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 他寫下3000萬字讀書心得

55年 他写下3000万字读书心得

趙洪忱老人正在寫讀書筆記

他叫趙洪忱,今年81歲。從1962年參加工作開始,就一心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55年來,他寫下了思想心得筆記3000萬字,在三四十本的心得筆記中,老人不僅記載了黨經歷的所有歷程,也記載了一名黨員55年裡對黨的無限忠誠。如今,已是81高齡的他,每天還堅持寫讀書心得3000字。

趙洪忱的屋子整潔乾淨,最醒目的就是衣櫃上方整齊擺放的幾大摞讀書心得筆記,這些筆記本封皮各異,大小不一,其中一部分紙頁都已經泛黃,字跡也變得有些模糊。

翻開一本日記,扉頁上寫著1978年1月6日,下面的標題是《增強生產,厲行節約,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基本原則》,而每一本日記的扉頁上都標明瞭第多少本,此本多少字,一看就能感知老人的用心。

心得寫了55年

六十年代,家裡住的是平房,沒有寫字檯,趙洪忱就等家人睡覺了,自己拿個小板凳,坐在鍋臺邊上,一邊看書一邊寫思想心得。條件稍好些時,轉到炕沿邊寫。直到今天,他挪到床沿上寫,這一寫,就是55年。

“從接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開始,我就堅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句話。做夢都想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黨員隊伍中的一員。”他從參加工作開始,年年被評為勞動模範,20年後的1982年,他如願以償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如今,老人在回憶入黨時還是那麼激動,他說:“當我舉起右手,莊嚴面對黨旗宣誓的那一刻,我就下決心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起到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生活中的理論專家

趙洪忱退休前,一直是牡丹江機車廠的職工,由於他熟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黨性觀念強,還每天堅持寫讀書筆記,很快,便成了《汽笛報》特約通訊員,經常給政治理論版面撰寫文章。

在堅持寫讀書心得這方面,女兒非常支持,不僅給他買來一大摞筆記本,只要他需要的理論書籍,不管多貴,都會不遺餘力地想辦法買到,實在買不到,就託朋友和同學出差的時候,到北京和上海等城市新華書店買。

趙洪忱手裡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說:“這書是我女兒在新華書店給買的,總書記講話高屋建瓴,給中國指明瞭方向!”

現在,趙洪忱每天堅持學習2至3個小時,每天寫心得筆記3000字,完不成任務不出家門。他說:“我一直會堅持下去的,雖然年齡逐年大了,但思想不能滑坡退步,而要不斷加強學習,用行動影響身邊的人。”

離休不離黨

只要有關黨史、建國史的展覽,老人只要方便都要去。“我現在人退休,但思想不能退休,要做到離休不離黨”。本著這一信念,退休以後他也沒有間斷理論學習,除了堅持每天收看新聞聯播,關心國家大事外,他又通讀《毛澤東選集》、《鄧小平理論》、《胡錦濤文選》、《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並讓女兒幫忙蒐集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本。

機車東社區書記周瑩說,當年機車廠退休後的黨員有500多名,經過趙洪忱的努力,把這些黨員都組織到一起,大家一起過組織生活和民主生活,他還給上黨課,傳達黨中央的新精神、新政策。有行動不便的黨員,他主動替他們交黨費,過年過節還到家中走走看看。

義務“校園護衛隊”

他經常對身邊的老黨員說:“咱退了也不能脫離社會,要儘自己的能力為社會做些貢獻。”在東華小學校門口,趙洪忱每天雷打不動地一件事兒就是準時在孩子放學時,來到學校門口,戴著“校園護衛隊員”的紅色臂章,協助管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在指定區域等待學生,而且,他已經堅守了20年。如今,“校園護衛隊”已經成為東華小學校的一道風景。當孩子們親切地叫他“趙爺爺”、家長們微笑向他致意時,他都會感覺自己能在晚年發揮點餘熱,仍然是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每當有為災區捐款活動時,他都會積極參與。如今他組織多名黨員,成立了社區義務監督員,協助監督社區物業搞好環境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