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電器「董明珠」看不上,深康佳爲什麼花大價錢接盤?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曾經家喻戶曉的新飛公司,如今陷入“賣身”境地,並被另一家電巨頭康佳成功接盤。

6月29日,阿里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顯示,康佳以4.55億元成功競得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飛製冷器具有限公司、河南新飛家電有限公司100%股權。

新飛電器“董明珠”看不上,深康佳為什麼花大價錢接盤?

康佳最後一刻擊敗對手

本次拍賣標的股權對應資產包括新飛全系品牌——新飛電器、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及新飛電器所擁有的商標、專利等;新飛家電、新飛製冷器具所擁有的房屋、土地、設備等。

此外,新飛電器名下部分土地、房產及建築也將於7月5日開始拍賣,起拍價1.15億元。

此前就有消息稱,康佳將會參與競拍。

6月28日上午10時06秒,一個競買號為X5091神秘買家出價4.5億元(本次競拍底價)競拍,此時還沒有康佳的身影。

直到6月29日,離競拍時間結束不到10分鐘時,另一個競買號為F8731的買家加價500萬元,以4.55億元競拍。

最終,競價成功確認書顯示,競買號F8731的用戶姓名是安徽康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董明珠看不上的新飛電器

為何康佳願意出手?

董明珠本週在格力股東大會上回應新飛拍賣一事曾說,“曾有人提議格力以40億元收購新飛,我不同意。因為它是沒有技術的企業,理念也完全不一樣”。

那為何康佳要以4.55億元接盤?

“四朵金花”僅新飛掉隊

作為曾經的“冰箱之王”,新飛公司的走向還是牽動了不少人心。本次拍賣共吸引933人設置提醒,本文截稿時有53150人次圍觀。

新飛的前身是一家創建於1958的小型地方軍工企業——新鄉市無線電設備廠。1983年,新飛選擇上馬白電項目,正式開啟轉型之路。此後,新飛冰箱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2002年,新飛冰箱的產銷總量躍居中國冰箱行業前兩強,扣除出口因素,僅國內市場佔有率就高達18.88%以上。彼時,新飛和海爾、容聲、美菱被稱為冰箱品牌界的“四朵金花”。

2005年,成為新飛的轉折年。

當年,新鄉市政府將新飛集團在合資公司新飛電器中所持有的39%國有股權轉讓給新加坡豐隆集團,豐隆持股比例由此達到90%,成為新飛公司的實際控制方——這一收購,改變了新飛公司的命運。

重整計劃顯示,因資金鍊斷裂,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新飛公司於 2017 年 10 月 30 日向新鄉中院申請重整。

實際上,除了新飛公司被收購,當時“四朵金花”中,除了海爾,其餘三家公司都遇到問題而被收購,同一年,長虹入主美菱;一年後的2006年,海信成為容聲的大股東。

但是,新飛與其他幾家發展狀況卻截然不同。現在海爾是一線品牌,容聲和美菱是二線品牌,這三個品牌在冰箱行業仍屬主流,新飛品牌卻衰落了。

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總經理魏軍直言:收購容聲和美菱的都是國內大型家電企業,他們對於人才、渠道、管理的方式沒問題,所以容聲和美菱被收購之後,馬上就起死回生了。

但新飛的大股東豐隆沒有運作家電的經驗,它主要做房地產、酒店和投資,是用資本的方式做家電。這就相當於跑步比賽時,發令槍響了,大家從起跑線上起跑,新飛卻離起跑線還有一段距離。

新飛冰箱在國內市場掉隊了。根據中怡康提供的數據,2018年1-5月份,中國冰箱線下零售市場份額排名上,海爾以35%零售額排名第一,容聲以10.44%零售額排名第四,美菱以9.17%零售額排名第五,新飛以0.39%位列第19名。

能否起死回生

康佳摘得新飛股權後,是否意味著新飛將起死回生?

此前,市場分析稱,競拍者要承擔新飛債務,所以還要看後期債務處理的情況。對此,康佳董秘辦人士表示,此次競拍不包含新飛的債務。

魏軍認為,新飛是否能起死回生還不太好講,要看後期他們怎麼去做,以及企業的操盤水平、品牌定位和戰略如何。

他分析,康佳是國內比較大的家電集團,但是在白電上一直不太順利。拿下新飛,康佳在白電業務上就有了做強的基礎,對渠道寬度和渠道鏈整合都有好處。這樣一來,後期去開專賣店,就有優勢了,又有了一個新飛品牌。

“新飛品牌雖然衰落了,但是中老年消費者還是知道這個品牌的,新飛品牌、工廠和生產線,也是有價值的。”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說。

據深康佳財報顯示,2017年公司白電業務全年實現收入17.37億元,同比提升2.10%,佔營收比重僅為5.56%。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怡康數據,2018年1-5月份,中國冰箱線下零售市場份額排名上,康佳以0.6%的零售額排名第13位。

市場也對康佳競拍成功也做出了反應。截至29日收盤,深康佳股價大漲8.47%,收於5.25元。

新飛電器“董明珠”看不上,深康佳為什麼花大價錢接盤?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