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爲勝,卻爲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趙雲是蜀漢集團的名將,其膽略智謀都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但是趙雲一生沒有斬殺過成名的將領,在蜀漢集團的地位也沒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魏延的地位高。趙雲最大的官職就是鎮東將軍,雖然三國演義中趙雲身列五虎上將,但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劉備並沒有封五虎上將。

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為勝,卻為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所以實際上趙雲的地位可能次於其他幾人,這是因為趙雲一直以來都是劉備的貼身護衛,很少有機會自己統領兵馬征戰。而且古時也有內臣職位不能過高的慣例,這就導致趙雲無論在戰功上,還是在職位上都沒有關張馬黃那麼顯赫。但是趙雲卻在蜀漢集團幾次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是一名敗中取勝的常勝將軍。

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為勝,卻為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第一次敗中取勝自然是長坂坡之戰。當時荊州的劉表剛死,次子劉琮即位。可是這個小孩子受不了別人的蠱惑,還沒當兩天荊州之主便投降了曹操,這把劉備差點兒坑死。等劉備知道消息,曹操大軍已經到達宛城,劉備慌忙攜民逃亡。

曹操率騎兵緊追,兩軍在長坂坡發生大戰,劉備被打得很慘。部隊輜重損失慘重不說,兩個老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全部在戰亂之中走散。趙雲見此,單騎突入曹軍,硬是在亂軍之中找到了甘夫人和劉禪,並把她們帶了回來。雖然七進七出可能是演義中的戲說,但是殺回曹軍又突出重圍,救回幼主,這可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事。在數千騎兵中殺個來回可比斬一員名將難度大多了,由此也可見趙雲的本領,趙雲也因這一次戰役揚名天下。

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為勝,卻為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第二次敗中取勝是漢水之戰。劉備攻打漢中歷經兩年時間,把家底兒都快拼光了依然拿不下漢中。雖然定軍山之戰黃忠斬殺了夏侯淵,但是魏蜀僵持的軍事態勢一時仍然難以轉變。蜀軍這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兵員補充和後勤保障都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劉備不敢貿然開戰,只能咬牙堅持,按兵拒守。

黃忠當時和趙雲在一起,看見曹操北山運來大量的糧食,黃忠建議去劫糧,趙雲也覺得可行,便和黃忠定好行動方案實施劫糧行動。誰知黃忠去劫糧卻遭到了曹操的埋伏,趙雲及時趕到從曹操的重圍之中救出了黃忠。曹操緊追,趙雲又讓營內所有士兵藏起來,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為勝,卻為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曹操擔心有埋伏不敢輕進率軍撤退,就在曹操撤退的時候趙雲率軍追殺,大敗曹操。一戰扭轉了蜀魏僵持的態勢,劉備得以攻下漢中,趙雲這一戰可以說是救了整個蜀漢集團。要是漢中戰役劉備失敗,能不能形成三足鼎立那就難說了。單從戰術上來說,蜀軍一度陷入劣勢,黃忠被圍,敗象已露。可是趙雲硬是在敗中求勝,憑藉膽量和謀略轉敗為勝,劉備在視察戰場時也不得不驚歎:“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雲一生中數次反敗為勝,卻為何一直名氣地位不如關羽張飛?

第三次敗中取勝是箕谷之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趙雲作為疑兵在箕谷牽制曹真,成功將魏軍主力吸引到了箕谷谷口一帶。後來馬謖丟了街亭,諸葛亮不得不倉促撤兵,趙雲的疑兵之計也暴露了,曹真開始主動進攻。趙雲讓主力先行撤退,自己帶少量人馬斷後,最後以極少的損失撤出了戰場。諸葛亮對趙雲在此戰中的評價極高,雖然北伐沒有成功,但趙雲沒有使箕谷之蜀軍受到損失也算是大敗之中的勝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