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是怎麼失蹤的?到底有什麼祕密?

農民馬大哈



1980年5月8日到6月17日,是彭加木第三次領導科考隊進入沙漠,正是在這一次考察中,他再也沒有回來,截止目前為止屍體也沒有找到,因此關於他的故事和傳說,有許多個版本。

有人說,前些年,有人在美國見過他;也有人說,前些年,在蘇聯見過他。因此有人就說 彭加木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也是國際上比較缺乏的這一類人才,所以或許是美國的直升機,或者蘇聯的直升機,把他從羅布泊接走了。


因為前兩次科學考察的條件更差,彭加木就認為第三次科考是建立在前兩次考察的基礎之上的,有了更多的經驗。再加上第三次科學考察的裝備也比前兩次有了很大的改進和加強,應該更有把握。

可就是這第三次出了很大的問題,碰上極度惡劣的天氣:沙塵暴和無數次沼澤陷車,還有可怕的迷路。

到了6月16日,他們到了羅布泊東岸庫木庫都克。在這時,汽車的汽油基本沒有多少了,更要命的就是水只有十幾公斤,並且因為裝在鐵桶中,經過連日的高溫已變成了黑色,並且充滿了鐵鏽味道,根本沒有辦法飲用。


當天晚上9點,彭加木向馬蘭基地前沿指揮部“720”發出了求救的告急電報:“我們今天20點到達庫魯庫多克以西大約十公里,我們缺油和水,請求緊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現有的水只能維持至十八日。

第二天,當地駐軍首長回電:“同意送物資,就地待命。”但需要確認一下座標,並再次確認地名是不是庫木庫都克。隨即科學考察隊發出了座標:東經91°50′;北緯40°17′。並且告知將在營地插上一面五星紅旗。軍隊決定馬上安排直升飛機援救,先送500公斤水。




就在6月17日,這一天,彭加木擔心天氣因素可能導致飛機救援也不會那麼順利,建議還是先自行組織找水。

彭加木認為庫木庫都克本身就是“沙井”的意思,並且在前兩次考察前,經和軍隊的同志們聊天,這附近確實存在水源,向東走就有一個“八一泉”。


前一天,副隊長汪文先先去找水,並沒有結果。隨後彭加木親自去找,同樣是一無所獲。但根據軍用地圖標示來看,離庫木庫都克不遠標有“紅八井”、“紅十井”,庫木庫都克又是“沙井”,稍遠一點還有“八一泉”,不遠處又是疏勒河古河道。

從理論上看,應該可以找到水,但他們當時也許是缺少了解,沙漠中的水是流動的。也就是說就算地圖無誤,也不一樣能找到水。


彭加木和其它隊員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它隊員認為,國家不會放棄他們,現在地形不熟,軍隊也答應支援,最好是就地待命。彭加木認為,根據這幾天的氣候表現,直升機送資源不一定能成功,還是應該接著找水,同時等軍隊回覆。

當6月17日中中午,大家都在吃飯的時候,軍隊發了回電:6月18日由飛機先送500公斤水,請原地待命。

司機王萬軒去車時拿衣服

,沒看到彭加木,卻只看到了攤開的地圖,還有一張紙條:我向東去找水源了,彭。

隨後國家安排了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的尋找,都沒有任何結果。

之後的幾十年間,經常有人找到屍體都認為是彭加木,然而經過DNA比對,都被否決了。




到底彭加木為什麼會失蹤?其實原因很多。

第一,羅布泊在哪?羅布泊是由幾個湖泊組成的,但經過幾十年專家的研究發現,這些地下湖泊是移動的,在經緯度上下偏差一度之間來回移動。也就是說,在沙漠中找水,靠當年1980年代的技術,根本就是不靠譜的事。

第二,彭加木是不是在冒險,還是賭氣?因為飛機送水需要花費7000塊,因此想節省這筆錢。然而事故發生後,國家運用了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這個花費更是超百萬,難道不是成本更高嗎?

第三,彭加木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什麼到現在屍體也找不到。根據專家研究說,沙漠中有很多沙眼,就象現實生活中的陷阱,人掉進去之後,就會被吸進去,可能深埋幾十米,除非當地發生大的沙球移動,可能重見天日,否則是找不到的。

第四,彭加木到底去哪了?羅布泊到底有多危險?曾經在這一區域,在千年前有個樓蘭國,後來就憑空消失了,成了歷史迷團。

後來又有許多人在這一區域離奇死去。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一架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1950年,新疆軍區的一名戰士在戰鬥中失蹤,後來也是在出事百公里之外的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屍體。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輛客貨小汽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一去不返。兩年後,人們在一陡坡下發現3具臥乾屍。汽車距離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蘭農場職工3人乘一輛北京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而失蹤。後來的探險家在距樓蘭17公里處發現了其中2人的屍體,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鑑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多公里,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的方向。(餘純順就是上海人)
1997年,甘肅敦煌一家3口在父親的帶領下,前往樓蘭附近尋寶,結果一去不復返,最後3人屍體被淘金人發現。


太多太多的迷團等著我們去解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死在這一區域,難道這裡中國的百慕大三角嗎?


新知傳習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7710f438f6b06ccbd003f73b75f8128c\

看鑑地理

借用軍事問答專家兵說先生的一張圖。來探討一下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是失蹤的原因。

首先,我覺得美國人、蘇聯人把他接走的說法最荒誕。

在1980年代,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衛星技術已經比較先進,美國人和蘇聯人不可能有這個本事把彭加木接走而不被發現。

其次,我覺得所謂彭加木被外星人帶走,也完全不可能。直到現在人類也沒有探測到任何外星人。我們不能以為像羅布泊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就一定是神秘的,因此就會有神秘的事物出現,比如說外星人等等。外星人要登陸地球更可能的地區恰恰可能是人類最密集的區域,因為這些區域有更多的信號去吸引外星人。

因此,彭加木最有可能的失蹤原因還是意外身亡。我們都知道羅布泊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尤其是他們團隊還是在缺水的情況下,彭加木的身體應該已經產生一些問題裡。因而在他出去找水的過程中,或許遇到了一些突發的天氣情況變化,如沙塵暴或者甚至暈倒了,而被沙子埋住了,必然會窒息而死。而在羅布泊這樣的地區,要想再把他的屍體找回去,這是很難的,即使找不到也屬正常!

總之,彭加木應該就是犧牲在羅布泊了,不要相信其他荒誕的傳說!


地震博士

筆者曾經在新疆實地考察過一年半,時間在本世紀之初。因此自認為比從來沒有實地考察過新疆的人,更有一些發言權。提起羅布泊,彭加木神秘失蹤之謎,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彭加木先生於1980年6月份在羅布泊以東的戈壁上神秘失蹤,至今已經過去了快38年,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從該事件發生的當年,社會上就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有些完全可以歸類為謠言,例如有人說彭先生是被美國或者蘇聯人派出的直升飛機接走了。甚至有人說什麼在多年後的紐約親眼見過彭加木。到事件發生十年後的上世紀90年代,隨著超自然現象研究在全社會中的熱潮湧起,關於彭先生失蹤事件的新說法,就更加離奇。甚至和什麼殭屍病毒、外星人、UFO、時空變異聯繫起來,越傳越離譜。網絡上流傳最廣的,是一個關於“雙魚玉佩”的傳說。

所有關於羅布泊的神秘事件,總要以雙魚玉佩的神秘傳說為開頭,彭加木失蹤事件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新疆和田自古出產名貴的和田羊脂寶玉,從新疆到中原的“玉石之路”長達上萬年,遠遠超過絲綢之路2200多年的歷史。華夏古人是世界上最喜歡美玉的民族,軒轅黃帝能成為中華始祖,就在於他最早控制了玉的傳播和交易。從紅山文化的玉豬龍到殷墟和田玉禮器的出土,無不顯示中華文明是“玉的文明”。

而雙魚玉佩,據說就是神秘樓蘭古國的上古神物。所謂雙魚玉佩,並不是兩條魚形狀的玉佩,這個玉佩到底是什麼外形,似乎無人說的清。但傳說這個玉佩有“神奇魔力”,玉佩一旦啟動,會發出神秘的光芒,照射到旁邊水盆裡的一條魚,就會突然變成相同的兩條。甚至旁邊被照到的人,也會瞬間由一個人,“克隆”成兩個相同的人。

還有更離奇的。有人說羅布泊地區,自古就有一種神奇的植物,這種植物裡面含有一種特殊的植物病毒,古代的活人一旦吃下去,就會從此不生不死,立即變成殭屍。

然後這些殭屍,再利用雙魚玉佩不斷的複製自己,然後這些“殭屍大軍”就會出來襲擊人類,佔領地球。之所以殭屍至今沒能得逞,只是因為“雙魚玉佩”和神秘植物從來沒有一起出現。

近代以來,世界上最早考察羅布泊的,是德國和瑞典人,他們的考察隊據說被守衛神秘古城的殭屍襲擊過。考察隊曾經採集到少量的羅布泊神秘植物,他們把這種植物帶回到德國研究,沒想到卻被希特勒利用,來增加士兵的戰鬥力,這或許是德國在二戰前期能夠橫掃歐洲的重要原因。但是德國人帶回去的神秘植物數量畢竟有限,越到後來,“戰鬥功力”越弱,希特勒被迫在二戰期間派出大量科學家,以探險隊的名義再次深入中國新疆和西藏,希望採集到更多的神秘植物,但因為探險隊迷路,任務最終失敗。

在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後,希特勒被迫在地堡中自殺,在“陪葬”的人員中,除了德國大員和他們的家屬和子女外,攻入地堡的蘇聯紅軍突兀發現,地堡中居然還有一個來自中國的佛教人員,被同時殺死(這是事實),更讓人相信德國確實藉助過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彭家木研究的專業就是植物病毒學,因此立即與傳說中的羅布泊神秘植物病毒扯上了關係。有人說正是彭加木在考察中,在外國考察隊之後,第二次發現了這種神秘植物,為了保守這個重大秘密,為國家的未來做出貢獻,作為考察隊長的彭加木,採集後攜帶在身上,沒想到來自遠古的神秘力量,讓他突然失蹤。此後出動大量的人員4次尋找他,也是為了得到這種神秘植物云云。

還有人說,彭先生患有惡性腫瘤多年(這倒是事實),他三次深入考察羅布泊,在對羅布泊的第一次探險中,接觸到了這種神秘的植物,無意感染了所謂的特殊病毒,以毒攻毒,居然不經意間把惡性腫瘤給治好了。為了讓全人類徹底擺脫惡性腫瘤——就是癌症的魔掌,彭先生帶領考察隊不惜再次深入羅布泊,終於又一次找到了這種神秘植物,一旦攜帶這種植物回到烏魯木齊,那麼人類將徹底攻克癌症。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神秘力量讓彭加木和他採集的植物標本一起神秘失蹤。

(兵說專家:瀚海狼山)


兵說

羅布泊,向來都是一個充滿著神秘傳說的地方,從樓蘭寶藏到沙漠屍人,無不吸引著世人前去一探究竟。

從古樓蘭時代的一汪碧水,變成近現代的一片荒漠,羅布泊歷經了滄海桑田的轉變,只留下來死亡之海和生命禁區的名頭。

1980年5月,著名的時候生物學家彭佳木帶領著一支科考隊伍進入了羅布泊,試圖解開羅布泊的奧妙。

然而,彭加木卻沒能走出這片死亡之海,永遠的消失在了無盡的荒漠之中。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彭加木獨自外出尋找水源,只留下了一張歪歪區區的紙條,便從此渺無蹤跡。


彭加木失蹤事件,引發了大家各種各樣的猜測,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外星人

有人認為彭加木無意間窺見了外星人在羅布泊的活動,因而被外星人帶走了。

當時盛傳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雙魚玉佩,可以對生命體進行復制,複製的生命體可以存活一個星期。


因此有人認為這個雙魚玉佩是外星人遺失的東西,被彭加木拿到了。



第二種:超自然現象

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羅布泊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樣,存在著一些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彭加木就是遇到了這種超自然現象才失蹤的。



第三:被美蘇帶走了

還有一些人人為,彭加木發現了一些非常神奇的東西,被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所獲知。

為了獲得彭加木所發現的東西,美國(蘇聯)想辦法從羅布泊帶走了怕彭加木。



第四種:謀殺

彭加木留下的那張紙條,確實是疑點重重 。上面有修改的痕跡就不說了,而且在那麼惡劣的條件下,彭加木為什麼要獨自一人去尋找水源?



2005年時,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具乾屍,身上帶有多出受傷的痕跡,屬於被人擊打所致。很多人傳聞那具乾屍就是彭加木。


有人認為彭加木和考察隊員之間存在有某些難以調和的矛盾(有一種說法是彭加木堅持不向基地求救送水過來,因為直升機送水過來花費太大),因此某些隊員便謀殺了彭加木,並偽造成彭加木失蹤的樣子。



第五種:自然災難

羅布泊當時是一片沙漠,自然環境惡劣。我們知道,沙漠會有兩種非常恐怖的自然現象:沙塵暴和流沙。

不論是沙塵暴也好,流沙也罷,都足以讓一個人消失的無影無蹤。也許彭加木就是運氣不好,被沙塵暴或者流沙所吞沒。



對於以上這些說法,有的很玄乎,有的則是令人毛骨悚然,有的則是相對真實的自然災難。對於這些,個人不做什麼評價。

結合自己所看到的一些資料,我也提出一種可能的原因:

羅布泊下面蘊含著豐富的鉀礦,而鉀礦則是存在於滷水之中(2000年開始已經對羅布泊地下的鉀礦進行開採,抽出來的滷水讓羅布泊重新恢復了水域,下圖就是開採後滷水形成的水域)。

再結合羅布泊歷史上確實是存在過水域的,因此在羅布泊的某些地方,存在一些著鹽沼(類似於沼澤一樣的地方),被一層薄薄的黃沙所掩蓋,一旦人踏上去,極有可能被吞噬。



當然,對於彭加木為什麼要獨自一人去尋找水源,而且還要留下紙條,確實疑點重重。其他隊員們當時在幹嘛?為什麼沒有和彭加木在一起?


小鎮月明

我分析了整個事件,根據現有資料發現最大的疑點是那張被塗改的紙條日期,16號被塗改成17號,不要小看他,我以下的所有推理,都圍繞這個日期展開。這很可能會成為他不是自然死亡的關鍵證據,因為這可能是謀殺者為了洗脫嫌疑而故意更改的。

先說被隊友謀殺這個事情,彭加木寫紙條的時間是上午10.30分,留得日期原本是16號,卻改成了17號,為什麼他要塗改?記錯了?顯然是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有水,向部隊求援,這件事一定是經過大家商量討論的,在討論過程中,一定會涉及目前的水資源夠維持多久,從幾號出發,到現在幾天,資源配備等問題分析,

他們科考隊在死亡之地考察,走過了幾天這種記錄,是每個人都會牢牢記住的關鍵信息,彭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這種關乎生死的事會弄錯?還塗改?這是疑問一。


第二個疑問就是彭加木的行動軌跡。

腳印只有科考隊見過,糖紙也被找到,還有彭加木坐的痕跡,就算是彭加木被風沙掩埋,

能把一個人徹底掩埋的風沙不會小了吧?而且他身患癌症,那可是上午十點半,高溫50度,而且越到中午溫度越高,他一個體質虛弱的人會走多遠?既然沒有走多遠,起了那麼大風沙,為何科考隊其他人沒有發現?如果發現風沙大為何沒有告訴部隊遇到了大風沙,彭加木同志身體不好,會不會被風沙掩埋?為什麼沒有人提出來,還讓那麼多人去尋找?別忘了,糖紙沒被吹走,腳印也在,還有明顯坐的位置,那都幾天了?那是隨便一點風就能把痕跡吹走的沙漠。

第三個就是網絡上關於一個參與對乾屍進行DNA比對的法醫,並說當時發現了兩具乾屍,但是隱藏了一具,證明就是彭加木本人,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麼疑問來了,屍體是在沙漠,而不是在溼潤的環境下,不可能會有屍蠟,因為人在慢慢餓死渴死的情況下身體脂肪不會有多少,就算當時彭加木是因為身體問題突然死亡,身體仍然有脂肪和水分,那麼最多也只會形成局部屍蠟,而不是全身性的。



第四就是少了一顆子彈。

那次科考是允許攜帶槍支,他們說是射殺了一隻野駱駝,可是問題是槍上所造成的破壞力,絕對不是一個孔洞那麼簡單,它會對周圍的骨骼形成一個衝擊力,而駱駝骨骼是完整的。

第五就是在彭加木失蹤的前一天,他先後派了兩撥人去找水,而且還挖了幾個地方都絲毫沒有水汽,在這種情況下,彭加木為何仍然如此固執要去找水?

從這五點來看,我做一個大膽的假設。

日期塗改,可能是為了隱藏彭加木真實的遇害時間,16號他們彈盡糧絕,彭加木派出了兩撥人找水,均為找到,於是商量著求援,而當天上午他沒有找到,因為高溫天氣和身體原因,所以很可能出去沒多久就回到了駐地,因而紙條沒有被發現,下午又派人去挖沙子還是沒有找到,那麼第五點的疑問就要顛倒,是彭加木16號上午十點半先去找的水,沒有找到,然後才派隊員出去尋找,又沒有找到,雙方就求救和自己找水發生了衝突。



彭加木不願意,那顆子彈可能是擦槍走火,那個年代人還是比較質樸的,而那個法醫說槍傷在當時的條件下檢測不出來,但是身上有多處鈍器傷,他們說子彈是打死了野駱駝,可是野駱駝沒有槍傷,子彈去哪了?而大家身上的血跡說是野駱駝的也沒人會懷疑,在那種情況下,他又是那樣的急迫心情,為何不在當天下午或者傍晚時刻去找,非要在第二天上午高溫50℃的時候去?況且新疆和我們內地是有時差的,六月份的新疆晚上九點,天都沒黑,十點才吃晚飯,為什麼不趁著涼快點的時候去找?

畢竟考察隊已經在發了電報請求支援,部隊不會見死不救,一定會派人來物資,所以他們怎麼會對一個想著找到水資源節約國家資源的科學家起什麼殺心,彭加木根本沒有給部隊發電報說拒絕部隊送水,他只是說去找水,也就是說,不管他有沒有找到水,只要他沒有發電報說拒絕,部隊都會如期送來,所以彭加木16號已經因為到底發不發報的問題而意外死亡,所以只能說

在給部隊發情報前他已經死亡,他死後大家才發的報,否則電報都發了,何苦還要和他有爭執?



彭死後,他們一定會銷燬證據,偽造現場,或者串供,就有了隊員們尋找時發現的糖紙,腳印和坐的痕跡,在銷燬證據時,他們發現了彭加木寫的紙條,但是此時已經是16號的下午或者夜晚,如果這個時候打報告說彭加木16號當天上午出去找水,彭一整天都不在,那麼就很可疑,為何隔了這麼久才打報告?這可是在羅布泊,不是在村頭西瓜地裡,於是16號被改成了17號,也就是他真正消失的時間,而這張紙條也成為了彭加木是自行出去找水的證據,這樣有了他的親筆字條,便更不會有人往這支考察隊上想。

就算該法醫說的事情是子虛烏有,那麼光是16號改為17號這件事就是極為可疑的。

這是基於目前的證據寫的關於謀殺論的文章,只是一個推測,並沒有別的質疑意思,畢竟一個身患絕症的人怎麼會去逃亡海外,鏡像人可能有,但是放在這裡證據明顯不足,只能按照最合乎常理的事情推算,如有疑問,請指正。


軍事一點通

關於羅布泊有著太多的傳說,彭加木又有著太多的故事。而很多人提到的雙魚事件,植物病毒,沙民事件幾乎是沒有任何一個真的。既然說都說了,我就簡要的提下這幾個傳說。

▲羅布泊小河墓地遺址

上世紀60年代初,一群年輕人在一處遺址中感染了植物病毒。等到被人發現的時候,幾乎死傷殆盡。

70年代末國家組織了一批考察隊,植物病毒學家彭加木則作為領隊。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枚玉佩,該玉佩具有鏡像複製的能力。彭加木為了保險起見,一直是把它隨身攜帶。

傳聞玉佩在之前有著巨大的作用,靠著它曾經創造出一批沙民。沙民一開始也是普通人,只是這部分人也被感染了植物病毒,又經過鏡像複製,成為一批生化戰士。

對於上面這三種傳說,我一直都當做是小說。

而彭加木在1980組織考察隊,在前往羅布泊考察幾個月後離奇失蹤。而對於彭加木具體的行蹤歷來的說法很多,先給大家回顧一下,彭加木總共是三次前往羅布泊。

▲彭加木

第一次是在1964年,主要目的是去尋找重水,而重水則是核武器的重要資源,也在同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順利爆炸。

第二次是在1979年的11月份到12月份,當時前往羅布泊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中日兩國計劃合拍《絲綢之路》,而彭加木作為此次的顧問。

第三次則是彭加木失蹤的這次,也是最詭異的一次,前往目的據說是為了前文的遺址病毒。

這次選擇的時間也很反常,因為羅布泊的氣候因素,素有“六月不過羅布泊”的說法,這裡白天溫度甚至都可以高達五十度。

▲彭加木第一次調查是照片(1964)

而早在1957年的時候,彭加木就被檢查出來了在胸腔位置有縱隔惡性腫瘤,在1960年的檢查中,又發現了可能患有網狀細胞性淋巴癌。雖然患有兩種疾病,但是身體狀況還算好,在1980年是最後一次組隊考察。

彭加木之謎,“官方”披露說法。

1980年5月3日,隊伍總共十人:

他們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汪文先、馬仁文、閻鴻建、沈觀星、陳百泉、司機陳大華、王萬軒、包紀才和無線電發報員肖萬能。隊伍帶有四桶水、兩桶汽油、若干物品出發。

1980年6月2日,水、油第一次短缺,隊伍於三天后到達羅布泊南部的米蘭農場,短暫補充停留一週後離開。

1980年6月16日隊伍到達庫木庫都克,攜帶物資再次出現短缺,所攜帶的水只剩餘不到十幾公斤,而且還裝在了鐵桶裡面。經過幾周的高溫曝曬,都快不能喝了。全隊停頓商討,最後彭加木起草電文,準備求援:


▲調查隊人員

我們今天20點到達庫木庫都克以西大約十公里,我們缺油和水,請求緊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現有的水只能維持至十八日。請轉告烏市撲獲一頭小駱駝

基地收到消息後,電報回覆:

“同意送物資,就地待命。

並且在電文當中回覆,準備用直升機先送過來去500公斤的水。而彭加木此時開始心疼了,直升飛機一個小時就是幾千塊錢,來回就是好幾萬。一斤水才有多少錢,於是有了自己找水的想法。

彭加木打開軍用地圖,再加上去年參加的《絲綢之路》拍攝計劃時的準備,他在地圖上找到了幾處可能有水的地方。並且就在16日下午拉著水文專家王文先找水,但是忙活了一下午沒見到水氣。

第二天早上吃飯的時候,彭加木又提出開車往更遠一點的地方找水。但是這個提議遭到隊員們的反對,本來油就緊張,一來一回就幾百公里。況且基地已經答應送水,中間還有未知危險。雖然隊員都不同意,但是彭加木心裡還是堅持。

臨近中午的時候,科考隊收到總部回覆,將會在18日中午運輸來500公斤水。副隊長汪文先拿著電報去找彭加木,發現他並不在帳篷裡面,但是並沒放在心上。

然而司機王萬軒在回去拿衣服的時候,突然發現桌子上有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往東去找水,彭,17/6 10:30”其中的7還是6改過來的。王萬軒把所有人叫過來,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大家一致認為暫時不告訴總部,彭加木可能走不遠就會回來。然而當天晚上還沒等到他,考慮到羅布泊惡劣的天氣,隊伍才發電報告訴總部,“彭加木於十七日外出找水時失蹤”。

就在這之後的幾年時間裡面,國家出動1000多人次,幾千平方公里的搜尋面積,都未曾找到彭加木等我任何蹤跡。

▲彭加木失蹤

彭加木之謎 老法醫的日記

2006年4月15日在敦煌市的七里鎮,一支考察隊在庫木塔格發現了一具乾屍,考察隊當時猜測有會不會是彭加木。於是這具乾屍被運到了敦煌博物館,進行下一步的調查。

首先對乾屍進行的就是DNA檢測工作,因為當時彭加木失蹤後,外界一直是流傳說彭加木是帶著樣本逃到了日本。而作為他的家人,一直是不相信這種說法,對於DNA檢驗工作很是配合。

實驗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令人很高興的是著就是彭加木的屍體。而問題的重點,也就轉到了彭加木到底是怎麼死的。經過進一步的解剖檢查發現,彭加木屍體上出現了不尋常的屍蠟。

▲配圖

屍蠟就是人死後,人體脂肪堆積而成。而彭加木當初給的說法是外出尋水失蹤,既然是獨自外出尋水,身上帶的肯定不多,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渴死在半路上。而羅布泊的氣候條件,註定了脂肪一定會消失。

而出現了異常的屍蠟,就說明彭加木很有可能並非是渴死。那會不會是被流沙掩埋,這樣也會形成屍蠟。雖然乾屍很少會出現屍蠟,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先例。

然而另一件發現,徹底打破之前所有猜測。屍體上出現了暴力的痕跡,看來彭加木很有可能是非正常死亡。 在之前官方披露的說法中也可以看到,其實彭加木在失蹤後,隊員曾經組隊尋找過。

他們沿著腳印追蹤,路上甚至是還發現了包糖果的紙皮。然而疑點正是來自這裡,當時羅布泊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究竟是什麼東西保護住了這些腳印、糖紙,難道不應該一股風就吹散嗎?

▲疑似彭加木乾屍

可能當時大家都在為了找人,並沒有懷疑這些論斷。看來他們在撒謊,是為了掩蓋什麼東西。而掩蓋的內容就是有人殺了人,或者說再坐的都有份。

從乾屍的檢驗來看,包括了頭部三處鈍器傷,身體共計27處銳器傷。 而羅布泊在當時是幾乎相當於封閉的小島,兇手只有可能出現在他們身上。

於是開始推測,很有可能是在資源很缺少的情況下,彭加木執意去找水,在眾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發生了矛盾爭吵,被眾人失手打死。

而彭加木身上這麼多的鈍器和銳器傷,難免會濺到人身上,他們應該怎麼解釋身上的血跡?不要忘記最初的電報當中,提到了捕獲一隻駱駝。他們可以說是捕獲駱駝中,所有人身上都染上了血跡。

▲我往東去找水

而至於紙條確實是彭加木寫的,很有可能是在16號當天就準備外出找水。但是寫好還沒出去,就被隊員撞見,因此產生矛盾打鬥。所以彭加木很有可能在16號就死了,隊員經過一晚上的討論,準備是將屍體處理掉,時間也改成了17日的上午。(有重畫的痕跡)

然而就算老法醫這一切的猜測是真的,也早就失去了最佳的調查機會。而且畢竟時間都過去這麼久了,也沒必要再調查下去了。(當然老法醫的故事,是我在網上看到了,並不能代表我自己的觀點。)

▲四次尋找

再加一句話——王莽原名彭加木!


史之策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歷史中,一件事情成為了人們矚目的焦點,所有人的心都被羅布泊這塊神秘的土地緊緊牽動在了一起,這件事情就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發生的彭加木失蹤案。

彭加木農業化學專業出身,後來成為了新疆科學院的副院長,因為某些目的的原因,彭加木從1964年就開始對羅布泊展開了科考之旅。


羅布泊這塊神秘的土地雖然望眼盡是沙漠,但是對彭加木來說卻有著極大的誘惑力,所以他才會在接下來的16年時間裡帶領科考隊對羅布泊進行了15次長時間、深入的考察。

羅布泊是一片茫茫的大沙漠,沒有各種物資的給養,也極少能看得見水源的痕跡,所以每次考察都是要準備許久、花費許多力氣才能進行的。

彭加木失蹤前夕科考隊的全體缺水危機

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的那一年,正是1980年。

當年彭加木帶領著他的隊伍對羅布泊進行了第15次深入的考察,在彭加木的帶領下科考隊在沙漠裡有些不知節制地探索了起來。

因為彭加木想找尋的心態過於迫切,所以到最後,彭加木和科考隊的隊員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窘境,那就是他們的水不夠用了。


沒有水在沙漠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沙漠的氣候非常乾燥、太陽非常猛烈,所以人在沙漠裡沒有水是支撐不了太長時間的。

所以以當時科考隊的深入情況來看,如果讓他們現在原路返回,他們是根本沒有性命活著回到有水源供給的地方的。

所以科考隊的隊員們就向彭加木提出了請求飛機支援的方法,當時羅布泊附近正有著一個軍事基地,所以他們就想讓軍隊用飛機向他們拋下水和食物以拯救他們的生命之需,不過這個請求卻被彭加木拒絕了。

彭加木因為節儉,最終導致的失蹤

原因其實簡單到了極點,那就是因為錢的原因,彭加木是一個極為節儉的人,他不僅在個人私事上節儉,在公事也保持了他一貫的節儉,他平時主持科考活動是能省就省、能節儉就節儉的。

所以在聽聞隊員們提出的想法後,彭加木馬上就拒絕了,因為彭加木知道如果讓飛機出動幫他們運送水和食物的話,那將要花費的資金將會達到7000元之巨。


當年的7000元可不是現代的7000元,萬元戶在當年含金量可是比現代的百萬富翁還要高得多的。

所以這7000元的鉅額花費使彭加木產生了拒絕的想法,不過隊員們知道如果不請求支援的話,他們將會命喪在這沙漠中,所以在他們的再三請求下,彭加木最終決定了向軍隊發電報。

不過電報的內容卻只是透露了他們缺水的情況,而並沒有直接請求軍隊為他們運送生命物資,原因就是彭加木相信他們能找得到水源,所以不到最後一刻他是不太同意花費7000元巨資的。

在電報發出後沒多久,彭加木就消失了,後來科考隊的隊員們在當天中午一點的時候從彭加木的地圖中發現了一張彭加木留下的小紙條,上面寫著的內容是他要往東去尋找水源的信息,署名是上午10點的時候。

所以從彭加木失蹤到被人們發現他失蹤,中間是有著三個小時時間的,而在科考隊的隊員們尋找彭加木無果之後,他們就開始請求起了軍隊的支援。

彭加木節儉帶來的反作用,因7000元損失百萬元

當時軍隊派出了不少飛機以及眾多的地面人員來到了彭加木的失蹤地,搜尋起了彭加木的身影,與此同時也給科考隊的隊員們送來了能保持他們生命的水和食物。

在彭加木失蹤過後,一共展開過四次大規模的搜查活動以尋找到他的身影,其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各種汽車、飛機、人員,以及大規模的食物供給。


這裡面花的金錢遠遠超過了彭加木最先預計的7000元,達到了百萬之巨,這在當時是一份令人望之生畏的天價,所以最終彭加木的節儉不僅沒有收穫到他想要的效果,甚至還往他非常不想見的方向一面倒了過去。

關於彭加木的失蹤現在有著太多太多的流言,甚至還有人為此編造了不少的靈異故事,以博人們的眼球,不過我覺得比較值得我們相信的只有兩種原因。

關於彭加木失蹤的兩種比較可靠猜想

第一種原因就是因為彭加木的節儉使科考隊的全體隊員們面臨了生死危機,所以人們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接下來就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事情。

從邏輯上,這是說得過去的,因為人在生死關頭的時候往往想的是自己的生命,面臨生死危機的人會想出各種方法進行自救,這個時候的他們就如同水中的溺水者一樣,會喪失自己的理智,所以在看到有人阻止自己自救的時候自然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

不過這個原因只是人們的猜測,並沒有證據來證明這件事情,所以只能停留在猜想層面。

而第二個原因就簡單到了極點,那就是彭加木是真的失蹤了,可能他在尋找水源的路程中半途就因為脫水倒在了沙漠中,也有可能在沙漠中行路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被沙漠中的流沙吞沒了進去,就徹底失去了蹤影。

如果只是半途倒在沙漠中的話,以彭加木的步行速度,有著明確的方向可巡,再加上大部隊連續四次的搜尋,彭加木的遺體應該是不難找的,所以在這個方面確實存在一些疑點。

所以有可能彭加木在半路被流沙吞了進去,葬身在了沙海之中。

所以說彭加木的失蹤原因其實是還尚未可知的,不過我比較認同的是以上的兩種觀點,一種是人為的失蹤,一種是人力無法抵抗大自然的失蹤,這件事情自出現起就蒙上了種種的疑點,使得人們對其好奇萬分,所以才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傳言,至於說彭加木的失蹤有什麼秘密的話,我覺得這個秘密就是未知,就是人們對未知的好奇。


孤客生

1980年6月17日,我國科學家彭加木在新疆羅布泊神秘失蹤,因為失蹤的太過於懸念以及留下太多的未知,甚至不可思議,後來這次神秘失蹤事件入選了20世紀世界十大未解之謎。

彭加木是廣東廣州人,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曾先後15次進疆作科學考察、探險,新疆的羅布泊一直被神秘的色彩籠罩著,而彭加木於1980年6月17日在羅布泊神秘失蹤,這件事之所以疑點重重是因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彭加木跑去羅布泊幹什麼?

2、彭加木發現了什麼?

3、彭加木是怎麼失蹤的(或怎麼死的)?

4、羅布泊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5、中國為什麼後來在選擇在羅布泊核試驗?

5、一個普通科學家失蹤後,政府為什麼出動地毯式搜尋?其中包括十多架飛機和近百輛汽車近萬人參與到搜救過程中,且一絲蛛絲馬跡都沒發現。

...

1980年5月2日,以彭加木為隊長的9人科學考察隊進入神秘的羅布泊考察,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行程,他們第一次來到羅布泊南岸,成功打破至今無人能達到的傳說,但是在這裡的那幾天,他們遇到的事一件比一件可怕,缺食缺水,沙塵暴、沼澤陷車、指南針“失靈”分不清方向,考察隊充滿疲憊甚至絕望。

不過好在他們有帶來無線通訊設備,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向最近的軍事基地發出求救急電,急電描述了他們的大概所在位置和現狀,位置大概是“庫魯庫多克”,但是當地部隊收到電報後並沒有在地圖上找到這個位置,但有一個相似的名字,那就是庫木庫都克,並判斷他們應該就是在此地。

次日早上部隊回電稱他同意救援,會派出直升機先送500公斤水和一些食物過去,並讓他們原地等待。收到這份電報後隊員們開始歡呼,但是作為隊長的可彭加木卻高興不起來,部隊用直升機送那麼多水,可能都不止幾百塊錢,代價太大,他覺得能給國家節約就節約,也不想輕易麻煩部隊,思索一番後他決定親自出去找水。

彭加木通過分析,“庫魯庫多克”翻譯成漢語就是“沙井”的意思,他相信這附近一定有水源。1980年6月16日下午,他和隊裡的水質專家汪文先首先出去找水,找了不少地方,也挖了幾米深,最後無功而返,但是彭加木不甘心。

第二天,大家都在吃早飯,彭加木提出開車到遠一點的地方找水,但是這個建議被隊員們否決,因為部隊都已經同意送水過來,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幾天,而且開車出去會消耗所剩不多的汽油。

但是彭加木依然堅持他能找到水,不想麻煩部隊,彭加木走出帳篷上了一輛車,而此時其他隊員們有的在帳篷裡打撲克等部隊送水來,有的還在呼呼大睡,當天中午部隊發來電報說,將於明天飛機啟程運水,隊員們高興極了,本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隊長彭加木,一看他的帳篷裡沒有人,以為他去外面解手就沒在意。

一個小時後,隊員們的歡呼勁過去了才發現彭加木還沒回來,開始有些疑惑,在彭加木帳篷裡還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往東去找水井”。

過幾個小時,彭加木還沒回來,大家開始擔心起來,開始在附近尋找,但是依然沒找到,隨後他們再次向部隊發出緊急求助電報...。

自彭加木失蹤後,同年裡,部隊先後四次進入羅布泊搜尋,為了保障尋找隊伍絕對安全,空軍隨時待命,前後一共搜尋41天,地毯式搜尋面積1011平方公里,直接參與人員數千人,但是即便是在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況下依然搜尋無果,彭加木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直到今天依然下落不明。

後來有羅布泊附近的牧人稱,這裡的天氣異常,有時候地表環境會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變化,但是也會很快恢復原樣。而傳說中的布泊是平行宇宙的交錯點。

至於羅布泊的各種傳說中最具科幻的就是羅布泊生存著大量的鏡像人,而彭加木曾經在第一次進入羅布泊時收穫了一枚雙魚玉佩,後來帶回去研究,在實驗室裡發現這塊玉佩有靈異功能,將玉佩放在水中,能夠複製出一條同樣的魚出來。再聯想中國將核試驗地選在羅布泊,目的的順便幹掉這種可怕的鏡像人。結合起來好像挺神幻的。


回憶影迷

這個問題說下去有點長,這段時間也正好在研究這個問題,在此一併總結一下,本著和大家一起探討和交流的目的,在此將所蒐集的資料分享給大家,希望有興趣的朋友能耐心看下去,因為可能篇幅會較長。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先生於1980年6月份在羅布泊以東的戈壁上神秘失蹤,至今已經過去了快38年,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上世紀八十所代,這個事件成為讓全民都感動驚奇神秘的事件。


在歷史上,出動大批力量,進行了4次大規模搜索,這在近70年來是絕無僅有的一次,而後來的民間搜索行動,更是不計其數,至今沒有結果。為這件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關於彭加木先生的失蹤,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有些完全可以歸類為謠言,例如說彭加木被美國或蘇聯人派出的直升飛機接走了,甚至在多年後的紐約親眼見過;甚至什麼殭屍病毒說、外星人UFO說、時空變異等等。而目前網絡流傳最廣的,莫過於一個關於“雙魚玉佩”的傳說。

這個雙魚玉佩,據說是神秘樓蘭古國的上古神物。所謂雙魚玉佩,並非從字面上說是兩條魚形狀的玉佩,至於這個玉佩到底是什麼外形,也沒有人能說的清。只是傳說這個玉佩有“神奇魔力”,玉佩一旦啟動,就會發出的光芒,照射在旁邊水盆裡的一條魚,就會突然變成相同的兩條!甚至旁邊被照到的人,也會瞬間由一個人,“克隆”成兩個相同的人!


而傳說彭加木就是發現了“雙魚玉佩”的某些機密,而導致神秘失蹤。


羅布泊地區,自古就有一種神奇的植物,這種植物進而含有一種特殊的植物病毒,古代的活人一旦吃下去,就會從此不生不死,立即變成殭屍。然後這些殭屍再利用雙魚玉佩不斷地自制,然後這些“殭屍大軍”就會出來襲擊人類。之所以殭屍至今沒有得逞,只是因為“雙魚玉佩”和神秘植物從來沒有一起出現。


近代以來,世界上最早考察羅布泊的,是德國和瑞典人,據說他們的考察隊被守衛神秘古城的殭屍襲擊過。考察隊曾採集到少量這種神秘的植物,他們把這種植物帶回德國研究,沒想到卻被“狂人”希特勒利用,來增強德國士兵的戰鬥力。


而畢竟帶回去的神秘植物數量有限,到後來,希特勒不得不在二戰期間派出大量科學家,以探險隊的名義再次深入中國新疆和西藏,希望能採集到更多的神秘植物,但再也沒有找到,任務最終失敗。


在蘇聯攻入柏林後,希特勒被迫於地堡中自殺,而在“陪葬”的人員中,蘇軍赫然發現地堡中居然還有一個來自中國的喇嘛,更為這種說法添加了重要的依據。


眾所周知,彭加木先生研究的專業就是植物病毒學。有人說正是彭加木在考察中,在外國考察隊之後,第二次發現了這種神秘植物,為了保守這個重大秘密,為國家的末來做出貢獻,作為隊長的彭加木,採集後攜帶在身上,沒想到來自遠古的神秘力量,讓他突然失蹤。此後出動大量的人員4次尋找他,就是為了得到這種神秘植物云云。


彭先生患有惡性腫瘤多年(1957年已被查出身患惡性腫瘤),他三次深入考察羅布泊,在對羅布泊的第一次探險中,已接觸到了這種神秘的植物,無意感染了所謂的特殊病毒,以毒攻毒,不經意間居然把惡性腫瘤治好了。為了讓全人類徹底擺脫惡性腫瘤,彭先生帶領考察隊不惜再次深入羅布泊,終於又一次找到了這種神秘植物,一旦將此帶回,那麼人類將徹底攻克癌症。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神秘力量讓彭加木和他採集的植物標本一起神秘失蹤。


以宇宙的無限和我們未知的領域來看,也許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確實存在,但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來講依然很多現象是我們無法解釋的,這些就見仁見智,不在此過多討論。本文重在從現實和已有的科學角度出發,去剖析這一神秘的事件。


先說說地理和歷史大環境:

毫無疑問,彭加木的消失在羅布泊,但具體的消失地點,其實並不在羅布泊湖盆區域,真正的發生地點,已經在羅布泊以東100公里以上。


這一地帶,是連沙子都沒有的戈壁,地面全是堅硬的大石塊,讓人驚奇的是,這裡的環境幾乎和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一模一樣。


這裡一年到頭極端乾旱,常年降士量不足50毫米,甚至連續三四年不下雨也不奇怪,冬季和春季風力極大,火車經過這裡都曾被吹翻。而夏季近地溫度往往高達50度以上,地面數百里寸草不生。


而彭加木,就失蹤在這片領域,從羅布泊到敦煌的連線上。


提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神秘的羅布泊,這個自古就如謎一般的存在。這個直到現在,也幾乎沒人真正沒說清楚,羅布泊的真實狀態和確切位置。因為,羅布泊是遊移不定的。


60年代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也發射了自己的偵查衛星,從而獲得了第一批遙感資料。中國人第一次對羅布泊的神秘,有一宏觀觀察的視角。從中發現,羅布泊地區,居然有一個神秘的“巨形耳朵”。

這個大耳朵,呈現東北——西南走向,長60公里,寬40公里。通過和地面實景的對比,我們知道,這是羅布泊主湖盆核心地帶徹底乾涸後,形成的層層鹽殼,每一層“耳廓”,正好對應著羅布泊湖水的萎縮後退。

經過深入,專家發現這個大耳朵,只是近幾百年來留下的痕跡,在此之前,羅布泊的實際湖面,經常比這個大耳朵的面積還要大的多。


而有的年份,大耳朵位置的羅布泊湖水,會突然的徹底消失。一旦這個羅布泊消失或者嚴重縮小,就會在西南方向的220公里之外,出現一個新的大湖。


這兩個湖,在正常的年份,往往是此消彼長的,而且沒有固定規律。雖然從60年代開始,主羅布泊已經嚴重萎縮,只有幾百平方公里。但這兩個湖此消彼長的遊戲從沒結束。


但是到了70年代末,外國專家通過衛星遙感圖像發現,這兩個湖在一夜之間前所未有的一起消失了。


顯然,羅布泊地區,藏著不為人知的重大科學秘密。對此,美、日都摩拳擦掌,準備組成大規模的“科考隊”,要求來羅布泊地區“考察”。


而彭加木先生,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深入在羅布泊核心地區考察的第一人。


他曾15次深入新疆地區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羅布泊地區進行綜合科考

,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羅布泊失蹤。


而其第一次考察羅布泊的時間點,是1964年3月份,而這次考察就發現“重水”的存在。而眾所周知,重水是製造核武不可缺少的物質,7個月後,我們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第二次考察從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中日兩國電視臺組成《絲綢之路》攝製組,到羅布泊實地拍攝,而彭加木為特別顧問。


此行取得了許多驕人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尋找了許多稀有的寶藏,填補了一些重大科研領域的空白,糾正了外國探險者的一些謬誤。


而第三次考察,從開始就有很多異乎尋常的未解之謎。


首先,考察時段和季節選擇不合理。前兩次都是當年的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時段進行考察。我們素有“6月不過羅布泊”的說法,新疆東部的5月份,是內陸氣流最不穩定的季節。這時候強烈的蒙古高原反氣旋,會在新疆的山口地帶,輕易形成12級的大風,帶來漫天的沙暴。而到了6月份,地表氣溫會超過50度,人暴露在這種環境下,1到2個小時就會脫水。更可怕是會,戈壁上會突然颳起內部溫度超過70%的乾熱旋風,一旦沒有防護的人遇到,幾乎是必死無疑的。


在彭加木失蹤16年之後,即1996年,著名探險家餘純順就是在6月中旬獨自一人試圖徒步穿越羅布泊湖心,而不幸遇難的。事後經過法醫鑑定,餘純順很可能是迷路後,遭遇戈壁乾熱風,導致迅速脫水出事。


做為長期研究羅布泊的彭加木,不會不知道這個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為何偏偏選擇這個時間段去進行科考呢?


這其中一個和當時大環境有關,即在西方和日本“科考隊”到來之前,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和更多的終極秘密,防止被目的不純的老外摸到我方更多“家底”。


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很可能與傳說多年的神秘物種有關。


而這種神秘物種,極可能是一種植物。據說人少量與其接觸,竟可以自動治癒惡性腫瘤。這種神秘植物到底在不在羅布泊?從來沒有答案,而彭加木團隊的第三次考察,卻很可能確實和植物有關。


戈壁沙漠地帶雖然基本不見喬木,但在有地面和地下水源存在的地方,還是會有相當範圍的特殊植物群落存在。而在這個季節,才是沙漠植物生長最活躍,生命力最旺盛,形態也最完整的季節。


作為知名的植物病毒學家,深入羅布泊,考察特殊的生物群落,特別是一些傳說中的特殊植物甚至是病毒,也許才是此次科教隊最重要的使命。


下次我們再來梳理一下這次科考前半段的主要行程日誌:


5月3日出發,攜帶四大桶水+兩大桶汽油+若干物資,成員共10人;

5月9日正式進行徹底乾涸的羅布泊湖區;

5月10日進入湖盆中心鹽鹼地;

5月11日在鹽鹼地卡車輪胎受損嚴重;

5月13日到達湖盆南端鹽殼地帶,做標記;

5月28日到達羅布泊西北營地;

6月2日水、沒幾乎用盡;

6月5日終於到達羅布泊南部的米蘭農場。


前半段考察歷時一個月,第一次測量出羅布泊徹底乾涸面積為450平方公里,這是一個重大的地理成果,在全世界第一次打破了“無人敢向魔鬼之湖挑戰”的神話。


其他方面的收穫同樣巨大!考察隊在湖盆中心和周邊,採集了眾多的生物和土壤標本,還有眾多的礦物化石,悼念了第一手科考資料,為以後綜合開發羅布泊資源做了前瞻性的準備。


而在已成功縱貫羅布泊,考察成果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彭加木為何還要立即進行再次冒險,開始從米蘭到敦煌之間更漫長、更艱險的橫向穿越,最終導致他本人的神秘失蹤呢?


6月11日,在經過米蘭農場第二次補給後,科考隊再次出發;


6月16日下午到達庫木庫都克以西8公里處,水、油基本耗盡,所攜物資已經不夠維持全體人員6天的生存,晚上經過開會討論,向當地駐軍發電救援;

6月17日9:00部隊回電同意援助物資,而就在當天,彭加木失蹤了。在留下那張著名的信紙,即“我往東去找水井 彭”之後,從此再也無人見過彭加木。

直到現在,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就是:從米蘭到敦煌的橫向穿越,以當時的條件來看,明顯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何科考隊在米蘭僅僅呆了不到一個星期,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一頭回到了沙海。


而其中一種觀點似乎合乎情理:彭加木在此前的科考中,終於發現並採集到了這種既能治癒惡性腫瘤,又能讓人獲得超級能力的神秘植物。但如此重大的發現,讓其精神高度緊張,不敢信任同行的任何人,更怕接觸到更多的外人。生怕這個將來能“徹底改變世界”的重大發現,被他人竊取。只有趕快再次進入沙海,才能徹底杜絕任何無關人員接近他,才能把這一發現成功帶回,交給組織,才能放心。


結合當時的具體狀況,我們就會發現:當年米蘭只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小綠洲。當年既沒有機場,也沒有公路,而回去只有三個選擇:


1、原路返回。也就是從米蘭再次穿越羅布泊,然後向西,沿著孔雀河故道回到馬蘭,但從艱難程度上,根本無法完成。


2、從米蘭往西

,沿著崑崙山腳下的一串綠洲,經過且末、和田,一直到最西邊的喀什地區,再從喀什往東北,經過阿克蘇到庫爾勒,最後到烏魯木齊。 這等於圍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轉了一圈,沿途3500公里以上,兩個月也未必能到。


3、冒險沿古代的絲綢之路南線,穿越羅布泊湖盆和疏勒河故道,沿途直線距離只有大約600公里,回到敦煌。


而綜合來看,第3條路線是最佳選擇,而且有重大的科考和現實意義。畢竟這條路已經一千多年沒有人系統性的穿越過了。


作為科考探險性的帶隊人,彭加木無疑很清楚第三條道路和險惡。應該做更充分的物資準備,才能出發。而實際上,科考隊只在米蘭停留短短的5天,只補充了幾百升水和幾桶汽油就出發了,這也反映了他當時的急切心情


梳理一下其6月11日到17日失蹤時間這段時間的心理狀態,也似乎印證了確實有重大機密在身的狀態,一路上精神高度緊張,甚至後來不合常理獨自外出尋找水源。


在野外考察期間,彭加木有4樣東西從不離身,一是地圖,二是水壺,三是照相機,四是筆記本。


而彭加木神秘失蹤後,那本筆記本也不見來,而且還帶走了兩部相機。莫非秘密就在被帶走的筆記本和兩部相機中?


至今為止,我們也沒有真正找到彭加木先生的遺體和遺物,而網上盛傳的“真相”其實經不起推敲,是沒有任何依據、不負責任的叵測之言。


而人類對於羅布泊這個神秘地帶的認識,畢竟還是膚淺的。現在就一口否認超出我們認知範圍力量的存在,也顯得過於武斷。畢竟很多自然界的神奇現象,以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完全解釋清楚,許多未知的領域也等著我們去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