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是世界上最動人的風景

人與人之間的善意,是世界上最動人的風景

文丨趙小冊 圖丨網絡

01

五月的街道上,滿眼都是樹木的新綠。尤其是香樟的葉子,一樹一樹的、小小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明媚亮眼的光芒。

現在的季節走在外面最舒服了,風吹在皮膚上就像有絲綢劃過,七分的暖、三分的涼,是最熨帖不過的了。

那天就這麼在人行道上走著。忽然見到一個身材微豐、穿著鮮豔的中年女人從對面走過來。走著走著她忽然停住腳步,招手叫停一個騎三輪車的人。

只見她指了指,說了句什麼,然後繼續往前走;騎三輪的人點頭示意後,就趕緊跳下車。

原來那個三輪車上零散綁著幾個廢舊的紙箱子,可繩子並沒有綁好,就那麼長長的託在後面。那人趕緊下來把地上拖著的繩子拾起來,放在車上紮好。

原來剛才那個人是看到地上拖著的繩子,在好心的提醒騎三輪車的人。的確,要是真有車不小心軋到那條繩子,還真挺危險的。

這善意的一幕、這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還真挺動人的,比剛才的風景也並不差。

02

其實善意無所謂大、無所謂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善意,都是這茫茫塵世中盛開的花。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大事總是很少,很多都是這種小事,小到比如我們每天都會帶下樓的垃圾。

那天家裡有個玻璃杯碎了,碎片掉了一地。雖然看著特可惜,連著“哎呀”了好幾聲,但也只能看著滿地的碎玻璃說聲“歲歲平安,歲歲平安”了。

在小心的把大玻璃片、小玻璃渣都掃好後,就把它們倒進垃圾袋。剛要拎下樓的時候,突然想到要是放到大垃圾筒裡,可能撿垃圾或收垃圾的人會劃到手。

於是就用記號筆在一個大紙片上寫上“內有碎玻璃”幾個大字,還加了好幾個感嘆號,再牢牢的把紙片穿在袋子提手的地方,打個結繫好。

然後才把它拎下樓,放到垃圾桶旁邊既不礙事、又很顯眼的地方。

除了碎玻璃之外,我們家裡如果有尖銳物品要扔的時候,比如斷了的針或者什麼帶尖的東西,我們也都習慣用寬膠帶把尖的、有可能滑到人的地方纏一下。我想這也是我們能做的最大善意了。

之前看到過有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桶時被硫酸燒到手的新聞,真是讓人感慨嘆息。要是扔垃圾的人當時多考慮一點的話,也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了。

說到這,也希望讀到這的你,當然還有我,希望我們都能養成好的習慣,都能注意下這一點點可能被我們忽略的善意。

03

剛才說的兩件事,不管是提醒繩子託在車後很危險,還是扔尖銳物品、腐蝕物品的時候多做一點點的處理,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善意。

提到善意,我還想起多年前的一次經歷。

當時我在石家莊火車站搭公交車,在上車的時候,有小偷就趁人多偷我的東西。我回頭看的時候,那隻手都已經伸到我包裡了。

我當時就氣憤的衝那人大喊。因為大家都在忙著上車,我就從公交車門口退下來跟那人理論。

當時不記得說了什麼,就記得一直氣憤的在嚷。然後就看公交車也不發動,就在那等著。我跟司機師傅說:“沒事,您先走吧。我可以等下一班。”

司機師傅還是不動,說:“沒事,我還是等等。”我覺得特不好意讓大家等,於是就又罵了那人兩句,然後趕緊上車了。

上車後站在前面的一位阿姨說:“小姑娘,他們這些小偷都是有團伙的。司機師傅怕你吃虧,所以才等你上車的。上了車就沒事了,你看有咱們這麼一車的人呢。司機師傅好人吶。”

我當時真的特感動,趕緊跟司機師傅道謝。司機師傅不善言辭,但那種善意卻分分明明是一道很動人的風景。

04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也許大、也許小,但每一個善意都是人世間流動的一種美好。

每一個善意也都是世界上最動人的風景……

來自:趙小冊(yinhuatong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