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鎮20戶貧困戶抱團發展 靠養殖野豬走上致富路

據《今日儋州》消息大成鎮依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積極引進精準扶貧產業“特種野豬”養殖產業,並採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鼓勵貧困戶加入儋州新運來特種野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野豬養殖,以產業帶動貧困戶精準脫貧。自2017年至今,合作社共吸納貧困戶20戶97人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特種野豬”養殖,使部分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

“自己有時間就會到基地去學習野豬養殖的相關技術,爭取在合作期滿後,能夠利用掌握的技術養殖野豬。”2017年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何上甫樂呵呵地說,去年分紅自己分得了4000元,加上外出務工賺錢、入股竹狸的分紅,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早日實現全家脫貧。

據悉,2015年,大成鎮引進“特種野豬”產業,合作社經過3年發展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合作社的專業技術指導、自產自銷的模式,一改大成鎮過去農戶單打獨鬥、散養家豬的模式,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特種野豬主要以地瓜葉、蘆葦葉、南瓜等純天然、純生態的綠色食品為飼料進行健康養殖,豬肉口感好、味鮮美,深受市民的喜愛。目前,商品野豬還未出欄,就已經接到省內很多飯店的訂單。”儋州新運來特種野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上來說道,一頭特種野豬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今年預計出欄量在100頭左右,每斤可售40元,利潤非常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