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的驚天啓示:區塊鏈遊戲的夢幻與現實

最近火爆的電影《頭號玩家》就是區塊鏈遊戲未來的樣子?

這些天《頭號玩家》幾乎承包了所有遊戲話題。電影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未來的2045年,科技滲透人們生活,現實混沌讓人厭倦,人們開始在一個名為“綠洲”的VR遊戲裡尋找存在感的故事。

腦洞大開的劇本加上酷炫的3D特效,雖是一個商業電影,素質卻十分過硬。看完電影之後的我完全被震撼,回味起來又有點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一直以來所理解的區塊鏈遊戲?

《頭號玩家》的驚天啟示:區塊鏈遊戲的夢幻與現實

《頭號玩家》充斥著區塊鏈技術的影子,而今年註定是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元年,當然隨處可見的VR技術我們也並不陌生。現在看來,要玩上“綠洲”這樣的遊戲也許並不需要等到遙遠的2045年。


自由的區塊鏈遊戲生態

電影裡的“綠洲”呈現出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態。遊戲裡每個玩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改變角色,玩家之間可以組隊玩耍,還能談戀愛。“綠洲”的創始人哈利迪說過:“我不想制定什麼規則,我是夢想家,我要創造世界。”影片裡大家都瘋狂地迷上“綠洲”,也許就是因為它從不去束縛玩家的創造力。

《頭號玩家》的驚天啟示:區塊鏈遊戲的夢幻與現實

“綠洲”上沒有中心數據儲存器,每個玩家的個人資料都存在各自的小賬本里,相當於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所以在影片裡反派諾蘭想要獲得男主人公韋德的真實信息,也只能通過卑鄙的監聽手段。

玩家們作為遊戲的節點,他們的個人信息是私密的,權利都是相等的,且任何一個玩家的消失都不會影響整個遊戲生態的運行。

影片最後反派諾蘭利用龐大的I0I大軍,試圖以自己為中心壟斷第三把鑰匙的尋寶區域,去獲得“綠洲”的控制權,最終被嚮往自由的玩家們合力瓦解。所以任何不公平的中心化行為在區塊鏈生態中都難以成立。


通證鏈接下的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

在“綠洲”上“綠洲幣”作為Token流通。玩家根據遊戲闖關名次、毀滅敵人和交易裝備來獲得Token,獲得Token的多與少全憑玩家個人實力。Token可以用來買遊戲裝備,區別於現在遊戲,“綠洲”上的裝備並不都是虛擬的,影片中韋德在獲得第一把鑰匙後,購買的豪華體感裝備就非常酷。

《頭號玩家》的驚天啟示:區塊鏈遊戲的夢幻與現實

所以在未來的區塊鏈遊戲中,如果有朝一日能實現用數字貨幣去鏈接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帶給玩家的遊戲體驗想必也是非常酷。

影片裡“綠洲”的創始人離世之後立下遺囑,要把自己的全部財產和“綠洲”繼承之位贈給有緣人,條件是要找到3把鑰匙和1顆彩蛋,這就像是區塊鏈生態裡的激勵機制。玩家尋找鑰匙與彩蛋,不就像礦池裡的礦工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算力挖礦的過程嗎?第一個挖到幣的人將第一時間被記錄在賬本上並獲得獎勵。“綠洲”上也一樣,當韋德獲得第一把鑰匙時,所有遊戲賬號都同時收到了排行榜通知。

區塊鏈通過Token激勵以及社區生態的建設,將創造出一種相對和諧的競爭模式,但Token的最終價值我認為將體現在現實生活的使用上。


區別於現在的遊戲,區塊鏈技術將加速遊戲中價值的實現

現在的遊戲新陳代謝太快,玩家對遊戲的普遍粘度不高。例如前兩年火爆的《王者榮耀》,今年就被《絕地求生》分流了一大波的玩家。所以為何現在的遊戲越來越容易脫粉?

首先是大家對遊戲的體驗感要求越來越高,其次在於遊戲本身是否值得玩家花費時間與精力去融入角色。近幾年遊戲才逐漸被大家正視,此前網遊一度被稱為亞文化,太多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乃至金錢,結果除了一時的精神愉悅其他一無所獲。

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與遊戲的結合,數字資產將鏈接虛擬與現實,共識機制將改變遊戲中玩家的生產關係,就像在“綠洲”裡,玩家不充當唯一角色,玩家之間的交流也不依託任何中介,而這能加速他們自身價值的實現。

《頭號玩家》的驚天啟示:區塊鏈遊戲的夢幻與現實

《頭號玩家》足足跨越了30多年的遊戲發展史,斯皮爾·伯格稱得上是最懂遊戲的導演,所以才會用彩蛋的方式去致敬經典。而且我認為對於區塊鏈技術,老斯一定也是感興趣的。

小說《頭號玩家》的作者恩斯特·克萊恩說:“我原本覺得這個故事是不可能被改編成電影的,但幸運的是碰到了一個能讓這一切成真的人。”而在現實生活裡,誰又將成為區塊鏈遊戲的伯樂,成為“頭號玩家”?相信不會太晚就可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