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苦與八苦的真實含義

人生三苦與八苦的真實含義​◎宣化上人

釋迦牟尼佛修人所不能忍受的苦行,終於開悟成佛,他首先轉四諦法輪──苦集滅道。

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三苦是:

(一)苦苦

(二)壞苦

(三)行苦

(一)苦苦。貧窮的人沒有房子住,又沒有禦寒的衣服,也沒有蔽熱的衣服,而且又沒有飯吃,你看這有多苦!這是苦上加苦,苦中加苦,萬苦交煎。

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苦呢?因為在往昔不好好修行,或欺師滅祖,或輕法慢教,或盡聽自己伶俐蟲、精細鬼的教唆,做種種惡事。

因為不知道修行,就墮落而受這種的苦。受這種苦的人,大多數是畜生轉來。

因為前生毀謗大乘,欺師滅祖,所以墮落到地獄中,而後轉變成餓鬼、畜生,最後做人了,也是諸根不具,五官不端正。

(二)壞苦。這不是貧窮人所受的苦,而是富貴人所受的苦。富人衣食住行俱全,有飛機、輪船、洋房,但突然遭到大火,把一切都燒盡,結果什麼都沒有了。

或者飛機突然失事,喪失生命了;或者輪船在大洋中撞翻了,人就淹死在海中,這都是壞苦。本來很好的,可是一下子意外發生,就什麼也沒有了。這“壞”,不是壞苦,而是壞福。

(三)行苦。既沒有貧窮的苦苦,也沒有富貴的壞苦,而是平平常常的。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自己做不得主。老邁時眼花耳聾,甚至手腳也不靈活了,這就是一生的行苦。

在世界人類中,三苦有很大的勢力。什麼樣的英雄豪傑,有時就被苦給苦倒了,甚至苦死了,你說可憐不可憐!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頭已百年身。我們在世間無論如何要做一個正氣者,出家要護持正法,行持正法,時時刻刻循規蹈矩,不能有絲毫違犯戒律的地方。你如果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業,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

出家人若不守規矩,一定會墮地獄的,這是一點也不客氣的,因為明知故犯,所以罪加三等,不是很好玩的。不可以想佛菩薩都見不到我,就可以胡作非為了。

要知道,你肚裡想什麼,天都知道,更何況佛菩薩呢!不要以為佛菩薩不睜眼,你就可以亂來。這是掩耳盜鈴,自己騙自己,以後到受果報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又有八苦,總括來說有八種,其實何止八種,實際上有無量無邊的苦。

八苦是:

(一)生苦

(二)老苦

(三)病苦

(四)死苦

(五)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

(七)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

(一)生苦。人還未出生,就已經受很多苦難了,在母親肚子裡,母親吃冷的東西,孩子就像住在冰山中;母親吃熱的東西,孩子就像住在火山裡。到出生時,就猶如被兩座大山夾住,所以小孩子一出生就哇哇叫,只會說:“苦啊!苦啊!苦啊!”想說苦,可是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叫。

人若是沒有身體,就不會有苦痛的感覺;有了身體,就有種種的苦痛。出生時的苦,猶如生龜脫殼,痛苦難忍!

(二)死苦。有生就有死,到死的時候,四大分張,被業風所牽,也是痛楚難言。

(三)病苦。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若火多了,水就少了;或風多了,土就少了;或水多了,火就少。

四大不調合、不均勻,身體就會有病,有病就有痛苦。有的人頭痛,或腳痛,或胳臂痛,或腰痛;或有心臟病,或有脾病、腎病,各從其類,各有各的來源。

若好色,腎就會有病;貪財多了,就會有心病;脾氣大,肝就會有病;生惱怒,肺就會有病;盡怨人,脾就會有病。

心、肝、脾、肺、腎的病,就是由恨、怨、惱、怒、煩所起的。恨人就傷心,怨人就傷脾,惱人就傷肺,怒人就傷肝,煩人就傷腎。

這四大不調,是因為恨、怨、惱、怒、煩,和七情在作怪。 或者喜太多,或恨太多,或哀痛太多,或恐懼太多,或欲太多,都能令四大不調,生出種種的病。有病苦就容易老,所以接下來有老苦。

(四)老苦。到老的時候,眼花、耳聾、牙掉,腿不聽使喚,身也做不得主了。這是生、老、病、死,這四種苦都是令人不自在,令人生很多的煩惱。

(五)愛別離苦。人為什麼做人?就因為有愛,才生到這五濁惡世來。若愛減輕了,就會生到其它世界,譬如極樂世界或琉璃世界。古人說:愛不重不生娑婆, 業不空不生極樂。

業盡情空就是佛,業重情迷是凡夫,世人被情愛所迷,打不破關頭,還以為男女愛情是無上的,是最有價值的。

其實愛越重,情越重,就被纏迷得越重。有人明明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是卻越要往裡頭鑽。男女一長成,就想趕快結婚,走這條老路。

愛是一種情牽物累,人之所以精神痛苦不自在,受了打擊,都是因為這個愛。本來兩人相愛,如膠似漆,如魚得水,但是一種特別的境界來了,迫不得已要分開,這就有了愛別離苦,這種極度難分難捨的場面,非常痛苦;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是不容易受的。

(六)怨憎會苦。人若有緣,一見面談話就很融洽,做事也不衝突。但有的人,一見面就無緣,就討厭對方,所以要遠離對方到別處去,但到了別處,又碰到對方。越怨憎他,卻越碰到他,這也是精神上的苦。

(七)求不得苦。有所求就有所貪,貪不到就生出種種煩惱,這也是苦。求名、求利、求財、求色,求不得皆是苦,不能遂心滿願,隨心如意。縱使求到了,也不是樂。

譬如錢,未得之,就患得之;已得之,又患失之,晝夜提心吊膽,怕失去了。所以求得也是苦,求不得更是苦。

那麼其它的東西,也是如此類推,未得之,患得之;已得之,又患失之,心中總是不平安、不快樂,總覺得不自在。

(八)五陰熾盛苦。五蘊:色、受、想、行、識,又叫五陰,都是不容易降 伏,很不容易看空的。這五蘊熾然而盛,如火一般,燒得人精神痛苦萬分。

這八苦令人煩惱萬分,可是你若有安心法,有安身法,這八苦就與你漠不相關了,所以說: 老僧自有安身法, 八苦交煎也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