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徐達打到城市副中心通州時,元順帝扔下97年的元朝歷史和建設得還算不錯的元大都,向北逃回草原去了。金代末年,也不是不想回東北老家,只怪蒙古人掐斷了京津冀的出關路線,才不得已向南方討生活。

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回到1911年的大清朝,武昌起義之後,攝政王載灃火線提拔遠在河南的袁世凱回京組閣,有一幫人很不高興,正是滿清親王和貴胄們,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他們。眼睜睜看著南北議和,聽著共和制度的腳步越來越近,為了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不落入袁世凱和民國之手,決定成立“宗社黨”,建黨方針就是挑頭轟袁世凱下臺,再與南方革命黨死戰,打不過也沒關係,大不了出山海關,回到東北的“龍興之地”。

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可惜那塊龍興之地,並非一塊流淌著奶與蜜的土地,剩下的只有血與火倒是真的,一是經過日俄戰爭的摧殘和爭奪,早已衰敗不堪,另則經過清末多年的闖關東實踐活動,漢人成了這片土地的事實上的主人,基本盤都沒了。

基本盤在哪兒?大部分都在京城呢,從乾隆時期開始算,八旗鐵騎失去戰鬥力已近200年,每月只有發餉那天來精神,其他時間沒人賣力氣。

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宗社黨人中,唯有領袖良弼最賣力氣,手頭也有點人馬,可惜老天也幫袁世凱,沒過多久,良弼就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剩下的幾位沒膽的沒膽,沒人的沒人,也沒人提殺回東北老家這茬了。真要是殺回去,又有幾個鐵桿的追隨者呢?京城的家底怎麼辦,土地、宅子、財產、父母、妻兒,有幾樣兒能帶回老家?

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剩下的善耆、溥偉與日本人勾結,從1912年6月開始,嘗試著組織“勤王軍”,配合日本的“滿蒙獨立運動”。9月20日,善耆意欲起事,所購買的47車軍火在運輸途中被奉系軍閥吳俊升截獲並收繳,行動流產。1916年3月,宗社黨“勤王軍”再度招兵買馬,在遼南等地招降納叛,醞釀起事。後來因為袁世凱死,段祺瑞上,日本對華政策轉變,遂遣散勤王軍而再度流產。

清王朝走向滅亡之際,宗社黨人在東北的最後努力

日本人拉溥儀去東北偽滿洲國當皇帝之前,宗社黨的恭親王溥偉幾乎提前登基“明光帝國”皇帝,因為他影響力太小,再加上後來日本人成功的拉來了溥儀,才使得溥偉沒當成“偽末代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