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嚴重時,會發生癌變嗎?

馮學餘

  結腸是大腸的一部分,按照其走行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結腸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炎症性改變,消化系統的一些慢性炎症改變的存在,久而久之可能會誘發癌變。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胃和食管癌,其中結腸癌是最常見的發病部位。

  目前關於各種癌症的發生發病機制都在研究之中,結腸癌的發生和長期炎症刺激、日常飲食習慣、行為習慣、遺傳因素、外界理化因素刺激等都可能有關係,臨床經驗也表明,在少年時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中年後大腸癌發生率比正常人要明顯升高。

  結腸炎有很多類型,其中潰瘍性結腸炎和結腸的癌變關係最為明顯。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病因至今還不是很清楚,屬於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病變多侷限於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乙狀結腸最容易受累。該病可能是外源物質引起宿主反應、基因遺傳和免疫失衡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久治不愈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10年-20年後發生結腸癌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慢性結腸炎導致的腸息肉,也是大腸癌發生的潛在誘因。腸息肉有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樣息肉型,大腸癌變主要來自腺瘤樣息肉型。所以炎症引起的腺瘤樣腸息肉、多發性息肉都需要儘快使用腸鏡去除,防止引起癌變。


家庭醫生在線

你好,我是一名胃腸外科醫生,結腸炎起病大多比較多緩慢,病情輕重不一,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裡急後重、或大便秘結;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容易反覆發作。腹痛一般多為隱痛或絞痛,常位於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表現有食慾不振、腹脹、噁心、嘔吐等;左下腹可有壓痛,有時能觸及痙攣的結腸。



結腸炎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毒性腸擴張:這是本病的一個嚴重併發症,多發生在全結腸炎的病人,死亡率高,臨床表現為病情迅速惡化,中毒症狀明顯,伴有腹瀉、腹部壓痛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白細胞數增多,容易易併發腸穿孔。

第二,腸狹窄: 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數年或數十年的病例,其部位多見於左半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排除腫瘤,鑑別良惡性。



第三,腸穿孔:多為中毒性腸擴張的併發症,多發生於左半結腸,會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狀,需要急診手術處理。

第四,腸息肉、結腸癌:結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或糜爛面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腸腺瘤樣息肉癌變率極高;另外,部分腸炎病例可發生癌變,多見於病變累及全結腸,幼年起病或病史超過10年者多見。




胃腸健康科普ZZPO

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癌前病變。時間長了容易發生癌變,需要定期複查腸鏡。

我國一項研究表明,病程10,20,30年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為1. 2% ,3. 6%和14. 4% 。

下面來說一下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對結直腸癌的影響:

(1)飲食:已有多項研究證明以攝入大量肉類、脂肪、糖和甜品為特點的西式膳食模式可增加結直腸癌發病風險。高纖維飲食(水果、蔬菜)是結直腸癌的保護因素。但膳食模式與結直腸癌的相關性還受性別、遺傳等因素影響。

(2)吸菸:吸菸人群結直腸癌發病風險是不吸菸人群的1. 27倍,結直腸癌風險隨日吸菸量、煙齡和累計吸菸量的增加而增高,煙齡>50年的人群發病風險比不吸菸人群增加38%。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可隨戒菸時間的延長和戒菸年齡的提前而降低

(3)超重或肥胖:大量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影響結直腸腺瘤的發生及癌變過程。體質指數(BMI)每增加5個單位,結直腸腺瘤的風險增加19%;腺瘤發病風險獨立於種族、地理分佈、研究設計、性別等混雜因素。

本文參考了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制定的“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2014,北京)”


齊新穎

這個癌變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細胞的DNA在外在的毒素的作用下變異引起的。結腸炎嚴重的時候,身體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由於腸道發炎,保護粘膜受破壞,腸道細胞就會長期暴露在毒素之下,那麼就容易發生DNA變異,發生癌變。所以這個時候,飲食儘量是素食,多吃益生菌,酵素,低聚糖,配合艾灸天樞和神闕穴,多注意休息,早點治好結腸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