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的記憶(六)

泰安的記憶(六)

大車檔南起財源街,北通財西街,總長度也就一里多地。不往很久以前追述,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據說聚集著很多大車店,南來北往的客商雲集於此,主要是客棧馬車店一條街。客商旅客們在此打尖住店,停車歇馬,做好準備才會向東通過大關街直接進泰安城。在老夏的兒時的記憶力,這裡每兒舍是相當的繁華。在每兒舍,晚上出門路燈是很昏暗的,而到了大車檔這個地方就完全不一樣了,各個店鋪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當然,到了八十年代住店的不多了,而大車檔一個最吸引人的地方無疑就是大眾電影院。每天晚上這裡都聚集著來看電影的人們,沿街全是兜售著各種的瓜子,汽水,冰糖葫蘆的商販,還有門口好幾家的烤地瓜攤子。

記得當年,二爺爺就在大車檔的一家小賣部裡上班,老夏經常會跑到小賣部裡,一個是看來來往往的人群,一個呢就是看小賣部貨架上那形形色色的商品和點心。那時候的櫃檯可不像現在是玻璃透明的,就是個水泥壘砌起來的石頭臺子,上面有檯秤還有記賬本。水泥櫃檯很高,所以小孩子只能扒著臺子邊沿,翹著腳尖往裡觀看。每兒舍,售貨員就坐在櫃檯裡面,顧客不張嘴買東西,售貨員是一句話也不搭理你。所以,在每兒舍,營業員是個很高尚的職業,大家都覺得幹這個很有面子,重要的是還能天天和這些稀有的商品打交道。要知道,在每兒舍,買什麼東西,光靠錢卻沒什麼票是根本白搭的。所以,像什麼糧票,油票,布票,副食票,雞蛋票等等等等是很緊俏的東西。點心呢也是很精心的用細草紙包裹起來,然後綁上十字形的小草繩,提留著出門很有面子。當然點心遠沒有現在品種齊全,有桃酥,長壽糕,麻圓,江米條,炒糖果還有蜜三刀等幾個種類吧。但是每兒舍的老味道,現在再好的點心店也做不出來了。二爺爺的這家小賣部當年是公社的集體商店,後來改成了遊戲廳,再後來改成了洗頭房,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大車檔是一條純青石板鋪就的道路,路面相對來說很滑,和現在的什麼這古城那古巷基本都是一個味道。白天大眾電影院也播放電影,但是人比較少,所以小商販們也很少出來。而一到了傍晚,那不一樣了,突然就全都冒了出來。“橘子汽水,奶油冰棍...”“烤地瓜,新鮮出爐的烤地瓜啊。”“冰糖葫蘆哦,山楂串哦...”叫賣聲那也是此起彼伏,那也算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了。

大眾電影院從早晨7點半就開始有電影了,一直到最晚場記得好像是晚上10點半,大車檔和財源街交界的地方還有露天台球案,來早了等電影的人們也可以挑幾把檯球打發時光,當然也有專門靠在那裡一天玩到晚的“職業選手”,當年那個挑臺主的遊戲到現在也是記憶猶新,誰打贏檯球的老闆就可以免費玩一場,所以當年的臺主們沒兩把刷子是死活不敢擺檯球案的。每場電影結束後,工作人員都會進行清場,所以想再看一遍的辦法就是在散場之前就趕緊躲進廁所或者某個牆角旮旯隱藏起來,等清場結束再堂而皇之的進去再看一場,但多數時候就只能是站著看了,因為那個時候電影太受歡迎了,不止有坐票,影院也會賣站票,和現在坐火車一個樣。在影院的東側是劇院的一個小門,到九十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有月票了。買一張月票可以看一個月,而且這個票還不用剪票。於是,我們這些孩子們就想出了一個逃票的高招。進去一個就到小門處把月票遞出來,如此反覆,一場電影憑一張月票就可以進好幾個人了。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幾次逃票經歷了。雖然不光彩,但是現在想來的確是一個很驚險又好玩的回憶。說實話,逮住真了不得!

八十年代的大車檔可以說是財源街及附近居民歡樂的聚集地,而到了九十年代,這條街就成了另類的歡樂聚集地。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一大片洗頭房如雨後春筍般的在財西街和大車檔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了笑迎八方客,滿意在泰山。於是,大車檔從一個老百姓聚集的歡樂海洋變成了談之色變的紅燈區。從此,這條街也因為禁忌逐漸淡忘在泰城市民的腦海裡,之後大眾電影院也徹底改成了夜總會,就是圖片中的“心靈之約”,再往後就期待財源門重新建成後是否能煥發當年大車檔的繁華局面了。

泰安的記憶(六)

泰安的記憶(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