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本文適合初級以上健身愛好者

內容標籤 槓鈴優勢 機械持續 生長因子

機械持續組,一種先進的增肌方法。

它的效果相比傳統健美的超級組、三合組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機械持續”指的就是在一個特定動作中,你先做槓桿優勢最低的形式(最難的),然後切換握法或軀幹形態,逐漸過渡至槓桿優勢最高的形式(最容易的)。

這個過程中,一般你會切換3種動作形式,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寬距正握引體向上 10次

●中距對握引體向上 10次

●窄距反握引體向上 10次

一口氣完成以上30次為一個機械持續組。

你會發現哪怕你在頭幾個動作中接近力竭,但切換握法都你變得有力了,依然可以繼續完成更多次數。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這就是機械持續組——保持相同的動作,通過切換一些小細節達成更長的肌肉持續緊張,並讓目標肌肉在各個角度上都得到刺激。

當一個目標肌肉通過切換各種動作形式,持續處於緊張的無間歇狀態時,肌肉內的血液流入和氧就會大大減少。代謝廢物增多,刺激生長。

選擇一個動作持續不停地做1分鐘以上也有類似的效果?

事實上,這和機械持續組區別很大。

一組中包含多個動作形式其實更科學,因為:

1.心理上更容易完成(你知道自己會不停地切換動作模式,而不是在一個動作上死磕到底)

2.你可以更好地保持專注(在單獨做一個動作超過30秒之後,你很容易喪失注意力)。

3.從各個角度徹底疲勞目標肌肉

,不容易出現訓練盲點。

4.出於變幻的槓桿原理,在每一個動作形式中,你都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機械持續組運用方案:

肱二頭肌:機械持續組

1.手握槓鈴,向後依靠在牧師凳上,軀幹嚴格固定,上臂向前傾斜,進行8次彎舉接近力竭。

2.身體直立的常規槓鈴彎舉,8次至力竭。

3.身體向前傾斜,利用最後的機械優勢再次力竭。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肱肌:機械持續組

1.雙手握一隻壺鈴,向後依靠在牧師凳上,軀幹嚴格固定,上臂向前傾斜,進行8次彎舉接近力竭。

2.身體直立的常規垂式彎舉,8次至力竭。

3.身體向前傾斜,利用最後的機械優勢再次力竭。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肱三頭肌:機械持續組

1.雙手各握一隻啞鈴,仰臥。先用反手握法進行8次臂屈伸接近力竭。

2.切換成對握,再做8次至力竭。

3.切換成掌心朝前的正握,利用最後的機械優勢再次力竭。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胸大肌:機械持續組

1.將上斜凳調整至45度角,臥推8次接近力竭。

2.讓同伴幫忙立即將凳角調整至30度,再做8次至力竭。

3.讓同伴幫忙立即將凳角調成平板,利用最後的機械優勢再次力竭。

(這個過程中務必有同伴幫助迅速切換凳角,這樣才算是無間歇的機械持續組)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股四頭肌:機械持續組

1.先進行保加利亞剪蹲(後腿平放凳面,前腿為發力重心),每條腿蹲8次接近力竭。

2.立即向前邁步,做行進式箭步蹲,每條腿各走8次至力竭。

3.站在原地進行雙腿高腳杯深蹲,利用最後的機械優勢再次力竭。

健身大神常說的“機械持續”是什麼?5個實例告訴你它有多厲害

運用要點:

●在切換動作形式時儘量不要有任何間歇(事實上就應該完全無間歇)以便模擬完美的“閉塞效果”,刺激生長。同理,你也不應該在做動作時停下來喘氣,應該儘量用順滑的動作節奏從頭做到尾

●機械持續組是高難度訓練模式,訓練量不宜過高,它應該出現在常規大重量訓練之後,僅執行1-2組。

●最初嘗試時,選擇60%1RM的負重,切換3種形式,每種形式做8-10次。起步負重過大,你會出現後期動作根本無法完成的情況,那麼你的這一組就是無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