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就!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就!

《華嚴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即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聖嚴法師說過:“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善法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就!

《金剛經》雲:“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修行不可執著於名相,不要排斥否定任何一個法門。佛菩薩與祖師大德們,創出無數法門,以應無數不同根性的眾生,正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就。”

星雲大師說過:“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裡去冥思苦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觀鼻,鼻觀心的自我獨居;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誦經,持咒,唸佛,參禪。如果天天誦經拜佛,卻是滿心的貪嗔愚痴,自私執著,不如法的修行,如何會有如法的結果?”

因此,修行很重要,修心更重要。行正而心不正,有外無內,這就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修行,也能修心,內外如一,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則必能“凡事皆辦,凡修必成。”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成就!

所以說,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如果尖酸刻薄,無信無義,無道無德,慳貪吝嗇,陰謀算計……這些品德上的缺點不能去除,就如同碗盤未洗,骯髒垢穢,如此怎能用來盛裝美味的佳餚供人食用呢?

所謂“人成即佛成”。娑婆世界中的修行,就是要讓自己做人無愧於天理,不負於人道。為人誠實守信,孝順父母,忠於朋友。不斷的累積功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慢慢的我們就可以做到“境隨心轉”。這樣一來,無論我們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最終點亮自己的心燈,驅散黑暗,照亮人生,功德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