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區果然名不虛傳,三倍音速是個坎,迄今只有兩種機型做到


第一架SR-71A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出現,在1960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的洛克希德二號廠附近,你可以看到各種奇怪的航空器出現,或許這就是神秘的第51區的來源。在世人看來,第51區果然名不虛傳,這裡作為美軍各種絕密飛行器的試飛場地,飛行器的造型超出了想象。洛克希德研發的黑鳥偵察機至今仍然魅力持久,即使在它飛行數十年後,仍然有一種看似無止境的報道來描述這款偵察機。

要知道SR-71的飛行速度達到了三倍音速,迄今只有兩種機型做到,另一種當然就是米格-25了。可以認為SR-71和米格-25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兩種高空高速機型,也是美蘇航空工業的巔峰之作。1964年3月,一架剛剛製造完成的SR-71降落在臭鼬工廠,試飛員Lou Schalk駕駛YF-12降落在內華達州Groom Lake基地,這裡是51區的前身。

因此從以上內容你可以分析出,51區顯然沒有外星人,有的只是美軍各種絕密飛行器,這是一個試飛基地。1960年代初A-12和D-21飛行器應該說是美軍的頂級絕密項目,1967年,第51區首次出現了一架扁平狀的飛行器,這就是D-21B。D-21B掛在B-52機翼下,帶有助推器。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3馬赫D-21間諜無人機從B-52下方被釋放,然後完成試飛。如果說51區在1960年代留給世人哪些記憶,肯定非J58渦輪衝壓發動機莫屬,從風洞到退役,這款發動機一直是3倍音速的源泉,當然所謂的YF-12A攔截機還有強大的休斯火控雷達和核武裝的AIM-47A超級獵鷹導彈。整個黑鳥家族讓軍用航空器的速度提升到3倍音速的高度,後來米格25也實現了。

只不過米格25的發動機一旦進入3倍音速飛行狀態之後,落後之後要報廢處理。今天我們再也看不到3倍音速飛行的軍用偵察機,冷戰時期可以說是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3倍音速的戰鬥機現在看來實用性較差,大型防空導彈都可以達到6倍音速,因此高速化的戰鬥機生存能力堪憂。但在冷戰時期,各種軍用航空器百花齊放,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