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红楼梦》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红楼梦》采用“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除了一些专门做红学考证的人研究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普通读者最关注的还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因为宝玉和黛玉没有如大家希望的那样,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被很多人认定为“爱情悲剧”,同时给故事中的另外一个女主角薛宝钗贴上了诸如“冷酷无情”、“横刀夺爱”之类的标签,大加批判。如果《红楼梦》只是这样一部狗血爱情剧,它也成不了四大名著之首了。

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写道:甄士隐于梦中见一僧一道,那僧笑道:“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

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这一段交代的很清楚,近日又有一干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这一干风流冤孽就包含了神瑛侍者(宝玉的前世)、绛珠仙子(林黛玉的前世)在内。神瑛侍者下凡的理由是造历幻缘,这“缘”不仅仅包含了“爱情”,还包含了“亲情”、“世情”、“人情”等等。而绛珠仙子下凡的原因是“灌溉之情未偿”,所以要趁此了结。但是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绛珠仙子并无此水可还,因此说“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里写的清楚明白,绛珠仙子(林黛玉)下凡是去“用眼泪偿还灌溉之情”的,最后要是变成了与神瑛侍者(贾宝玉)谈情说爱,还要嫁给他,这与很多世俗的爱情剧“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何异?就连那僧也说那些“偷香窃玉”、“暗约私奔”之类,不过是寻常的“风月故事”罢了,这一干风流冤孽“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既然黛玉打算“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宝玉的灌溉之情,就要一辈子为宝玉掉泪。然而,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哭,要哭,总需要有一个引子,有一个由头吧?这个“引子”就是黛玉“爱(宝玉)而不得”。所以,黛玉的“爱”只是为了引出“泪”而已,如果因为她“爱”宝玉,就一定要“嫁”宝玉,这“泪”从何来?没有了“泪”,就偿还不了灌溉之情,岂不是有违初衷?

别再说宝黛“爱情悲剧”了,林黛玉下凡不是来谈情说爱嫁人的!

黛玉并非为谈情说爱而来,这“爱情悲剧”又从何说起?非要强调宝黛的“爱情悲剧”,甚至搞出宝钗“横刀夺爱”,“第三者插足”这样的论调,无异于要把这本伟大的小说当做狗血剧,实在是对名著的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