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變了,只是不愛了

他不是變了,只是不愛了

文丨鹿小漠

01

小慧分手後,開通了QQ黃鑽會員。

她說,只要男友瀏覽了她的空間,她就去找他求複合,可惜直到一個月後會員到期,也沒有在被擋訪客名單裡看見他的名字。

她像從前每次吵架一樣,等著他來找她,只要他服軟,哪怕不用哄她也可以,只是這一次,她再也沒有等到那個人。

小慧心灰意冷地鎖上了空間,而不是選擇刪除所有的動態。她說,她覺得自己沒有勇氣再重溫一遍從前的甜蜜。

他不愛她了,她再怎麼挽回也沒有用了,還不如好聚好散。

後來兩人出席大學同學的婚禮,彼時已經過去四五年,他們彼此也已經有了新的另一半,小慧裝作無意地提起從前自己乾的傻事,問他啥時候把自己的黃鑽錢報銷了。

就像電影裡說的,大多數的分手,都是一個以為永遠不會走,一個以為對方會挽留,最後分道揚鑣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早已經覆水難收。

02

大多數情侶分手的時候都不會太難過,因為他們在分手的時候想的都是“只是吵了一場架而已,過段日子就會複合的”。

《後來的我們》首映那天,朋友嚴小姐哭掉了一副隱形眼鏡。後來散場了,所有的人都走了,保潔阿姨過來清掃,看見嚴小姐仍然痛哭流涕的樣子吃驚不已,大概是沒有見過被一部電影感動成這個樣子的人。

其實這世上哪裡有什麼感同身受呢,不過都是身臨其境罷了。《前任三》上映的時候,嚴小姐和前任一起去看的,那時候他們剛剛決定分手,為了所謂的儀式感,嚴小姐提議去看一場電影。

電影說的什麼,你們都知道。我原以為電影結束他們就會複合,可等來的卻是幾個月後嚴小姐的撕心裂肺。

可是並沒有。所有真正想要離開的人,走的都是乾脆利落的,而那些一步三回頭的人,才是最捨不得的人。

嚴小姐說,分手是她提出來的,她提的時候多驕傲啊,只想著她一提分手,前任一定會立馬哄她,像從前一樣。

但她卻忘了,從前那個時刻哄著她,許諾永遠不會讓她生氣的人,早就換了一副模樣。遊戲變得比她重要,飯局變得比她重要,工作還是比她重要。

什麼都比她重要,因為她根本就不重要。

當你用分手去威脅一個人,企圖讓他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那個人就已經不愛你了。

03

朋友曾經追過一個女孩。他提前打聽好了女生下班的路線,然後每天下班早走二十分鐘等在地鐵站,裝作與女孩不期而遇。不僅如此,他還弄到了女生的微博,詳細瞭解了她的喜好。

偶遇了一個月以後,一次偶然的契機,他和女孩搭上了話,一聊下來,女孩自然對他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在他們談到第五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們出來聚餐,趕上下班高峰期就有人問他,怎麼還不去接女朋友,他翹著二郎腿,雙指在手機鍵盤上點的飛快地說道,“我正忙著呢,她下了班自己會過來的。”

眼前玩遊戲頭也不抬的男人,和之前那個為了見心愛的女孩一面連領帶都要反覆調整的男人,判若兩人。

一個是不愛,一個是深愛。

兩個月後朋友和女孩分手了,聽說也是女孩提出來的。

還真是諷刺,我不想以性別劃分來指責,為什麼男孩們總是這麼擅長使用冷暴力。但我覺得,那些提出分手的人,心裡一定很難過。

明明想驕傲的說出分手,甚至只是想警告一下對方,讓TA哄一下自己,結果受傷的是自己,難過的也是自己,在深夜痛苦的還是自己。

就像張小嫻說的,“決定權”在TA手上,你只擁有那個“聊勝於無”的分手權。

我們都曾經被愛傷過,為了一個人輾轉反側,故意裝出一副很幸福的樣子,在朋友圈裡高調地展示著自己愉快的單身生活。寫一些傷感或者暗示性十分明顯的句子,期待著那個人能讀懂,然後像熱戀時一樣,重新回到你身邊,笑著祈求你原諒。

可實際呢?空間關了又開,動態發了又刪,那個人卻始終沒有再出現。

然後你會某一個午後突然醒悟,那個人不會回來了,根本沒有人在等你回頭。

是啊,為什麼要回頭呢?那可是個王八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