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塬上:出過「金娃娃」的洞底村

出過“金娃娃”的洞底村

從坪裡往南600米,是三個緊密相連的村子,依次是張莊,趙家,唐家。三村相距不到200米。從趙家再往南下一個200米的坡,就是洞底(音“假”意“底下”)村。張莊是我外婆家,趙家在20世紀五十年代出過一位人民銀行行長,而洞底村,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還出了一個三尺高的金娃娃!

2008年春節回鄉,聽在家務農的姐夫說,07年臘月的一個夜晚12點多,村裡人家的狗忽然都叫起來。他起身從塬上向外一望,眼前的情景把他嚇了一跳。就在洞底村西的赤(赤水鎮)高(高塘鎮)公路上,排起了一隊小汽車的長龍!因為車燈開著,把這個荒僻的小村外的公路照的如同白晝,車燈綿延了幾里長,上下都望不到頭。因為自2004年大明,高塘。金惠一帶有大量文物出土被報道後,這裡時常有開著掛各地牌照的高檔小轎車人出沒,但象今晚這樣的陣式卻還是第一次。他猜想當晚肯定有重大的文物要在現場拍賣出手了。想打電話報警,電話卻斷線,手機也突然沒了信號,於是他知道,這肯定是文物販子怕老百姓報警,掐斷了電話線,還使用了現代化的手機信號屏閉儀器。這幫文物販子大多都有槍支武器,所以他也不敢有所行動,只能是檢查了門窗就關燈睡覺了。第二天一看,電話什麼的又都好了,只是公路旁的麥地裡多了好多車轍印。還有一片麥地被踩的一塌糊塗。姐夫說,那就是當晚的拍賣現場!他還說,幾天以後,他才知道,洞底村裡,有人挖出了一尊三尺高的赤金佛像!

洞底村塬上塬下的地裡有文物,我是知道得。小時侯就聽說,農業社“大躍進”深挖地的時,就曾經挖出過很多東西,後來土地承包到戶了,也有很多人在自己家的地裡挖出過好多鏽在一起的一堆一堆的銅錢,還有很多一碰就碎的陶罐,銅盆之類的東西。這幾年已經少有人提起了。姐夫說,不是挖出的少了,而是人們都精明瞭,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文物可以賣錢就都不聲張了。還有很多的盜墓賊早就盯上了這個地方,在洞底村塬上塬下的地裡,隔不幾步,就有盜墓賊打下的探洞。。。末了,他感慨的說,真想不通,咱們這裡咋會有這麼多的文物?

我說,這不奇怪,洞底村這個地方,原來就是個聖廟,而且,一定是個著名的廟!

這個廟在新版的《華縣縣誌》上是沒有記載得,明清時修的《華州志》我又無緣得見,故不敢妄論有無記載。但我知道,這裡確確實實有過一個年代久遠,香火興隆的大寺廟。

小時候爺爺帶我到四鄉親朋處遊玩竄門時,曾路過洞底村。那時村東的土崖上原寺廟的洞窟還在。這是和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一樣的摩崖洞窟,只是這兩處是石窟,而洞底村的是土窟而已。土崖上尚存十幾眼大小不一的洞窟排列著,最高大者有三丈高,二丈闊,懸在土崖半壁。爺爺說,以前洞下面是路,人可以拾級而上,因為寺廟廢棄,村民長年取土,已把洞窟前的臺階挖掉,而洞窟裡最後的神像,也在文革中灰飛煙滅了。爺爺說,最可惜的是崖頂的一座純木構的亭子,是魯班爺親手所造,非常好看,所以後世工匠,多有來此取經學藝的,在代代相傳,因為木頭腐爛,就要再行修繕。說經常是拆了以後,按原件大小複製,再行安裝時,總會多出多構件。不知用在何處。有一代多很多,說最好的一代只多出了一根。(這其中奧妙,讓我想起上初中時,閒來無事,就拆弄家裡的小鬧鐘,安裝的時候,有幾個零件怎麼也裝不上去,父親問,有沒有把零件弄的不夠了,我說,沒有弄丟,還多了好多!只是鬧鐘再也不走了。)後來,就在亭下置一木架,把多出來的木頭供起來,歷朝歷代,有不少著名的工匠都來過這裡,爺爺說,還有不少蠻子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