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宋代周敦頤《愛蓮說》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夏日“荷”處去?

一場夏雨不僅帶來了涼爽,同時也帶來了絕色美景——夏雨荷。荷花“不肯嫁春風”,偏在夏日盛開,給炎炎夏季增添一抹別樣的風情。話不多說,跟著我一起去開封鐵塔公園裡遇見“夏雨荷”,去尋找哪個為蓮而生、為蓮代言的男人周敦頤,他從宋朝一直“活”到現在!那篇119字的妙文《愛蓮說》,勝似無數鴻篇鉅著。蓮花,一舉擊敗所有的草木之花。你的這一精巧安排,並非冷酷,而是昭告天下人:蓮天生為廉代言。你攜蓮站在巔頂之上,一茬一茬文字工,難以超越,惟有仰望。蓮花盛開時節,你在花間淺笑。凡是聽到你笑聲的人,才算讀懂了蓮和你……每一朵蓮花,釋放天下為公的清香,讓一顆顆私心蒙羞而退。你的蓮花,初心蕩漾,讓這個世界遍佈向上向好的和諧。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千古奇文如何寫就?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被後世尊為理學派的開山鼻祖。周敦頤早年喪父,後跟隨舅父鄭向生活在衡州(衡陽市)西湖鄭宅撫養。當時周敦頤十分喜愛蓮花,鄭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構亭植蓮。每年夏六月始花滿湖錦繡,故有“西湖夜放白蓮花”的典故傳世。蓮花香、淨、柔、軟、不可染的德性,自小就影響和陶冶了周敦頤的思想情操,為傳頌後世的《愛蓮說》之誕生奠定了基礎。周敦頤任合州通判五年,治績卓著。有一次,他對慕名而來的求學者講道:“一個人的愛好不盡一致……而我最愛蓮花,你看它處於淤泥而不被汙染,濯於清漣而不顯妖媚……”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身處宦海心如蓮花

周敦頤為官廉判明斷,政與學凸現,史上他和包公並列,是廉官文化的代表。為何周敦頤身處宦海,卻能清正廉潔呢?正如黃庭堅對周敦頤的評價“其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薄於繳福而厚於得民。”據史料記載,周敦頤在世57個春秋,其中31年在做官。周敦頤任桂陽(今湖南汝城)縣令期間,縣內政治清明,百業興旺,民情淳樸,政通人和。他為官清廉公正勤勉,治學精深嚴謹,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不但把汝城治理得井井有條、風清弊絕,更留下了千古名篇《愛蓮說》,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廉政精神,對汝城官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汝城自宋朝以來,出了十幾位立朝有聲的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成為汝城的人文特徵之一。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最有感覺的拍荷地

古人稱六月為“荷月”荷是六月“花盟主”,“六月賞荷”曾是古人過盛夏的一種風俗。攝影師們稱開封鐵塔公園為“最有感覺的荷花池”。 荷花,有蓮花、芙蓉、君子花、六月春、水芝等眾多豐富的名稱,其中以“荷”最久。為何稱“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賞荷要在夏日八九點鐘,那時晨光明媚,霧氣消散,水氣剛退,燥氣未足,最好。花瓣慢慢張開,飽滿張揚,肆無忌憚,香氣也純正。到了正午,光太強,花瓣要合攏了。第二天,如果天氣好,它可以再開,但無論怎樣,都不會達到前一天的水平,徐娘半老,不會再有十六歲的明眸。第三天起,它就要敗落了。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甘願扶持無私奉獻

泰戈爾說:“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的……”可不是,荷葉正是以它碧綠的本色襯托荷花的紅豔,讓荷花獲得“凌波獨葉紅”的盛譽;則以自己通過光合作用所得的養料供給蓮藕,使藕兒享有“根是泥中玉”的美稱。而自己卻默默無聞,與世無爭,把榮譽讓給荷花,又把享受送給蓮藕。甚至自己連最後剩下的殘體,留給了泥土,變成肥料,繁衍下一代。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紅花雖好,還須綠葉扶持。唐代李商隱的《贈荷花》詩,有力地印證了荷葉甘願扶持荷花紅豔的關係。“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盤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相映,翠減紅衰愁煞人。”看來,到了翠減紅衰,令人愁絕時,荷葉仍映襯著荷花,真乃君子之風度也!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最美不過並蒂蓮

有人說,人生是花,而愛便是花的密。在愛的長河裡,並蒂蓮給男女婚姻愛情,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開封鐵塔景區此時選擇舉辦七夕文化節恰如其分。晉樂府《青陽度》詠:“下有並根藕,上生並蒂蓮。”唐代王勃《採蓮曲》詩吟:“牽花憐並蒂,折藕愛連絲。”宋代李清照《瑞鷓鴣》詞:“誰教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明代蔣山卿《採蓮曲》雲:“搴花憐並蒂,拾予同愛心。”作者都採用了擬人的藝術手法,把並蒂蓮比作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侶,生動地突出了並蒂蓮的形象。原來,荷花在生長過程中,因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時常見到一莖雙花的並蒂蓮現象。然而,古代文人則抓住了這一自然特徵,詠詩賦詞,大肆渲染,並視其為吉祥物,常被冠以“嘉蓮”、“瑞蓮”之美稱。於是,民間許多有關荷花和並蒂蓮的愛情神話傳說,也就應運而生。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為蓮代言的宋朝男人:跨越千年未曾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