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的設立會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何種影響?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同意設立西湖大學的文件。作為非營利性的高等學府,西湖大學由浙江省統籌管理和指導,將聚焦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堅持發展有限特色學科,注重學科深度交叉融合,著力培育拔尖創新人才,致力於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

我國民辦教育發展正處於重要發展期,這會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何種影響?

關注辦學制度改革

有一些輿論認為,西湖大學的建設,對民辦教育來說,是具有“拐點”意義的大事,可以有力改變民辦大學“低層次”辦學的形象,也為民辦學校辦學探索出一條可以複製的發展道路。

熊丙奇表示,2010年國家頒佈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一直在進行改革,但是,大多數公辦院校在推進去行政化、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改革方面,受到來自現實辦學環境的阻力。

此前的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民辦大學辦學制度改革的一項嘗試,在辦學多年後,目前整體的辦學模式和其他傳統公辦學校並無多大不同。熊丙奇認為,“相對而言,民辦大學由於辦學經費來自企業、社會募捐、學生學費,有更大的財政獨立性,在探索教育改革方面,會有更大的靈活性,

因此,如果學校辦學能凝聚一批有教育理想和學術理想的人士,更有可能獲得改革的突破。”

西湖大學採用基金會籌資的辦學模式。熊丙奇認為,這一辦學模式值得關注。“發達國家的民辦大學,採取的大多是基金會辦學模式。具體來說,就是所有舉辦者的經費和辦學收入都進入基金會,由基金會舉辦大學。這和直接由企業或個人出資舉辦大學是不同的。採取基金會辦學模式,有利於保證民辦學校的非營利屬性,以及辦學自主權。而加強辦學自主權是民辦學校響應辦學制度改革的積極意義之一。”

“在辦學制度改革方面,西湖大學的探索,對所有選擇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民辦校舉辦者,包括大學以及中小學都將有啟示意義。”熊丙奇說。

西湖大學的設立會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何種影響?

西湖大學效果圖

去行政化的期待

熊丙奇認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仍舊是“去官化,去行政化”。“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民辦大學也同樣需進行去行政化、去功利化的改革,這需要政府部門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給大學更大辦學自主權,同時,大學要建立現代治理結構,推進學術自治、教授治校。”

西湖大學提出,將按照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努力構建完善的治理體系。學校設立董事會,校董會作為最高決策機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長執行董事會決定,負責學校日常管理。同時設立監事會、顧問委員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等,按照章程和相關規定開展活動,形成董事會和校長依法行使職權、教師治學、民主管理、社會參與的大學治理體系。同時,學校將依法設立中共西湖大學委員會,黨委書記通過參加董事會、校務委員會,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

從上述治理體系來看,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是建立民辦大學的題中應有之義。“能否切實落實下去,將是我國未來民辦大學建設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需要長時間積澱

“民辦大學當然應該大力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沈保根告訴《中國科學報》,但我們應當注意的是我國現階段民辦大學的發展和積澱並不充分

根據媒體報道,西湖大學的辦學經費來源主要為舉辦者出資、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渠道,日常運行經費主要由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沈保根提示,資本是一所好的民辦大學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建設一個好的民辦大學和一個好的公立大學在要素上應該是一樣的。除了資本,要靠一定的文化、理念、價值觀和積澱。”

關於師資力量和待遇,沈保根認為,引入民間資本提高研究人員和民辦高校教師的待遇是無可厚非的。“讓科研人員生活有尊嚴,把精力放在做研究上,這個方向是對的。但是,待遇提高了,學校不一定能辦好,最終反而有可能打亂正常的學術生態。”

“不管民辦大學還是公辦大學,培養人的目的是一樣的。”沈保根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民辦大學也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和積累。發展民辦大學需要有一些民間資本投入到教育上,培養更多的人,為前沿科學研究的進展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作貢獻。”

沈保根認為,總體來說,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是好事,但“做事情要實事求是,紮實求實”。沈保根強調,“不能太著急”

此外,“民辦大學也應該被納入到國家整體高等教育的考慮當中,要有正確的方向和價值觀。讓我們的教育系統在一定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使民辦大學在可預期的未來培養出優秀的博士生、碩士生,乃至本科生。”沈保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