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爲什麼燒不完?

太陽為什麼燒不完?

太陽的構成成分和地球幾乎相同,所不同的是不同元素所佔的比例不同,太陽上的主要元素是大約70%的氫元素和20%的氦元素以及10%的其他元素,從天文學角度來講,太陽是一顆矮星,其中心溫度為1500萬開爾文,表面溫度6000K,其能量來源是由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的核反應,能量以及光在太陽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要經過大約1000萬年才能穿越太陽700000公里的半徑上升到表面。雖然目前太陽每秒要將自身物質的4000000噸完全轉換成能量,但這和它巨大的質量相比還是非常少的,然而即便如此,作為一顆恆星,當它內部氫元素減少超過20%的時候,恆星就會出現明顯的老態,中心開始生成以氦元素聚變為主的更熱的核心,這個核將把外層的物質推出去,從而使太陽演化為紅巨星,那時的太陽據推測,其半徑將達到火星的軌道,所有距離太陽比較近的行星將不復存在,之後太陽在能量耗盡將演化為一顆白矮星,一顆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但密度達到每立方厘米數噸的恆星,最終消失在宇宙中,整個過程大約100億年,這其中要經歷大約90億年的氫聚變和10億年的氦聚變。

太陽的大小不足以使核反應一直進行下去,通常質量大於太陽8倍以上的恆星在末期才會因為中心出現無法產能的鐵心,而塌縮,其整體作為一顆核彈發生不可思議的大爆炸,這就是新星或超新星,之後他們的核心將變成中子星甚至引力的奇蹟——黑洞。但通常大恆星的壽命只有數千萬年到幾百萬年,是絕對不如我們的太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