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乍起 物聯網會是下一個投資風口?

近日騰訊與家樂福合作的首家智慧門店“Le Marche”在上海開業。與此同時,阿里佈局新零售動作也不斷。“線下新零售,阿里系和騰訊京東系的陣營已經形成。”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當下新零售格局。

阿里系和騰訊系跑馬圈地新零售的背後,其實是在線上流量紅利枯竭的當下,進一步挖掘和覆蓋移動互聯的流量死角“無奈之舉”。除了線下,後移動互聯時代,如果跳出 PC 和手機端,下一個流量入口在會哪兒?誰能代替手機為用戶帶來更為優質的體驗和場景轉化率?

答案是:物聯網。物聯網經濟將成為創業和投資的一次系統性機遇。

聚焦大健康、物聯網、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大金融等行業方向,海爾資本通過“鏈接賦能”方式,將“投資人”“項目”“資本”“賦能”鏈接到一起,成為共創共享平臺。從資本的投資,迭代為平臺能力的建設,進而迭代為圍繞產業生態的生態圈佈局,海爾資本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物聯網投資2.0 模式。

物聯網投資風口漸成

物聯網被譽為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之後,第三次信息浪潮,在移動互聯流量收割殆盡的時代,物聯網紅利正在被發現。

其實,物聯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如果把物聯網看作是一個產業的話,其橫跨芯片、傳感器、無線模組、通信網、物聯網平臺、軟件及操作系統、智能硬件、集成應用 8 大行業。

與互聯網時代人機單線交互不同的是,物聯網不僅人機可以交互,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間也會實時交互。預計 2020 年,全球將會有 300億臺設備處於在線狀態,是總人口的數倍,基站數量也會是現在的數十倍。

按照這個邏輯,數以億計的交互觸點產生的流量,將會是互聯網時代的數倍, 甚至是指數倍。

對標德國工業 4.0、美國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規劃為把中國打造成現代化工業強國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其中,物聯網被明確提出是《中國製造2025》扶持資金關注的 25 個重點任務之一。

穿戴設備、智能家庭、車聯網、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物聯網市場爆發的前夜,在市場和政策的雙輪驅動,物聯網投資風口漸漸形成。

搶佔物聯網投資制高點,誰能先人一步?

日前,2018 年中國車聯網企業TOP30 排行榜發佈,飛馳鎂物躍居榜單第一。據悉,該企業是相對獨立的可以為全部 OEM企業提供車聯網服務。因為這份榜單,其背後的投資方之一海爾資本及其物聯網投資戰略浮出水面。

“海爾資本的目標是打造物聯網生態投資第一品牌。”海爾資本董事總經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海爾有 30 年跟 C端用戶交互的經驗,做自己擅長的就是最好的。”

物聯網產業畢竟不同於其他產業,它涵蓋了 8大行業,海爾資本不可能面面俱到,其在物聯網領域的差異化投資主要表現為與能夠與用戶產生廣泛交互的應用層。

僅車聯網領域,據保守估計,全球汽車保有量早就超過 10億輛,基於車、人、路的交互,車聯網無疑成為物聯網中最大的流量入口。

智能醫療器械、智能生態箱、教育機器人……近年來,海爾資本投資物聯網生態的步伐加快,並打上了明顯的消費級產品烙印,這與其背後海爾產業資源與 C 端經驗不無關聯。

物聯網投資 2.0 模式

再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後移動互聯時代,如果跳出 PC和手機端,下一個流量入口在會哪兒?誰能代替手機為用戶帶來更為優質的體驗和場景轉化率?

為了挖掘新流量,無論是阿里系還是騰訊系都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邊通過新零售收割線下殘存的流量,一邊通過“雲”端切入物聯網。

在海爾資本看來,硬件產品只是與用戶交互擴展流量的手段、工具,生態收益才是最終目標。無論是車聯網、智能醫療器械,還是教育機器人、智能生態箱,也都是物聯網時代下與用戶進行交互的網絡觸點。“不靠產品賺錢,而是靠生態服務方案。”

未來不擁有生態,就會被生態擁有,產業爆發初期,正是資本排兵佈陣的最佳時期。定位為投資美好家庭,海爾資本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其要打造物聯網及生態投資第一品牌的目標,這無疑顯示了其引爆物聯網2.0時代的決心。

“物聯網領域具備爆發式增長動力和潛力,由此可見,萬物互聯時代將延續移動互聯時代,行業巨頭需要形成龐大生態圈,在投資領域,物聯網算是下一個重要風口。”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表示,國內物聯網正處於規模化發展突破窗口,未來物聯網投資領域也會出現群雄逐鹿階段,最後走向寡頭並存,這期間必然離不開資本的參與。海爾資本與眾多大型投資機構投資者具有良好合作關係的,並依託海爾產業優勢鏈接多方資源引入被投項目,賦能實體產業,並實現協同效應共創共享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