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编一个柳筐需要多少道工序?”来自阿塞拜疆的留学生林楠向临沭金柳公司一位正在编柳筐的工作人员问道。“先打底,再编帮,把柳条交错地盘在模子上。”工作人员耐心回答,并让他试一试。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细软的柳条在手指间翻飞,一圈一圈牢固地缠在搭好的铁架上,一层层地打底,柔软的柳条经过层层叠叠加固,变得坚韧,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下,林楠很快就编好了一个精致的收纳盒。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临沭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麻布包、木刻饰品,以及其他工艺品深受留学生的欢迎,来自巴基斯坦的刘俊对精美的手工艺品爱不释手,一件件拿起来端详。“这么精美还很便宜,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他竖起了大拇指,对临沭工艺品赞不绝口。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据了解,临沭县先后荣获“中国白柳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省条柳编制品产业基地”“中国柳编之都”“国家级出口柳编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据介绍,截至到2017年,柳编文化产业扶贫加工点达到300多个,带动2万多农民就业,覆盖贫困人员3240人,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

小柳条编出大产业 留学生赞叹临沭传统手工艺

一根柳条写出来的大文章,不仅承载了近千年的编织文化,更是帮助普通百姓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在手指翻飞间,获得了近百名留学生的连连称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