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面紗:這四個字,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6月30日凌晨,拼多多提交了赴美上市的招股書。相信很多人都對此十分吃驚,因為這家公司僅僅成立不到三年,就踏上了上市之旅。

拼多多,絕對是過去一年電商行業最具現象級的公司,既迅速躥紅,又充滿爭議。縱覽拼多多的招股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個字。這四個字,也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快”:為何能讓阿里巴巴和京東忌憚?

最近兩年,在電商行業分析的時候,大家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電商格局已定,已經形成了阿里巴巴和京東壟斷的二元格局。

但是,拼多多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硬生生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鐵板中殺出了一條路。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對拼多多忌憚不已,數據顯示,卸載淘寶的用戶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周活躍滲透率、周人均打開次數、日人均在線分鐘甚至都超過了京東。

揭開面紗:這四個字,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讓阿里巴巴和京東忌憚的,是拼多多的“快”。拼多多成立僅三年,就達到了月GMV過百億的水平(2017年GMV1412億元),而阿里巴巴和京東達到這個水平都是用了長達十年;在活躍用戶上,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在2017年底是2.44億,2018年Q1又增加5000萬人,達到2.94億,這一數字已經達到阿里的一半以上,逼近甚至超過了京東,要知道拼多多才三歲啊……

拼多多的收入增長同樣驚人,其2016年、2017年全年和2018年Q1收入分別為5.05億元人民幣、17.44億元和13.85億元,2018年Q1收入同比增長37倍!同樣的2018年一季度,京東淨收入增長增長33%,阿里營收增長61%,難怪阿里和京東會因為拼多多而坐不住。

從阿里和京東來看,目前他們都拿出了針鋒相對的舉措來對抗拼多多。如京東上線“拼團”頻道,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但是從拼多多的兇猛增長,尤其是今年一季度依然的“快”來看,這些對抗舉措還未奏效。

“拼”:過去靠它,未來更是要靠它

正如其名,拼多多的崛起主要靠的是“拼”。

這個“拼”,是指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即消費者在某商戶購物時,可以選擇“發起拼單”,與其他同樣從該商戶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拼單,拼單完成後雙方都可以享受到更優惠的價格。

這個“拼”,也將賣家和買家迅速地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社區。因為買家通過低價和社交迅速聚合到一個很大的規模,和賣家有了很強的議價能力,讓這個社區不斷擴大。

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將拼多多定義為“Costco+迪士尼”,Costco的本質是讓用戶可以用最划算的價錢買到想要的東西,迪士尼是一種帶來快樂的社區,拼多多實現這一目標,靠的也是“拼”。

揭開面紗:這四個字,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拼多多不僅靠“拼”在過去取得了令阿里和京東忌憚的發展速度,在未來也將用“拼”再進一步。黃崢在致股東信中透露,拼多多將在未來將“拼”演變出更多版本。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對中國農業市場的改變。拼多多通過“拼”快速聚合消費者的需求,然後大規模實現多對多的匹配,減少中間環節,讓農莊和消費者直接對接,有望改變中國農業的未來。

“技”:營銷的拼多多,還是技術的拼多多?

我看一個公司,總是希望瞭解其基因,到底是營銷派,還是技術派?

從表面上看,是營銷的拼多多,因為在開支中,銷售和市場開支是最大的。2017年,其銷售和市場支出為13.4億元,佔總體收入的77%。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和市場支出更是猛增到了12.2億元,佔總收入的88.4%。

揭開面紗:這四個字,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但是實際上,拼多多卻有很深的技術標籤。黃崢實際上是一個技術大牛,2004年時他的身份是谷歌總部的軟件工程師和項目經理,其在谷歌中國辦公室的建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之後的連續創業中,黃崢的強項也表現在技術上,他在數據挖掘方面是一個國際領先的專家。

數據或許可以說明問題,拼多多的招股書披露,截止2018年3月底,拼多多的技術團隊超過700人。我查了一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共有1159名員工,可見其技術員工佔比非常高。

揭開面紗:這四個字,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的確,要想通過“拼”將賣家和買家對接、聚合,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能力等非常關鍵。拼多多從出生伊始就重視技術,與其創始人的背景密切公關,這也讓其在未來更加具有想象空間。

“善”:風口浪尖下對於“作惡”的拷問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拼多多最近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事實上,從拼多多誕生的那天起,它就一直充滿爭議,讚賞者認為拼多多上的商品物美價廉,為用戶創造了價值;批評者認為拼多多上的低價商品很難保證品質,且對小賣家太過於苛刻。

在致股東信中,黃崢特別提到:拼多多價值觀核心是“本分”,對於拼多多管理層來說,本分意味著專注於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我們可能不被理解,但我們總是出於善意,不作惡。

將“本分”、“善意”放到價值觀的高度,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拼多多。對比拼多多和其他電商平臺,從未有如此嚴苛的對待假貨和服務方面的規定,如:假一賠十,劣一賠三以及延遲發貨3元/單,虛假髮貨5元至40元/單等等。這些規定相當於將商家套上了緊箍咒,但是卻顯現出拼多多作為平臺方在提升體驗上的努力。

在招股書中,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依據平臺與商戶間協議,當商戶出現出售假貨和延遲發貨或者虛假髮貨等行為時,商戶被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均將被以全平臺可用的代金券形式全額髮放給該批次消費者,平臺自身收入與不良商家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無任何關聯。”注意其中的“全額”,這同樣說明拼多多在賣家和賣家等組成的這個大社區中,在維護體驗方面的舉動。

當然,拼多多的急速擴張,註定了很多東西有待完善。黃崢也說,“它畢竟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還有著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和許多危險和挑戰”。這或許也是拼多多急於上市的一個原因,通過上市將自己置身於公眾的關注之下,也是一種自外向內的監督和鞭策。

看完拼多多的招股書,我頗為感慨,它的強勢崛起充分說明,只要你回到用戶需求這個商業的原點,即使巨頭環伺,依然有可能找到巨大的創業和發展空間。高速擴張的拼多多,身上充斥了優點和不足,但是可貴的是,黃崢及拼多多的團隊是清醒的,只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加上技術的加持,將“拼”進行演繹和發揮,在未來的“快”依然可期,依然將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