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幫精神背後的馬幫紅顏

過去的紅河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乾旱缺水,田少人多,百姓發展生產、維持家計比較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催生了馬幫經濟。


【紅河縣馬幫文化協會理事長楊朝偉】所以當地的這些馬幫漢子,就自發地組織一支馬幫隊伍,他們就是運送這個貨物到越南、泰國、老撾、緬甸,去通過這種貿易交易,賺錢回來後希望家族(興旺)和哺育這些後輩。

“走煙幫”“下壩子”說的就是當時紅河迤薩人的祖輩趕著馬出國經商,冒著生命危險換回財富。

【紅河縣馬幫文化協會理事長楊朝偉】路途比較艱辛,路途當中可能遇到各種危險,各種險情,可能有土匪,有豺狼虎豹,還有沿途的瘴氣比較重,對他們的生命構成威脅,嚴重的話連命都丟了。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動力讓這群馬幫漢子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們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精神支撐讓他們這樣前仆後繼、勇往直前?

綠葉老樹下的石板小徑,由上往下連接著一片古磚老房。這裡是紅河縣大羊街鄉新村,住在這裡的村民已經不多。一位老人安詳地坐在天井裡,享受著早晨溫和的陽光。她叫姚美仙,是當時趕馬哥簡記福的妻子,從那雙小腳不難看出她過去生活的艱辛。


【紅河縣大羊街鄉新村村民姚美仙之子簡記穩】我父親出去趕馬幫的時候,我母親在家,靠公公家扶持,一直照顧。(父親)去了一年不回家,第二年的時候,有人說我的父親死了,我的媽媽一直在等。

去年紅豔上枝頭,無奈今昔成蹉跎,姚美仙現已有101歲高齡,時光無情在她臉上劃過,留下了清晰可見的痕跡,也給她留下了不少她與趕馬哥簡記福的心酸回憶。

姚美仙對丈夫的思念望眼欲穿。自嫁到簡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日往返家中與田地之間。在家歇息的時候姚美仙也不閒著,坐在織布機前一梭又一梭地織著布,窗外白晝換黑夜,織布機前坐著的還是那個人。“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那一梭又一梭織出的不僅是布匹,還有那一絲一線的思君之情。

【紅河縣馬幫文化協會理事長楊朝偉】其實我們迤薩這些馬幫紅顏是挺辛苦的,她們為了照顧男人出門後(留在)家裡的孩子和老人,她們都是忠貞的,為了孩子,她們都是傾注所有的力量,在家裡做一些針線活,維持家用,然後又期盼出門的老公能平安回來。

姚美仙只是眾多留在家中等候趕馬丈夫歸鄉的紅顏之一,當時紅河縣的西門樓,上演過一場場馬幫漢子與妻兒之間的悲歡離合,

也在這裡,成就了一段段馬幫漢子與馬幫紅顏的歷史佳話。

山間鈴響馬幫歸,一陣又一陣短促而又清脆的鈴鐺聲和馬蹄聲 就像吹響的凱旋號角,踏實了家中妻兒老小忐忑不安的心,一家團聚不再是那無數個漫漫長夜裡忘不掉的夢。這種馬幫紅顏們日夜翹首以盼、忠貞不渝的望夫之情,感召著遠在千里之外趕馬的夫君,給他們以力量,就算披荊斬棘也要平安歸鄉,與家人共享天倫。一百年前的紅河縣迤薩人,以趕馬幫的方式闖出了一條開放之路。一百多年後,紅河縣各族人民在紅河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繼續發揚吃苦、拼搏、奮鬥的馬幫精神,投入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中,相信在這種精神鼓舞下,紅河縣定能脫貧摘帽,走向富裕,讓這座深山明珠之城重現繁茂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