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健力寶正籌備國內上市,「東方魔水」能否捲土重來?

健力寶,這個承載著8090後共同回憶的罐裝飲料,隨著數次易主,企業投資失敗的影響,已逐漸失去了“民族飲料第一品牌”的風采。

近年來,健力寶在市場上的表現都很低調,可實際上它的發展也沒有停過。最近更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被中信集團接手後的健力寶,可能會在國內上市。

◆◆◆◆◆

健力寶上市的可能性大嗎

講道理,健力寶其實在中國飲料市場上沉寂多年了,市面上也幾乎看不到它。所以當上市消息突然傳來,難免會讓人懷疑其真實性和可能性。

傳健力寶正籌備國內上市,“東方魔水”能否捲土重來?

針對此事,健力寶官方並沒有做出明確的回應。但中信集團是健力寶的幕後推手,作為全能型資本方,中信想要將健力寶運作上市,難度也並不大。一旦上市,至少從資金角度就會對健力寶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其實,這並不是健力寶第一次傳出上市消息了。早在1997年健力寶就準備在香港上市,但遭到了三水區政府的拒絕,最終只能選擇放棄。

時隔20年之後,健力寶集團迎來了中信資管旗下淳信資本的介入,能否藉助該力量順利上市,也要看健力寶自身的品牌架構調整。不過,有著中信的財力支持,就算健力寶真的想要上市,也不算太困難。

◆◆◆◆◆

命運多舛的“東方魔水”

健力寶曾經是中國飲料的一面旗幟,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家成功運用體育營銷的企業。

傳健力寶正籌備國內上市,“東方魔水”能否捲土重來?

1984年,健力寶作為國內首款電解質運動飲料問世。剛好正值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健力寶當時的廠長李經緯便投入了25萬元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伴隨著代表團勇奪15枚金牌的好消息,健力寶也借勢大火,“東方魔水”的稱號不脛而走,隨之紅透大江南北。

後來,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大肆瓜分了健力寶原有的市場份額,導致營業額開始下滑。同時受牽連的,還有健力寶在當時做的一系列投資,尤其是舉債10 億元在廣州建設的39 層健力寶大廈,給企業的經營造成巨大的負擔。

2002年1月,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出資3.38億元受讓健力寶75%股權,張海成為了健力寶的新任掌門人。但張海不僅沒有給健力寶帶來好的效益,反而讓它跌入了谷底。

傳健力寶正籌備國內上市,“東方魔水”能否捲土重來?

張海認為,健力寶應該走“時尚風”,運動飲料突然轉型,不僅不被消費者所接受,還削弱了品牌核心產品的存在感。並且,張海還在這短短兩年時間裡投資了西北化工、河南平頂山寶豐酒業等企業,加重公司本身的經濟負擔,使健力寶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困境。

此後,健力寶幾度“賣身”,經過了匯中天恆、統一集團的收購及拋售,最終,才來到了中信的名下。

◆◆◆◆◆

多元化能否拯救健力寶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健力寶主推的還是原本的橙味運動飲料,但旗下也包括了第五季、妙泡、爆果汽和荔枝風味飲料等其他八款產品。

最近,健力寶還推出了小餅乾,與橙味運動飲料一起捆綁銷售。該戰略能夠分擔企業風險,雖說是一次不錯的嘗試,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餅乾市場也是一片紅海,健力寶將要面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傳健力寶正籌備國內上市,“東方魔水”能否捲土重來?

如此大力發展多元化,可以看作是健力寶對品牌的一種調整,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該戰略的威力還是不足以大到復甦整個品牌。

健力寶品牌基因還是在運動上,這也就要求它們不僅要發力運動飲料,還要在運動這塊深耕,多做體育營銷,在消費者面前展示其健康、活力的品牌形象。

如果健力寶上市成功,一方面可以改善財務狀況,豐富融資渠道,為公司的品牌推廣和多元化嘗試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民族品牌重回群眾視野,其中的情懷效應還能提升企業形象。

可健力寶現在的品牌力已經出現老化,加之售賣渠道在不斷收縮,即使真的上市,健力寶將要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並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