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大限四大高返平台悉數倒下 中國式「麥格芬」意在主動引爆

無論“6·30”徹底清零時間是否會得以延遲,一批從事龐氏遊戲的互金機構顯然已以此對錶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630大限四大高返平臺悉數倒下 中國式“麥格芬”意在主動引爆

6月30日,一個被中國不少光速成長的網貸和基於網絡理財平臺視為告別的日子,正在進入倒計時。

所謂“6·30大限”,指的是有關部門發佈的《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下稱29號文)中關於各互金平臺在今年6月30日前將各自違規業務徹底清零的要求。

按照最新進展,市場人士普遍判斷,由於負責該項工作的主管機構思路已發生微妙調整,部分完成自查工作的平臺迄今未能完成備案,所以,原來必須於6月30日完成的上述工作將大概率延後。但就像希區柯克最樂衷於的“麥格芬”——儘管並不存在,卻足以令參與劇情的每個人物為之奔命;至於觀眾,更多看到的則是魔法棒操控下接二連三的驚悚情節。

事實就是如此。

在這個日子到來之前,此前並稱為高額返利“四大金剛”的唐小僧、錢寶網、雅堂金融以及聯璧金融似乎悉數“擇日而亡”。而與此同時,與唐小僧、聯璧金融同處上海的網貸平臺管家金服亦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法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拘留,公司業務運營進入非正常狀態。

據瞭解,管家金服與唐小僧、聯璧金融同屬高額返利模式,只不過規模相對較小。就在發佈上述公告前不久,管家金服還在各大返利平臺做廣告。

“高額返利”、“愛投廣告”、“6·30大限前爆雷”,相同的關鍵詞足以將這些前赴後繼出事的互金平臺串聯在一起。也正是如此,為關注者找尋背後隱蔽的規律提供了極富價值的線索。

高返龐氏怎相連

四大金剛中緊跟唐小僧爆雷的,是聯璧金融。

據悉,負責聯璧金融運營的是上海聯璧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被業界所熟知是緣於其與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通過電子產品的“零元購”大量引流。由於涉及“引誘消費者購買高風險金融產品”,早在2017年淘寶和閒魚就已將“斐訊”列入禁止搜索詞。當然,這並不能阻止某些趨之若鶩的“淘金客”。

漫天廣告,以及通過購物消費大量引流,並不只是聯璧金融獨享的模式。此前爆雷的唐小僧也有“趣撩”和“享多期”等幾款產品與聯璧金融的消費引流相對應。箇中的差別只是聯璧金融更為專一,集中在電子產品特別是斐訊的路由器上。

戲法人人會變,卻也萬變難離其宗,“趣撩”和“享多期”位於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旗下平臺,而聯璧金融被指與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同樣關係密切,股東交集明顯。

當消費者或者廣告受眾被吸引之後,前者手中的資金就落入了早有目的者框定的版圖,並且在高額返利的誘惑下,一步步走向共同的命運。

對於一般投資者,這道“高返”殺傷力極其驚人。有分析人士表示,包括利息、贈品、返現等在內,“四大金剛”綜合返利均可以達到15%至30%,這明顯已不是正常的資金收益水平。

更重要的是,接近於直銷和促銷的“人頭紅利”,往往令一些投資者在自身嚐到高返的收益後一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一方面又呼朋喚友。上述高額返利平臺對蜂擁而至的資金來者不拒。而能維持高額返利和本金給付的途徑並不多,龐氏遊戲至此閉環。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對投資理財行為作出警告:“保證6%以上回報率的就別買,那是騙子”。反觀唐小僧、聯璧金融、錢寶網、雅堂金融等高返平臺,比“保證”更具殺手鐧效應的,是投資者在到期之前還可拿到超過6%的返利收益。

可惜,所有遊戲都有結束的一天。

6·30為何成大限之期?

高返平臺的行跡並非一無漏洞。

儘管在6月20日投資者無法提現進行舉報後辯解為“遭遇擠兌”,並聲稱會配合相關監管部門積極妥善解決問題,但聯璧金融仍沒有逃掉被立案調查的結局。上海市松江公安分局6月23日下午發出通報:近日,上海公安局松江分局陸續接到群眾報案,稱上海市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涉嫌違法犯罪。松江警方已依法立案偵查,目前,張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從出現問題到被立案調查,前後相隔不足三天,聯璧金融所涉及的問題顯然不會只有“遭遇擠兌”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