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就在這些地方呆著,想釣到你得學會找,這些技巧不可錯過

夏天到,雖然鯽鯉難釣,但是草魚這樣喜溫的魚兒卻活躍不少。前兩天寫了一篇有關釣草魚自制窩料的文,釣友們的爭論還是比較強烈。綜合大家的評論,很多釣友都表示只要有草魚,哪怕“用草都能釣得到”。那麼小弟這就搞了一篇有關夏季找草魚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許啟發。

草魚就在這些地方待著,想釣到你得學會找,這些技巧不可錯過

尋草而定

草魚,在自然條件下自然還是喜歡吃草的。因而有天然水草、草叢的地方,自然是草魚扎堆的地方。除此之外,漲水被淹的農田、岸邊樹木植被較多、農田附近、養殖場附近等,也有大量的食物和養料,也會有草魚長期“駐守”,所以找魚窩的總體方向是“找草”。

草魚就在這些地方待著,想釣到你得學會找,這些技巧不可錯過

隨溫而變

草魚作為變溫動物,是會隨著水溫變化而動的。草魚雖是中下層魚,但是相比較其他怕熱的魚來說,會更傾向於淺水區。所以如果釣早晚的話,建議直接在近岸處釣淺即可;即便是中午時段,也不需要釣的太深。另外,結合上一條原則,中午時段可以多釣水草叢、樹蔭下等地,溫度相對適宜而且食物充足。

僻靜之處

通過資料我們知道,草魚的生性比較“活潑”。相應的,草魚對周圍環境的敏感度也較高,有點什麼動靜馬上就逃之夭夭了。所以哪些嘈雜的釣場自然就找不到草魚了,儘量找人少、安靜的僻靜之處,會有草魚聚集。另外,可以視情況選擇夜釣,效果要比白天強很多。

草魚就在這些地方待著,想釣到你得學會找,這些技巧不可錯過

觀察細節

草魚雖然不似鯉魚,在活動時會拱出“魚星”,不過草魚吃食還是會吐出泡泡,而且個頭也大。另外,草魚吃草時,會有小草屑慢慢漂到水面,這都是水底有草魚的表現。說完了吃,自然也得說“另一方面”。草魚的排洩物是長條狀,像筆芯似的漂在水面,這也是判定水下是否有魚的一個依據。

另外,前面提到草魚所處的水層相對較淺,加之草魚的個頭比較大,在有些時候在高處肉眼可見,釣場情況允許的話,可以登高找魚。

在我小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長大了,才知道的確如此。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大家再次動動手指,點點關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