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走進中國民航大學解讀憲法

专家走进中国民航大学解读宪法

《實踐出真知》節目錄制現場。(王致遠 攝)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雨石、黃之璇 報道:6月7日,由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天津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聯合創辦的《實踐出真知》節目來到中國民航大學,錄製憲法“七進”系列節目 “憲法進校園”。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法學部副教授邢亮,與中國民航大學法學院學生代表一起,圍繞“增強憲法意識 弘揚憲法精神”主題進行分享交流。

天津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主持人趙巍以諮詢的形式提出關於憲法的問題,邢亮則針對性地從“認識憲法法律地位”“憲法的修改歷史進程”“最新修改憲法舉措的重要意義”以及“當代大學生如何增強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尊嚴”等方面展開解釋和說明。

邢亮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修改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憲法的修改過程體現了憲法的穩定性和發展性,同時有對未來的保障性。十三屆人大代表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保證,為新時代的依法治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专家走进中国民航大学解读宪法

學生積極提問談感受。(王致遠 攝)

互動環節,三名法學院學生分別就自己在學習憲法過程中對“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的內涵、憲法與青年大學生的聯繫與共產黨章程與憲法關係的思考提出問題,邢亮一一耐心講解。答題環節中,學生踴躍搶答“憲法小測驗”,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教師劉海安作為中國民航大學學生法律協會指導老師,介紹瞭如何通過實踐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瞭解、宣傳憲法。學生代表也就憲法聆聽宣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這次的宣講讓我收穫很多!不僅讓我對憲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堅定了我為法學學習付出努力的信念。”2017級學生胡藝晴在宣講會結束後發表感慨。

《實踐出真知》節目由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天津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共同創辦,依託“千民學者服務基層”的雄厚專家資源,嘗試“學界”與“媒介”的全域融合,用專家視角、百姓語言廣泛宣傳十九大新思想、新目標、新戰略、新部署,及時反映群眾的新需求,生動展現廣大黨員幹部的新作為。同時節目也是天津市科委“道理好好講”科普重點支持項目。以“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的憲法宣講進中國民航大學錄製活動得到了中國民航大學黨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

趙巍表示,開展憲法進校園的宣講是將傳統宣講與現代媒介融合的大膽嘗試,希望能借助彼此的優勢讓傳播效果最大化。“這次宣講也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民航大學學生的專業素養,現場提問和互動的熱烈讓我們很驚喜”,趙巍對於宣講的效果表示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