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征點時隔7年再調整!這次你交多少錢?

個稅起徵點時隔7年再調整,此次除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以外,還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今天給大家分享“個稅起徵點時隔7年再調整!這次你交多少錢?”,一起來看看。

此次除起徵點提高至每月5000元以外,還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至於落地時間,從2011年調整來看,當時2月份提出的調整個稅徵收方案,3月通過草案,4月提交初審,6月二審通過,並於9月1日正式施行。所以此次調整,預計也將在下半年中落地。

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 算算你能少交多少錢。

對個人月應納稅所得額原先在3500-5000元之間的人而言,受益將是最大的。

對收入較低地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影響並不是很敏感。

如果個人起徵點上調後,導致納稅間斷,可能會影響後續搖號購車。

個稅改革一直是廣大老百姓關注的重點,據相關報道稱: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這將對大家產生多大影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01個稅免徵額標準提高,個稅繳納將節省多少錢?

在個人所得稅稅率方面,我國實行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區間對應不同的稅率,稅率最低檔為3%,最高檔為45%。稅率具體如下表所示:

個稅起徵點時隔7年再調整!這次你交多少錢?

如果個稅免徵標準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慮月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不變,則個人將少繳納個稅45元,即(5000-3500)*3%。對於個人月應納稅所得額原先在3500-5000元之間的人而言,受益將是最大的。

02個稅免徵額標準提高,對不同地區的人員影響不同

根據公式:個人所得稅=(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免徵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各地工資收入水平不同、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不同,也會影響個稅改革後的稅後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