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黃蓋鵝膏菌:子實體傘狀,中等大。菌蓋初期近球形或半球形,後期近平展,黃色或汙黃色,表面光滑或附有汙白色不規則的小鱗片,溼潤時黏,邊緣具條紋。菌柄近圓柱形,白色帶奶油黃色,靠近基部膨大成近球形,表面光滑或稍有鱗片。菌環生菌柄的上部,白色或黃色,膜質,易消失。劇毒。(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致命白毒傘: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類和毒肽類,在新鮮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傘菌體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白毒傘毒素對人體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這些毒素對人體肝、腎、血管內壁細胞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為嚴重,可致使人體內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5%以上(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細網牛肝菌:菌蓋汙白至淺褐色。菌蓋近球形後變半球形,初期有細絨毛後變光滑,邊緣內卷。菌肉厚,近白色或部分帶黃色,傷後變藍色。菌柄短粗,中部以上有紅色細網紋,上部黃色,中部玫瑰紅色,基部淡黃至淺褐色,受傷處變藍色。菌管層離生,管口小,幼時黃色,後呈紅色,傷變藍色。食後口、舌、喉部麻木,胃部難受。據報導中毒後頭暈、胃痙攣甚至吐血,重者死亡。特別生食有更明顯的胃腸道病症。此菌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均為100%。(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毒鵝膏菌:又稱綠帽菌、鬼筆鵝膏、蒜葉菌、高把菌、毒傘。菌蓋表面光滑,邊緣無條紋,開傘後近平展,灰褐色至暗綠灰色,往往有放射狀內生條紋。菌柄白色,細長,圓柱形,表面光滑或稍有纖毛狀鱗片及花紋,基部膨大成球形,內部鬆軟至空心。菌托較大而厚,呈苞狀,白色。菌環白色,生菌柄之上部。主要的劇毒鵝膏菌有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和黃蓋鵝膏白色變種(黃蓋鵝膏白色變種其實可以食用,真正有毒的是百毒傘,只是二者外觀幾乎一樣,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毒粉褶菌:又稱土生紅褶菌。菌蓋汙白色至黃白色,有時帶黃褐色。菌柄白色至汙白色,往往較粗壯,長上部有白粉末,表面具縱條紋,基部有時膨大。誤食中毒後,潛伏期短的約半小時,有時長達6小時,發病後出現強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心跳減慢、呼吸困難、尿中帶血,中毒症狀往往嚴重。抗癌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為10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100%。與櫟、山毛櫸、鵝耳櫪等樹木形成菌根。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介味滑鏽傘:菌蓋表面光滑,粘,初期扁平球形,後期中部稍突起,深蛋殼色至深肉桂色,邊緣平滑。菌柄柱形,汙白色或帶鏽黃色。夏秋季常生在針闊葉混交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有強烈的芥菜氣味,口嘗有辣味,有毒。(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大青褶傘:又稱摩根小傘,白色。菌蓋幼時表皮暗褐色或淺褐色,逐漸裂為鱗片,頂部鱗片大而厚,呈褐紫色,邊緣漸少或脫落,菌蓋部菌肉白色或帶淺粉紅色,鬆軟。菌柄圓柱形,纖維質,表面光滑,汙白色至淺灰褐色,菌環以上光滑,環以下有白色纖毛,基部稍膨大,內部空心,菌柄菌肉傷處變褐色,干時有香氣。多生長於野外,在家中花盆裡、食用菌腐殖土中也能生長。有劇毒。這是一群劇毒蘑菇,內含

肝臟毒素神經毒素、胃腸毒素和溶血四種毒素,食用後會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並且死亡率相當高。(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毛頭乳菇:毛頭乳菇又稱疝疼乳菇,菌蓋深蛋殼色至暗土黃色,具同心環紋,邊緣白色長絨毛,乳汁白色,不變色,味苦。菌蓋扁半球形,中部下凹呈漏斗狀,邊緣內卷。此種

蘑菇有毒,含胃腸道刺激物。食後引起胃腸炎或產生四肢末端劇烈疼痛等病症。還有含毒蠅鹼等毒素的記載。(三農,農業,農村)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美麗粘草菇:菌蓋初期近圓形,後期近平展。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變粉紅色。菌柄細長,圓柱形。菌托苞狀而大。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有毒,不可食用。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細褐鱗蘑菇:菌蓋初期半球形,後期近平展,中部平或稍凸,表面汙白色,具有帶褐色、黑褐色纖毛狀小鱗片,中部鱗片灰褐色,邊緣有少量菌幕殘物。菌柄圓柱形,汙白色,表面平滑或有白色的短細小纖毛,基部膨大,傷處變黃色,內部鬆軟。有很強的石碳酸氣味。食用後引起嘔吐或腹瀉等中毒症狀。

野生菌要上市了!但一定要認得這些毒蘑菇,千萬不能隨便吃!

常見的毒蘑菇有:大鹿花菌、赭紅擬口蘑、白毒鵝膏菌、毒鵝膏菌、毒蠅鵝膏菌、細環柄菇、大青褶傘、細褐鱗蘑菇、毛頭鬼傘、半卵形斑褶菇、毒粉褶菌、介味滑鏽傘、糞鏽傘、美麗粘草菇、毛頭乳菇、臭黃菇、白黃粘蓋牛肝菌等等。

民間毒蘑菇的鑑別

民間鑑別毒菇的方法有:

1. 形狀奇怪,色澤鮮豔。蓋上生刺、疣;柄上同時生有菌環菌托

2. 氣味惡臭,味道極辣、極苦,液汁混濁。

3. 鳥不啄,鼠獸不食,蟲不蛀。

4. 與蔥、蒜、燈芯、銀器、大米共煮時呈現烏黑色。

5. 生於陰暗潮溼和汙穢的地方。

實踐證明,上述這些民間傳說也並不是絕對可靠的鑑別方法。

在大約6000種傘菌中,無論從生物學性狀或生態、習性、形態結構上均未能找出一個規律來區分有毒或無毒蘑菇。

防止毒蘑菇中毒的方法

1. 虛心向老農學習,認識自己周圍可食的野菇和毒菇,不隨便採食自己不懂的野菇。

2. 食用時,即使是非常可口的(許多毒菇的味道特別鮮美),第一次應少吃些,待證明該種是可食的,方可食用。由於各人的體質和對毒素的反應不同,應引起菇菌食用者的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