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粒種子起步,到以61億榮登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911位,他是誰?


說起袁隆平國人幾乎都知道,但這位與袁隆平齊名的富豪,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他叫李登海,1949年9月出生,山東省萊州市後鄧村人,現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圖為李登海在種業試驗田裡,觀察即將收穫的玉米的長勢。

李登海作為農民發明家,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使他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30多年間,先後選育玉米高產新品種80多個,6次開創和刷新了中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他主持選育的"掖單"系列玉米新品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圖為在即將豐收的新品種登海605面前,李登海和夫人笑得十分開心。

李登海1968年初中畢業,回到了養育他的家鄉--後鄧村。這裡是地處萊州灣畔的平原地帶,一直是糧食集中產區。由於多年來歷史的積習和人為的原因,糧食產量很低。回鄉後的李登海決心用自己的知識改變低產的局面,從此與研究如何科學種田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2年,年僅23歲的李登海擔任了村裡農科隊的隊長,他提出要搞畝產1500斤的玉米新品種試驗,引起了後鄧村一片沸沸揚揚。年紀輕,沒經驗,咋幹隊長?他心裡也打怵,然而,他更堅信一點,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業是人幹出來的,只要肯鑽研就能出道道。

1974年5月,李登海和夥伴們一起託著沉甸甸的20粒種子,一粒一粒的播到試驗田裡,從此,李登海正式開始了培育高產玉米新品種的攻關戰。這20粒種子,是萊陽農學院的劉恩訓副教授親手送給李登海的,來自美國的分離自交系的基本材料--"XL80"。李登海真是如獲至寶,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用全部心血來培育它,用汗水澆灌它,儘快分離出理想的自交系,組配出高產玉米良種來。

李登海把這二十粒"XL80"播進地裡後,從小苗出土到收穫的一百二十多天裡,澆水、施肥、中耕、除蟲、授粉、套袋、觀察、記錄,幾乎天天都要蹲在育種田裡,有時忙得連飯也顧不上吃。在搞了四千多個組合,考察記錄了五十多萬個數據後,終於從這二十粒"XL80"種子裡,分離選育出"掖107"這個比較理想的自交系。並且在不斷分離的"XL80"系統裡,開始出現了高配合力和高產的株系。


李登海2005年創辦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其每股收益和每股淨資產在2004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2015年,胡潤研究院《2015胡潤全球富豪榜》,李登海以61億人民幣排第1911位。圖為李登海在位於南濱農場的登海種業海南育種基地,觀察玉米授粉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