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進行時」系列報導之二十五——呼和車力蒙古族鄉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呼和車力蒙古族鄉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車力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責任,按照“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要求,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為2018年全面實現市委、市政府部署的“脫貧攻堅決勝年”的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完善扶貧工作機制,推動主體責任落實

健全管理責任機制。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實行黨委書記、鄉長負責制。建立鄉、村兩級聯動工作制度,嚴格落實上級工作部署,調配各方資源,積極協助省、白城市、洮南市包保領導、第一書記,積極落實“三扶一改”、“三幫扶一推動”等各項扶貧工作任務。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把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作為重要任務,把村級黨組織建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把脫貧攻堅責任壓緊壓實,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落細。

堅持精準識別機制。選派能力強素質高的幹部多次進村入戶,逐戶摸排,採取“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評議”五步法,與百姓深入交談,瞭解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勞動能力、子女情況,查看住房、生活環境、生產條件等情況,經過逐戶分析、核實、評議、公示,2017年末確定重度貧困戶91戶,182人;輕度貧困戶171戶,323人。採取統一標準規範建立7個行政村貧困戶檔案材料,達到村村有揭示板,戶戶有幫扶聯繫卡和扶貧手冊,一戶一檔。

完善脫貧長效機制。夯實扶貧政策體系,創新扶貧方式方法,通過“三扶一改”,實現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嚴格退出標準及退出程序,對符合脫貧要求及退出標準的貧困戶,組織工作人員入戶認真核對、科學驗收。適時開展“回頭看”,對已脫貧但生活質量不高的貧困戶,繼續開展幫扶、走訪,引導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建立脫貧長效機制。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滿意度幸福感

凝心聚力謀發展,駐村幫扶惠民生。以“三幫扶一推動”活動為載體,聚焦“三率一度”指標體系,結合“五問四講一化解”具體要求,積極推進各級包保幹部進村入戶,著力協調政策、項目、資金和服務,共同推進“龍頭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產業項目模式、庭院經濟和8項工程的實施。在活動中錘鍊扶貧幹部政治覺悟與工作作風,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與脫貧內生動力,讓駐村幫扶的激情與夢想綻放在科爾沁草原深處,讓精準脫貧的真情與感動流淌在每一位貧困戶心間。

科技支撐提品質,產業發展富鄉鄰。

按照“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原則,因地制宜,匯聚科技、品牌、資源和市場多種要素,積極探索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建立“公司+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形成以洮南市圓夢牧業發展扶貧有限公司精準扶貧肉羊產業化建設項目、車力鄉圓夢扶貧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扶貧項目、車力鄉玉米制種合作社扶貧項目為主的“多元投入、長效運營、持續發展”的農牧業產業精準扶貧格局。截至2017年10月底,洮南市圓夢牧業肉羊養殖項目累計分紅13.35萬元;車力鄉圓夢扶貧產業項目累計分紅3.0485萬元;車力鄉玉米制種項目累計分紅17.6832萬元。

庭院經濟能致富,房前屋後顯生機。整合扶貧資金,積極引導貧困戶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庭院經濟和棚膜經濟,指導貧困戶在庭院種植瓜菜、中草藥和果樹等,開創脫貧致富的“小規模、大群體”種植業新路徑。其中創業村瓜菜冷棚建設項目已初具規模,由省科協投資140萬元,在創業村建設95棟瓜菜冷棚,每棟面積243平方米,共計23133平方米,主要發展綠色有機瓜菜種植,項目覆蓋全村,戶均增收3000元。截至目前,全鄉發展庭院經濟總面積883畝,訂單簽訂戶數1898戶,主要種植辣椒、土豆、西瓜、纖維草、蒲公英、果樹等。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現場勘查去隱患,危房改造暖人心。全鄉存在大量上世紀修建的泥草房,在雨水沖刷、強風吹襲等自然因素以及勞力不足、資金匱乏等個人因素雙重作用下,大部分已破舊不堪,部分房屋甚至已成危房,每到颳風、下雨、嚴寒等極端天氣,各處危房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幫助老百姓解決危房問題迫在眉睫。車力鄉黨委、政府從長遠大局出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關要求,組織鄉、村兩級力量進村入戶實地勘查危房狀況,廣泛宣傳危房改造政策,積極引導群眾共同參與。2016年改造完成60戶,2017年改造完成127戶,預計2018年底前實現保障性住房全覆蓋,讓危房戶、住房困難戶的安居夢想照進現實。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景色秀美同樂業,民風淳樸共安居。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幫扶一推動”活動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清運垃圾1500餘立方米,改造圍牆5萬延長米,建設排水溝4千延長米,安裝路燈40盞,改廁120戶,新修水泥路56公里、砂石路35公里,預計2018年9月末19個自然屯中的16個自然屯可以實現戶戶通。通過全鄉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村民素質穩步提升,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形成扶貧工作合力

協調資源,將市級領導、鄉黨委成員、駐村工作隊、村書記、第一書記5個層面的駐村幫扶工作落到實處,把扶貧幫扶落實到每一個貧困村、每一個貧困戶,實現包村包戶全覆蓋。針對各村、各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和突出問題,確立駐村幫扶工作重點,細化目標任務,嚴格資金監管,抓實扶貧措施。統籌指導各職能部門為貧困群眾在辦理業務時提供便民服務。細化鄉、村兩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完善“治安有人管、矛盾有人化、困難有人幫、服務有人辦”的綜合治理體系,為精準扶貧工作奠定社會基礎。

培養脫貧內生動力,強化脫貧典型培樹

結合“陽光工程”、“專家基層行,助力脫貧攻堅”、“職業技能培訓”等惠民工程,積極外聯農業局、畜牧局、水利局、農機局、就業局等部門開展農牧業科技知識和生產技能培訓,增強群眾的科技水平和自主發展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00餘人次,為全鄉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科技基礎。加大精準扶貧宣傳力度,切實營造扶貧良好氛圍,營造人人關心脫貧、人人重視脫貧、人人支持脫貧、人人參與脫貧的良好氛圍。路誌江、劉彥生、王鳳憲、王永軍等一批敢想事、能幹事、幹成事並且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致富帶頭人,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實惠,為全鄉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力。

抓好教育醫療保障,打牢脫貧致富根基

加強惠民工程建設,提升綜合發展水平

把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惠民工程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施安全飲水工程,目前,宏圖村、創業村已完成自來水入戶,其他5個村將陸續在年底前完工;完成高標準農田改造4000公頃;完成井井通電1415眼,可灌溉耕地面積6500公頃;6個村屯完成綠化工程,栽植樹木(苗木)1萬餘棵;建成黨建活動室7處、便民服務中心7處、村衛生室7處、村級文化廣場12處、農家書屋7處、電子商務服務中心7處;改建敬老院1處;社會保險參保人數4616人。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時間緊迫、任務艱鉅、責任重大。車力鄉黨委、政府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進一步堅定信心、創新思路、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按期實現脫貧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車力鄉 康凱)

特別感謝

感謝日行一善賬戶管理員劉雪峰、李寧、莊嚴、丁琳、方曉梅、巴聖造、姜一、李書丹和楊曉珊。

感謝益路同行群管理員方曉梅、吳瓊、陳晨。

感謝信諾會計有限公司經理杜曉菲及副經理赫永輝提供的技術支持。

向志願者們的無私奉獻致敬!!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爭當志願者,傳遞正能量!

「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