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最後的「吶喊」——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最後的“吶喊”——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崇禎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崇禎在平臺召開會議——第四次會議。崇禎在平臺召見袁崇煥一共四次:第一次,他提拔袁崇煥,袁崇煥很高興;第二次,他脫衣服給袁崇煥,袁崇煥很感動;第三次,他抓了袁崇煥,袁崇煥很意外;第四次,他要殺掉袁崇煥,袁崇煥不在。袁崇煥雖沒辦法與會(坐牢中),卻毫無妨礙會議的盛況,參加會議的各單位有內閣、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五府、六科、錦衣衛等等,連翰林院都來湊了人數。人到齊了,崇禎開始發言,發言的內容,是列舉袁崇煥的罪狀。主要包括給錢給人給官,啥都沒幹,且殺掉毛文龍,放縱敵人長驅而入,消極出戰等等。講完了,問:“三法司如何定罪?”沒人吱聲。弄這麼多人來,說這麼多,還問什麼意見,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於是,崇禎說出了他的裁決:

依律,凌遲。

袁崇煥最後的“吶喊”——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現場鴉雀無聲。袁崇煥的命運就這樣確定了。他是冤枉的。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兇手。溫體仁、周延儒未必想幹掉袁崇煥,崇禎未必不知道袁崇煥是冤枉的,袁崇煥未必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死。但他就是死了。很滑稽,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滑稽。袁崇煥被押赴西市,行刑。或許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死,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著許多或明或暗的規則,必須適應,必須放棄原則,背離良知,和光同塵,否則,無論你有多麼偉大的抱負,多麼光輝的理想,都終將被湮滅。袁崇煥是不知道和光同塵的,由始至終,他都是一個不上道的人。他有才能,有抱負,有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彰顯自己的個性,如此而已。那天,袁崇煥走出牢房,前往刑場,沿途民眾圍觀,罵聲不絕。他最後一次看著這個他曾為之奉獻一切的國家,以及那些他用生命護衛,卻謾罵指責他的平民。傾盡心力,嘔心瀝血,只換來了這個結果。我經常在想,那時候的袁崇煥,到底在想些什麼。應該很絕望,很失落,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負才能被瞭解,或許永遠也沒有那一天,他的全部努力,最終也許只是遺臭萬年的罵名。 然而就在行刑臺上,他念出了自己的遺言: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這是一個被誤解、被冤枉、且即將被千刀萬剮的人,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留下的詩句。所以我知道了,在那一刻,他沒有絕望,沒有失落,沒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兩個字——堅持。一直以來,幾乎所有的人都告訴我,袁崇煥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我看來,他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事——堅持。蠻荒之地的苦讀書生,福建的縣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堅守孤城的寧遠道,威震天下的薊遼督師,逮捕入獄的將領,揹負冤屈死去的囚犯。無論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終堅持。或許不能改變什麼,或許並不是扭轉乾坤的關鍵人物,或許所作所為並無意義,但他依然堅定地,毫無退縮地堅持下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沒有放棄!

袁崇煥最後的“吶喊”——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