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訴前檢察建議追回6億土地出讓金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诉前检察建议追回6亿土地出让金

2018年6月23日,《法制日報》第三版刊登了“重慶檢方與部門協作交出高分‘守土答卷’訴前檢察建議追回6億土地出讓金”一文,全文內容如下: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诉前检察建议追回6亿土地出让金

3939萬元到賬了!在重慶市江津區國土房管局督促下,重慶某實業有限公司將拖欠近5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悉數繳清。而這源自於江津區檢察院一份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

來自重慶市檢察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檢察機關發現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類公益訴訟線索105件,立案28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7件。其中,江津區檢察院已發現線索19件,促成追回土地出讓金1.37億元。

檢察建議促成清繳專項行動

2017年12月,江津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重慶某實業有限公司有欠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款的情況。

經查,該公司於2013年6月通過拍賣競得江津區一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與該區國土房管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出讓價款為1.9億元,自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一次性付清。

然而,剩餘的3939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該公司遲遲未予繳納,一拖就是4年。該公司負責人總是叫苦連天:“企業資金困難,沒辦法呀!”

江津區檢察院民行科檢察官周其維、施茜等3人實地調查發現,該公司修建的住房已全部售出,不存在無力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剩餘部分的情況。隨後,江津區檢察院向該區國土房管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及時收回該公司欠繳的土地出讓價款及違約金,積極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梳理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繳納情況等。

收到檢察建議後,江津區國土房管局擬製了整改方案和措施並及時回覆檢察機關。在江津區檢察院的引導下,該局細化制定了欠款追收方案,最終追回欠繳的3939萬元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通力協作促共贏

今年4月,長壽區檢察院發現,重慶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涉嫌拖欠土地出讓金8600餘萬元,侵害了國家利益。

經查,2013年6月5日,長壽區國土資源局與重慶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土地出讓綜合價金2.7億餘元。合同簽訂後,儘管經長壽區國土資源與房屋管理局發出催繳通知催收,該公司仍逾期拖欠8600餘萬元。

長壽區檢察院認為,2015年6月以來,長壽區國土房管局未採取有效措施督促該公司繳清土地出讓金,侵害了國家利益,依法發出檢察建議,建議長壽區國土房管局依法積極履行催繳國有土地出讓金的法定職責,督促該公司及時繳納拖欠的土地出讓金,最終將欠款收回。

辦案檢察官秦玉勇坦言,儘管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辦案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檢察干警對土地出讓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土地使用權公益訴訟辦案等知識儲備不夠;信息溝通不暢,檢察機關內部協作有待加強。

“行政公益訴訟直接涉及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加之該制度尚屬起步階段,因此需要行政機關更多的理解配合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周其維說。

加強與行政部門協作是方向

長壽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周紅說,為解決這些問題,對外,長壽區檢察院向區委、區人大、區政協報告,向相關行政執法機關通報,積極爭取支持,確保專項行動各項要求和措施落到實處;對內,制定協作配合實施辦法,建立線索雙向移送制度等4項內部協作機制。

江津區檢察院則整合內部資源,建立健全線索移送、辦理機制,與區法院、區國土房管局等20家單位聯合會籤《關於在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與配合的意見》,對線索移送、案件調查、信息共享等作了細化規定,形成公益保護合力。

近日,重慶市檢察院與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等三部門分別會籤《關於在公益訴訟工作中加強協作的意見》,標誌著重慶市首個針對公益訴訟的跨部門協作機制正式誕生。

重慶市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處長朱剛說,因侵害對象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和非唯一性,公益訴訟線索獲取難、取證難、專業性強、成本高等問題,一直是檢察機關司法實踐中的難點。

“不論是提出訴前檢察建議還是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目的都是促進行政機關依法正確履職,依法解決侵害公益的突出問題。”重慶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梁田說。

來源 | 重慶檢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