現在過年,我們還是延續母親留下來的這個傳統。

正月裡,街上還有鬧社火、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蹺的。豬八戒背媳婦、小媳婦騎毛驢、媒婆耳朵上掛著兩個紅辣椒,嘴裡叼著個大煙袋,踩著高蹺奔來奔去,扮演的活神活現。我們小孩子在人群裡鑽來跑去,不停地追看著這個紅火喜慶的場面。我們如沐春風,心花怒放。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過年真熱鬧。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春節過後,人們又開始忙碌了。在中國,實際上春節是一年忙碌前的一次大團圓、大聯歡。大地回春,萬象更新,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長大後在外讀書,參加工作了。每當臨近春節,回家過年的願望仍是濃濃的,盼著早點見到父母、姐妹,大家在一起團聚過年。

小時候,我們數著手指盼著過年。待我們長大後,母親又盼著我們放假早點回家過年團圓。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個小孩子,小孩子永遠都是節日的主人公。

每當我們臨近放假時,母親每天都看著牆上的掛曆,一天一天地數著。有時,她還到街門口去迎候我們,多會等我們到家了,她老人家也笑了。我見到了母親,一種幸福和喜樂感油然而生,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

當我們休假期滿,該上班了,她又是那樣的依依不捨。在她的眼神裡,浸透出的深情,是心中久久思念凝結出的情感,是親情湧動出的想念,是母親對子女的深深愛戀。

在世間,父母給予子女的一切一切,都是無限深情的愛,是一種博大無私的偉大情懷。父母之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一種人間大愛。

每年的舊曆新年,就像一條長長綿綿的紅飄帶繫著鄉愁,牽聯著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情。這種濃濃的情和愛,在平時的日子裡,更在每年的春天。

現在,過年的形式、習俗,有了很大變化,變得愈來愈簡約了。但是,人們對於過年的情感期盼仍是濃濃的。不管路途多遙遠,都要日夜兼程,急著回家過年吃團圓飯,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感受家的溫暖。在中國,節日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團圓。現在我已為人父,已經當上爺爺了,更加體會到了母親當年的心境了。

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是難忘的,總會引起生命中好多好多的回憶。人上了點年紀,總愛回憶過去了的往事。

過年,標誌著成長。過年,已經固化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過年,像川流不息的長河,河水流向永恆。過年,已經成了中國人心中的恆久主題。過年,是中國人辭舊迎新的美好心願,是思鄉、想念父母,想念親朋好友的時日,是大家在一起歡樂團圓的美好日子。

靈犬獻瑞“旺旺”迎春——再讀過年

寫於2016-02-22 侯萬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