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那日,到了嘉定,

原想說說嘉定的州橋老街。可是在看孔廟時,一副詩畫讓我感慨。先說說這個。。。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嘉定,嘉定的孔廟。活到老,學到老。孔聖人的精髓文化是一定要看看的。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連續趕路似有點飢腸轆轆,找個地方隨便補充點能量。孔廟對面有個小館子,餛飩麵條,小籠生煎之類。面積不大,到也整潔。。。可能面對孔廟之意。小店內書法詩詞掛於牆上。略顯儒雅也不愧面對的孔聖先知。。。牆上一幅書法引起我的注意。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林瀚,字亨大,號泉山,今福州市林浦村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累官南京吏部尚書、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諡文安。

林瀚為官清正廉潔,力持修身齊家,為人處世剛方、謙厚、介守,對子孫也嚴於戒勸。林瀚與子、孫“三代傳家寶,清廉訓子孫”,這在歷史上殊為罕見,唯有三代五個尚書獨有之門風。他們父、子、孫三代身居高官,均能保持一塵不染,廉潔奉公,清白傳家,為世人嘖嘖稱讚,廣為傳頌。

林瀚的《誡子弟》詩:“何事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就是一首被廣泛流傳教人互謙互讓的好詩。數百年來一直作為頌揚中華民族的高尚美德被刊載、轉引和引用。

此詩除了以上說法,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此詩應為: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說的是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桐城縣發生了一件當朝宰相張英與鄰居葉秀才為了牆基爭地界打官司的奇聞。 因為張英家要蓋房子,地界緊靠葉家。葉秀才提出要張家留出中間一條路以便出入。但張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寫明“至葉姓牆”,現按地契打牆有什麼不對,即使要留條路,也應該兩家都後退幾尺才行。這時張英在北京為官,其子張廷玉(雍正、乾隆兩朝名臣)也考中進士,在朝為官,老傢俱體事務就由老管家操辦。俗語說:“宰相家人七品官”,這位老管家覺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總管,況且這樣建牆也有理有據,葉家一個窮秀才的意見不值得答理。於是沿著葉家牆根砌起了新牆。這個葉秀才是個倔脾氣,一看張家把牆砌上了,咽不下這口氣,秀才自己能動筆,一紙狀文告到了縣衙,打起了官司。

一個窮秀才與當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親朋好友都為葉秀才擔心,怕他吃虧,勸他早點撤訴,但葉秀才就是不聽,堅持把官司打下去。張家管家一看事情鬧大了,就連忙寫了封信,把這事稟告了北京的張英。不久,就接到了張英的回信。信中沒有多話,只有四句詩:“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這首詩,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來到葉家,告訴葉秀才,張家準備明天拆牆,後退三尺讓路。葉秀才以為是戲弄他,根本不相信這是真話。管家就把張英這首詩給葉秀才看。葉秀才看了這首詩,十分感動,連說:“宰相肚裡好撐船,張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張家就動手拆牆,後退了三尺。葉秀才見了心中也很激動,就把自家的牆拆了也後退了三尺。於是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百來米長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六尺巷”。據說,這裡成了桐城縣一處歷史名勝,一直保存下來。

話說,這個張寧不僅僅是個詩人那麼簡單,張家三代人都十分了得,

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一字夢敦,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著名大臣張廷玉之父。《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張英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在安徽安慶,流傳著這樣說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指的是張英家庭。張英的兒子是大名鼎鼎的張廷玉,熱播的影視劇《康熙大帝》、《康熙王朝》和《乾隆王朝》中都有他的重要身影。

張廷玉

(1672-1755)為康熙時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乾隆時加太保,為官康、雍、乾三代,歷半個世紀寶刀不老,為二千年封建官場之罕見。他有這樣的官場作為,應該說是他得益於父輩、祖輩淡泊致遠、克己清廉的家風。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張英、張廷玉父子是安徽省著名歷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數十年,參與了平藩、收臺灣、徵漠北、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編棚入戶等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制訂和實行。對穩定當時政局,統一國家,消弭滿漢矛盾,強盛國計民生都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二人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二人還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這種禮讓的中國傳統美德,流傳至今。後再尋找這方面的資料時,發現從古至今還有很多傳說與此有關。說的都是禮讓三尺的,除了前面兩句,有點區別外。後面兩句都是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一:

康熙朝「張英」版。桐城縣誌記載: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做官。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後吳氏建房子想越界佔用,吳氏想佔用兩家之間的公共隙地建房,勢必影響了張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便寄書京城,告訴張英之此事。張英閱罷,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中得到張英寄回的信,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之亦被傳為美談。

傳說二:

在合肥三孝口西南側,曾有一巷,名“龔萬巷”,又名“龔彎巷”。說起該巷由來,在民間流傳有一頗具趣味的傳說。

當年這裡曾居住著兩戶相鄰的人家。一家姓龔,家主為朝廷重臣,人稱“龔大司馬”;另一家姓萬,家主為地方權貴,人稱“萬大老爺”。此兩戶人家,雖相鄰多年,但並不來往。好歹是左鄰右舍,各走各的門,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孰知這年,龔、萬兩家同時大興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顯榮貴之意。其實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問題是,此兩戶人家在翻建房屋時,均欲將各自山牆向外延伸,以擴大房基,結果引發了爭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時間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縣衙老爺那裡。

龔、萬兩家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縣衙老爺乃七品芝麻小官,豈敢輕易判決,以致官司遲遲沒有結果。 龔家因家主官大,見此小小的官司竟遲遲無果,不免氣憤難忍,無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書星夜趕往京城,稟報龔大司馬,希求龔大司馬出面干預,以振族威,出掉這口怨氣。

再說遠在京城的龔大司馬,接到家書後,見訴,起初確也很氣惱,好在 其婦人乃一知書明理之人,聞情後淡淡一笑而勸道:“相鄰相爭,只為一牆,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對此區區小事,當大度才是,讓人幾尺何妨?”

龔大人聞妻言之有理,頓時息怒,隨即付書一封,交管家人帶回。龔家人接到龔大人來書,拆開一看,見書僅詩一首。詞曰:“千里來信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龔家人見言,皆息怒默語,悄悄將與萬家相鄰的山牆拆除退後三尺。

龔家一反當初的舉動,使萬家很受震動,愧疚之餘,也仿效龔家做法,主動將與龔家相鄰的山牆退建三尺。這樣一來,使得龔、萬兩家宅居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人們便把這條巷道稱為“龔萬巷”,也即後來改稱的“龔彎巷”。

傳說三: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易學家、理學家胡煦(1655—1736)在京為官時,收到家信,老家與鄰居為房屋地界發生糾紛,以至中間巷道狹窄幾乎不能走人。胡煦當即寫下上面詩句,託人帶回家中。於是胡家在原來爭辯的基礎上朝裡讓了三尺,鄰居非常感動,也朝裡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於是時人稱此巷為“仁義巷”。此故事在光山縣幾乎家喻戶曉,已被載入《光山縣誌》。

傳說四:

明朝鄭板橋說。鄭板橋的弟弟為了蓋房子與鄰居爭地,彼此互不退讓,鄭板橋回信時做了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鄰居知悉非常感動,遂各自退讓三尺,而成了六尺巷。

傳說五:

話說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吏部尚書名字叫做郭樸,為人清高廉潔,頗受時人推重。有一回,他接到家中弟弟捎來的書信,信中提到鄰里建屋,與他互爭一牆之地的情形。這件事已經纏訟多年,始終無法獲得解決。所以,他想請哥哥以朝中大臣的名義,向地方縣官施加壓力,如此一來,定能平息紛爭。郭樸看完,笑了笑,只寫了一首詩答覆他的弟弟: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弟弟收信一看,猛然醒悟,於是主動讓出一牆,想不到鄰居也是客氣地讓出一牆。兩家彼此讓出一牆,便在原地空出一條巷道。後人便將該處稱為「仁義巷」,此事也成為地方佳話,傳誦不已。

傳說六:

明朝舒芬說。明正德年間的狀元舒芬家書:“千里書來只為牆,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明朝江西進賢北山人舒芬,當了翰林院修撰,後又被授諫議大夫。舒芬當了官後,為官清正,剛正不阿。他對自己家裡人要求很嚴,不許家人利用自己的牌子為非作歹,因此清名遠播,官聲極佳。有一次,他家的鄰居蓋房子,把牆腳下到屬於他家的地基上。而他家也正準備將原來的房屋擴修一下,這樣,兩家自然要發生爭執。於是,家人立即給舒芬寫了一封信,要他出面干預。舒芬接到家書後,立即給家人寄去一首詩。詩云:千里書來只為牆,讓他幾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裡接到他的「信」,自然理解他的意思。他的父母都是明白人,弟妹們也都是讀書人,看了他的詩,心靜下來了,氣順過來了,於是,便主動上對方家門,答應讓出地基。對方也主動地將自己下下去的牆腳挖起,向後退了好幾尺。直到現在,舒芬的家鄉北山鎮,還保存著寬寬的「讓牆巷」。

傳說七:

明朝林翰說。林翰《誡子弟》詩云:“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八:

清朝張廷玉說。張廷玉是前述張英的兒子。雍正年間曾寫家書:“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九:

清朝曾國藩說。曾國藩給弟曾國潢家書:“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傳說十:

清朝何紹基說。道州人何紹基家書:“萬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據說 1956年11月30日毛主席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就吟詠此詩,藉此希望赫魯曉夫的蘇聯能平等待人。

話說至此,這事放到當今,也是令人感嘆,有著現實的意義。別說是一些官居高位的大貪官,就是一些蠅頭小官,為了自己的私利也常常巧取豪奪,不擇手段。。。

祖龍秦皇去了那麼久。萬里長城仍然巍然屹立,面對人間紛爭,蹉跎曲折,有啥不能放下?紛紛擾擾,坦坦蕩蕩。如此,如此。

嗨!那個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讓並不是懦弱,忍讓。這是一種大度,一種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