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宣布全面扶持「服裝生產」政策 不出口美國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棉紗圈——行業風向標】財政部16日凌晨發佈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同時公佈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

美宣佈全面扶持“服裝生產”政策 不出口美國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美國宣佈全面扶持“服裝生產”政策

歐美服裝零售商們衡量著每一個導致成本上漲的原因:原材料價格、曠日持久的海關手續和不可靠的能源供應、管理質量不穩定、工業或政體動盪、道德健康和安全法規、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運輸成本以及對環境的影響……所有這些因素都增加了服裝的離岸成本,並且延長了服裝製作時間。

隨著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製造業成本差距的縮小,加上美國還採用了一些智能製造新技術,讓服裝生產更加智能高效,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並且生產工廠更接近消費市場,從而又獲得了快速反應的“地利”優勢。

美國一旦大規模使用這些新技術,並且不斷完善改進,將催生一批反應迅速、工作靈活的本土服裝加工廠,服裝製造業或許還真有翻身的機會。

美宣佈全面扶持“服裝生產”政策 不出口美國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從長遠看,還是要提高產品競爭力

部分企業表示:此次關稅下調,表面上看可能導致國內相關產品價格優勢進一步削弱,導致市場份額繼續被擠佔。但實際並非如此,首先我國紡織服裝進口不多,僅佔到出口的4.54%;其次國內進口的服裝、鞋帽主要以中高端甚至是奢侈品類為主,與國內產品尚未形成較明顯的同質化競爭,因此降低關稅對國內產品衝擊力相對有限。

也有相關企業表示:看似此次關稅下調對國內紡織企業的影響有限。但從長遠看,企業必須提升產品的質量,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才能做到不被進口產品所替代。畢竟關稅下調,進口產品還是會對國內的產品產生一定的衝擊力,所以,在當下,企業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提升自己的產品優勢。

美宣佈全面扶持“服裝生產”政策 不出口美國我們還有什麼選擇?

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美國的貿易伙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採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這對中國紡織品服裝企業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

但也有相關紡織企業表示,就算貿易戰真的打起來了,我們也不怕,中國紡織企業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有限。據統計,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686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全年出口額佔總額的17%,仍低於歐盟的18.2%。同時,我們還具備東南亞、非洲等許多別的紡織品出口地。

總之,不管中美兩國之間宏觀關稅政策如何調整,作為下游的紡企都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產品、市場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