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地球知識局——小朋友不好當

NO.539-小朋友不好當

兒童節到了,孩子們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每到這個時候,有兩方觀點就會尖銳對立:在中國當一個小朋友,究竟是快樂的事還是痛苦的事?認為快樂的一方覺得,中國的商品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服務也正狂飆突進,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反方則認為,教育系統讓中國孩子過早揹負起了成年人也未必能承擔的學習壓力,學習讓快樂生活根本無從談起。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這本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有的行動派受到幻想和中介的鼓動,決意讓孩子長在國外。

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縱觀全世界小朋友們的生活,其實大家過得都不容易。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腐朽發達國家的“幸福”花朵

關於發達國家小孩子的生活有很多神乎其神的都市傳說,比如快樂教育、人權保護、家庭生活等等。這其中當然有很多觀察者提供的屬實的情況,但往往和真實情況還有區別。生活在發達國家環境下的孩子用我們的眼光去評價,還真未必個個幸福。

哭唧唧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比如中國人很關注的教育問題。

在傳說中,歐美國家的小朋友教育非常輕鬆,每天下午兩點下課,上課也經常是在玩中學,作業則是做一個三明治云云。如此生活,讓每天都在各種補課班之間奔波的中國家長替孩子好好羨慕了一番。

你們想象中的外國孩子學校生活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以德國為例,下圖是一所公立小學的上下課時間。可以看到,最後一節課下課的時候也已經快三點了,並沒有特別早。而且較早的放學時間是以犧牲午休為代價的。第四和第五節課之間的午休時間只有半個小時,對行動緩慢的孩子來說吃飯都不夠。

7節45分鐘的學習也不算少了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小學名義下課時間,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兩者的差別只在於中國小學還提供了晚託班,可以延續到五六點鐘。但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接送孩子的家長下班的時間。事實上,由於放學太早,很多德國孩子需要自己坐車和走路回家,其中有一定的安全風險。

而且這只是一所公立學校的課程安排,私立學校的教育時間和教育內容要遠遠更多,而階級分層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富人家的孩子受到更長時間的優質教育,在腦中儲備了更多知識,在此後的升學、職業競爭中也就更勝一籌。同樣的,這些孩子為了獲得優勢而付出的時間和痛苦,不亞於埋頭複習高考的中國孩子。

被五三支配的恐懼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為了對抗這種階級固化的趨勢,近年來歐美各地出現了一些填鴨式的社區學校,試圖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最低限度也要將資質平平的貧民兒童訓練成可以勝任中等職能的專業人士。這種學校和中國的課堂區別不大,教學方法就是用教師的講授和看著學生做作業。

歐美國家開始出現了反“快樂教育”思潮

多元化思維的代價是基礎知識

正在讓階級分層更快發生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方式上雖然簡單粗暴,但通過這種社區學校的嚴酷培訓,老師們硬是提高了這類學校的升學率,讓這些本該繼續徘徊在社會底層的孩子有了超越階級的機會。

想在發達國家混出點名堂的孩子,過得也並不輕鬆。

發展中國家苦難的童工

發達國家之後,我們要來看一下一些發展中國家孩子的狀況。

不是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有中國一般的好運。在特殊的發展階段,它們面臨著對兒童態度的轉型問題。究竟是把孩子的剩餘價值榨取出來發展經濟還是學著曾經殖民過它們的國家一樣走敬老愛幼的人權路線,就是一道擺在面前的難題。

有的孩子在色彩斑斕的教室學習

有的孩子在引擎裡挖放射性泥

截圖來自《雪國列車》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這類國家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孟加拉國。這個人口稠密的國家自從與巴基斯坦分家之後就進入了漫長的工業化期,並且由於種種外部原因至今無法完成真正的現代化。但是孟加拉有著強大的人口優勢,對於資本家來說,大有將其轉化成成本優勢的潛力。

不然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但問題在於,孟加拉的人口結構相當低齡化。從圖中可以看到15~19歲的青少年是這個國家的人口主力,10~14歲的兒童數量也比青壯年年齡段更為龐大。所謂的國家人口紅利,很大一部分就要從這些還不滿20歲的孩子身上獲得。因此孟加拉是世界上被曝使用童工最頻繁的醜聞國家之一。

2016年孟加拉國的人口分佈

恐怖金字塔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孟加拉國小工廠裡從事生產的孩子們,最小的年僅10歲。可憐的孩子們從早上6點開始工作,一直持續11個小時,在下午5點下班,換取每月摺合人民幣60多元的收入。儘管這是非法使用童工,其收入也遠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但對一般的孟加拉家庭來說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收入補充了。大多數家庭之貧窮,根本無法養活一個不上班的孩子。

“多造點氣球就可以養活自己了,弟弟!”

“嗯,哥哥!”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據統計,在孟加拉國,有近500萬名5到14歲的孩子在工廠、車庫、火車站以及市場中從事危險的工作,領取極為微薄的報酬。不僅如此,他們好不容易賺到手的現金還會被當街惡霸搶走。孩子們既無力自衛,國家機器也對保護他們沒什麼興趣。

近年來,孟加拉央行也想了一些辦法保護孩子們的財產。他們推出了10塔卡(相當於7毛人民幣)銀行卡,孩子們只要湊齊了10塔卡就可以免費辦一張卡,通過現代銀行系統保護孩子們的收入。此舉還被認為可以培養孟加拉國下一代的理財意識,提升國民素質。

他們是全國的幾千分之一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但是四年過去了,參加這個銀行計劃的孩子只有幾千人,和百萬規模的童工完全不成正比。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不識字、沒有理財概念、不信任現代的銀行系統阻止了他們參與其中。很多孩子寧可被流氓搶,也懶得去一次銀行。

這樣的兒童社會,其成員倒還樂在其中。

孟加拉法律允許14歲的兒童就成為全職職工了

看,勞工的快樂笑容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生活就是活著的孩子

雖然童工是一場令人生厭的買賣,但在無情的商業社會中,兒童能夠有一份工作也就意味著有了謀生的方式。比如在孟加拉,所謂的街頭務工兒童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在國家福利機構無法救濟的情況下,兒童通過血汗勞動多少能填飽肚子。但在非洲,孩子們連這點幸運都沒有。

一位英國旅行者這樣形容他在非洲的所見所聞:“在非洲生活就是一場鬥爭…孩子們只能在家等待奇蹟,但大多數人沒有這個好運,生活就是生存、活著。”

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

有些事就不要再拆穿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非洲的兒童死亡率極高,20%的孩子活不到6歲。能夠見到6歲生日太陽的小朋友們,生活裡已經充滿了小夥伴的死亡,死因還各個不同,有瘧疾、痢疾、饑荒、獸襲等等。最可悲的是出生就帶有艾滋病的孩子,而且他們往往出生之後就失去了父母中的至少一位(因為父母肯定也有艾滋病)。像烏干達這樣一個擁有2000萬人口的國家,艾滋病孤兒總數就多達150萬。

凱文卡特名作《禿鷹和非洲兒童》

其實引發的思考不是一點點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即使勉強活下來,等待著大多數非洲孩子的也會是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在廣闊的非洲農村,村民的住所是由用陽光烤制的泥磚蓋起的房屋,屋頂則是村民撿來的大鐵皮。取暖和取光的方式往往不是電燈之類的現代化設備,而是價格昂貴的煤炭。大人們捨不得買,孩子當然也就享受不到。

用磚搭建的房屋

在非洲極為罕見

被當地人稱為“土豪”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如果是一個女孩子,那生活就顯得更為艱辛了。非洲大部分女性在青少年時期都沒有接受過教育。在很多父親看來,女兒不需要接受教育,只要在家裡學會照顧房子,長大了找個男人嫁出去就可以了。在社會生產力仍然落後、技術和知識還無法作為社會財富創造驅動力的地區,人們確實找不到理由送孩子去接受教育。

“弟弟我餓了……”

“唉”——咕~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不過教育作為一種投資,如果成本在可控範圍內,人們還是願意給孩子投的。西方國家從19世紀末開始推行的國民免費義務教育,就是為了消除人們對教育投資的顧慮。

如今有不少非洲國家都通過了義務教育法案,比如烏干達在1997年就完成了義務教育系統建設。但是除了學費以外,家長要負擔一大筆校舍建築費、註冊費、書本費。等孩子到了小學七年級升學考試的時候,要參加夜間輔導班又是一大筆錢。

伏案疾書的非洲兒童

有學上已經是高淨值家庭了

往往期待著在前宗主國C位出道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對大多數家庭來說,維持一個頭胎的兒子上學已經是要全家總動員的大事了。

食物衛生就更無法保證。孩子吃的大米往往夾雜著石子、芸豆裡有大蟲子、牛奶未經殺菌,家裡唯一的葷菜是一條招蒼蠅的魚乾。多出來的錢被爸爸拿去喝酒、叔叔拿去買彩票了,媽媽偶爾也需要買一根新的敲衣棒來和隔壁的婦女攀比。

先說有沒有吃的吧

孩子生在國外,還要面臨升學、生存、打工的困難|地球知識局

工作和屬於自己的收入?

不會有的,這輩子都不會有的。

看完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的生活,你會發現兒童節確實是很有必要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多少能想起這些很難在社會輿論中找到身影的弱勢群體。

孩子的幸福從來不是天經地義的,無論是在溫室裡學習繼承家族的財富,還是在社會學校裡提供自己的血汗,他們都和身邊的大人一樣受到生活壓力的影響,或多或少地經歷著屬於自己的痛苦。外國小朋友的生活並不如人們想象中輕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