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影評專欄」於無聲處聽悲歌——《金福南殺人事件》影評

「原创影评专栏」于无声处听悲歌——《金福南杀人事件》影评

始於都市,終於都市。始於暴戾,終於淚水洗刷過的良心。

影片開頭出場的都市女白領鄭海媛是無數冷漠和戾氣的極端集合體。隨著童年好友、本片主角金福南的出現,她的這一特點被襯托得越發鮮明。

「原创影评专栏」于无声处听悲歌——《金福南杀人事件》影评

金福南以一個活潑開朗到有點“傻”的形象出現,她站在岩礁上對著好友鄭海媛的來船拼命揮手,黑黝黝臉上的笑容如這小島上的陽光一般燦爛。

「原创影评专栏」于无声处听悲歌——《金福南杀人事件》影评

然而除了金福南以外,島上的人們對遠道而來的鄭海媛並無善意,一方面是由於鄭海媛所代表的往事,一方面更是因為這種城市事業女性的身份與島上根深蒂固的極端男權傳統形成極大衝突。

日夜忍耐肆意的毆打、強迫、辱罵,金福南依然任勞任怨——即使所有功勞都要歸屬於島上為數不多的幾個男性。

「原创影评专栏」于无声处听悲歌——《金福南杀人事件》影评

“女人就是不行。”島上的大姑姑總是這樣說。

金福南是一位母親。她盼著女兒能夠好好生活,能夠有讀書的機會,離開這個地方。這當然也不會為島上的人們所容許。可是畢竟,女兒就是她的希望,她認為通過自己的隱忍,可以為女兒爭取到片刻的安寧。

「原创影评专栏」于无声处听悲歌——《金福南杀人事件》影评

當親眼看到女兒終於也身落魔窟以至最終被摔死,金福南心裡的最後一點火焰也熄滅了。

然而對女性的同情與憐惜早已不會在這個孤島上萌生,無盡的壓迫和欺侮依然與日俱增。

終於有一天,當耳邊盡是欺侮者們享受的嘈雜舞樂,當豆大的汗珠連串落在只餘她一人的空曠田野上,堅忍的金福南也像受到了什麼感召似的,忽然直起腰抬起頭直視起熾熱的太陽。

四周一片靜寂,歌舞聲中的人們也停下歡樂的節奏看著她:這女人瘋了吧。

可是金福南說,她聽到了,她聽到了太陽對她的慰懷與啟迪。

她拿起鐮刀,用那些可悲可笑又可鄙可忿的螻蟻的血來祭奠了自己用悲苦的半生譜寫的無曲哀歌。

一曲唱罷,頭飛雪。

都說太陽與人心最難以直視。可是即使是那苦熱又焦灼的烈日,也不過是使人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辛苦過後,大半還是收成。哪裡比得上瞬息萬變的人心呢。

閨蜜鄭海媛和小姐也是片中的兩個重要形象。一個是自幼摯交被傾心相待,卻以冷漠回報生死一線的好友,一個是萍水相逢一語相托,卻盡其道義拯救危難中的同胞。一粒米,百樣人。

片尾鄭海媛回到首爾,撕開金福南從前寄給她卻從未被她打開過的那堆書信,字裡行間都是思念和求援。

鄭海媛躺下,畫面慢慢切回了她和金福南一起玩耍的童年,綠樹旁小溪邊的遊戲和諾言純真又堅定,她也許永遠無法理解,金福南為什麼會把這些當真這麼多年呢。

笛子斷成兩截,舊人陰陽兩隔,小島恢復了從無人聲的寂靜,一切故事到這裡彷彿都已經到頭了。

可是那無人吟唱的悲歌,依然在人們耳邊悠悠地迴盪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