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均貨量8萬噸、快遞1000萬票!安能的「小目標」能達成?

“快運業務,2018年達到3.4萬噸/天,2019年6萬噸/天,2020年8萬噸/天;快遞業務2018年達到300萬票/天,2019年600萬票/天,2020年1000萬票/天。”在6月30日召開的2018安能全國網絡大會上,安能集團執行總裁祝建輝樹立了快遞挺近千萬俱樂部、快運打造成世界上最大快運零擔網絡的目標。

2020年日均貨量8萬噸、快遞1000萬票!安能的“小目標”能達成?

安能集團執行總裁 祝建輝

從2010年起步時,安能只有50名員工和4條營運班車線路,到如今210個分撥中心、4000多條卡車線路及近1.7萬個網點,日均貨量超過3萬噸;2016年年底起網的快遞業務,今年第二季度達到日均130萬票……

安能的發展速度無疑是驚人的。但是這與2020年快運零擔8萬噸/天、快遞1000萬票仍有不少的差距。安能的“小目標”能達成嗎?如何實現?

秦興華的“三字經”

過去的8年,至少從發展速度來看,安能無疑是成功的。

總結過去八年快速發展的原因,安能總裁秦興華歸納了3個關鍵詞:信任、聚創、毅行,同時也是構成安能“能文化”系統的核心要素。

在秦興華看來,過去的八年安能之所以能夠取得高速成長--

首先是聚創,在於全體安能合夥人能夠在安能的這個平臺上聚集起來,共同創造財富。

2020年日均貨量8萬噸、快遞1000萬票!安能的“小目標”能達成?

安能集團總裁 秦興華

其次在於信任,基於彼此信任,大家才能聚集在一起默默耕耘、堅持,為實現千億夢想而默默奮鬥。

三是,毅行。秦興華不無動情地表示,真正能使企業做成功的則是那份“堅毅”,創業特別是做一件偉大的創業夢想,沒有堅毅的信心和信念是不行的,半途而廢是行不通的;創業是一場馬拉松,只有堅持、堅持、再堅持。而這份堅毅的心慢慢轉化為全體安能人骨子裡的“毅行”文化。

安能的“三架馬車”

在過去年8年裡,安能圍繞規模為王的發展戰略,基本完成了快遞-小零擔-大零擔-整車等全公斤段的產品佈局,不僅擁有規模領先的零擔網絡,2016年起步的快遞網絡,還擁有了龐大的單體車隊--安能運力平臺。

伴隨著時效產品定時達、重量產品普惠達的全新推出,安能快運已經擁有了mini小包、普惠達、定時達、標準快運等多維度產品,為達成2018年日均3萬4千噸的貨量奠定堅實基礎。

在快遞方面,今年以來,安能快遞對旗下產品做了全新規劃與部署,在E3(0-3 kg)、E10(10-20kg)、E20(20kg+)等基礎產品上,升級了時效產品當日達、次日達、隔日達,以及果然系列特色產品,主打水果及農產品市場。

安能快遞負責人劉金祥在會上表示,隨著快遞產品的全新規劃,安能快遞在0-30kg公斤段與同行相比具有較大優勢,日均票件量同比增長492%。

在運力方面,安能整車運力平臺成立短短4年時間迅猛發展,年符合增長率達到83%。目前自有車輛5000多臺,單車年運費收入110萬元,線路條數8000多條,日運行里程150萬公里,可繞地球37圈,可提供整車運力、甩掛、甩箱、托盤運輸等多種產品服務以及完善的增值服務。

效率提升的“三重奏”

安能的“小目標”是什麼概念?以快遞的1000萬票/天的目標為例,在2017年,上市的“三通一達”、百世和順豐中,除順豐外,日均票量都達到千萬件--2017年中通完成62.2億件、圓通50.64 億、韻達47.2億件、申通38.98億件、百世快遞37.7億件。

在安能方面看來,如果說以信任、聚創、毅行為核心的能文化系統,支撐起所有安能未來實現千億營收的基石,那麼效率則是安能實現“小目標”的核心。

“唯有‘效率’,方可讓安能在既有的規模上不斷壯大,未來的安能,要做商業流通領域最有效率的連接者。”祝建輝如是說。

祝建輝認為,安能要在“車、場、人”三方面提升效率:

2020年日均貨量8萬噸、快遞1000萬票!安能的“小目標”能達成?

在車輛方面,通過點點直達、托盤運輸、重拋搭配、快慢搭配、中軸汽車等方式,降低車輛成本,提升運行效率。

以托盤運輸為例,採用17米5飛翼車廂、用油叉裝卸;運輸由整託運輸代替單件,這不僅能節省車輛採購,還能節約短線運營成本。

具體來說,以蘇州、高港、崑山和常州四地分撥中心為例,各分撥之間單點發車,在原來的模式下,四地車線共計需要16輛9米6貨車,行駛里程近5000公里,16名司機。

托盤運輸的新模式下,只需要6臺17米5的車,行駛里程縮減至1740公里,只需6名司機。

兩者相比,高下立判--節省車輛採購費用234萬元,減少油費1.4萬元,少支出司機工資6.8萬元。

在場地方面,通過分時操作、多功能倉庫等手段,降低倉庫邊際成本提升倉庫週轉效率。

在原場地作業模式下,場地操作高峰段集中在21點至次日5點,時長8小時,用於操作“定時達”和“標準快運”貨物。

而通過場地分時操作,可以延長場地使用時長8小時,在相同面積下操作貨量翻一番。

在人效方面,加大引入智能分揀線、托盤運輸、無人叉車等先進化設備,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人均效能。

以無人叉車為例,可以減少人工,延長操作時間。

當然,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智能科技的助力,此次大會上,安能首席科技官郭凌峰介紹到,安能科技將專注網點生態、運營綜合效率以及客戶服務體驗方面的提升,同時將繼續加大對指環掃描、無人車、AGV等智能化設備的投入。運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技術賦能整體網絡,用科技創新和極致效率的追求贏得更多客戶的信賴。

“在未來5年,安能效率戰略主要是通過降低成本,降低服務價格,進而加速規模迅速壯大。” 祝建輝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