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種常見設計流程方法:設計無人機爲什麼這麼麻煩?

谈三种常见设计流程方法:设计无人机为什么这么麻烦?

谈三种常见设计流程方法:设计无人机为什么这么麻烦?

要設計一架無人機,從手掌大小到幾噸不等,設計流程是第一位的,好的流程可以提高效率,弄不好則活兒幹起來沒完。今天來八一八這個,嫌煩的就別看啦。

常見的工業設計流程就三種,串行設計,並行設計,迭代設計,另外針對無人機還常見階段跳轉,打破所有規律。

串行設計

進行簡單的產品一般都串行設計流程,思路很簡單,幹完全一件事再幹另一件,全乾完飛機就設計好了,這是小團隊作戰最容易掌握的方法,適用面很廣。它最大優點是返工少,交叉問題少,管理成本很低,容易進行外包。缺點就是效率低,週期長。

並行設計

所以比較複雜的設計流程,在擁有多個專業部門或工作個體之後,一般採用並行設計。就是大家提前約定接口,然後各幹各的,互不耽誤,最後合在一起再處理交叉問題。並行設計最大優點就是效率高,進度快 缺點當然就是管理成本相當高,交叉問題非常複雜,對總體能力要求強烈,一個接口定不好後面大家全部返工,總體一件事情不做,這個事情就得各個分系統每人做一遍,甚至效率還不如串行。

迭代設計

而對於飛行器設計則最常見的是迭代設計流程,就是總體發任務,大家把要做的事情都做完,總體統計上來進行任務修改和平衡再發下去,大家再來一遍。。。直到所有人滿意為止,再進入下一階段。這種由於有反覆修改,所以優點是適合飛機這種不確定性很大,但是又對性能要求苛刻的產品研發,所謂一克一金。對總體能力要求比較適中,但是工作週期極長。

為什麼飛行器設計要採用迭代試設計流程?因為飛機性能都跟上帝留給我們那個不靠譜的空氣相關。蝴蝶效應大家都聽說過吧,它主要說的是大氣的不確定性。還有就是螺旋槳的能量轉換效率不確定,甚至沒法估算,你試試找個竹蜻蜓你看能不能兩次飛出去一樣高一樣方向就知道啦,我管這種叫做“竹蜻蜓效應”。還沒完,飛行器對重量很敏感,但往往很多重量估計不準,螺絲,電纜等等,隨著複合材料的大規模應用,它的重量估算算是餵了狗了,膠量鋪層粘接填縫,樣樣沒譜,可是5%的重量變化不但造成飛機性能變化還會造成控制參數飛行品質變化,你發現飛機看著沒區別飛起來完全不一碼事啊。所以飛機設計很科學的方法就是“一遍遍試”,試了改改了試,直到滿意,這就是迭代設計。

飛機重量餵狗一個重要原因來自電子工程師!能理解麼?他們做設計最喜歡為自己留足餘量,為了電源夠功率流行多一倍理念,為了減少干擾pcb畫的大大的,為了多買錢明明一塊電路板能夠解決問題一定要做四五個設備(imu,主控,led,甚至io都分出來)。其實就是降低自己的風險和工作量,電路板縮小工作量是成n次方關係上漲的,所以同一個設備兩個人設計可能面積差幾倍,再加上外殼 和散熱,這都是重量啊!

有人問了,民品按你這麼搞那就沒頭啦,其實秘密就在於民品不要求極致性能,照相機飛十幾分鍾得啦,久了累得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