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在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後,我才再一次確定自己真的考上了理想院校。

時間追溯到2017年3月,一戰北師大,因為政治一分之差徘徊在複試的邊緣。心中抱憾,不能原諒自己一分的硬傷,思考再三選擇調劑,好學校寥寥無幾,應付了調劑院校的初複試後痛定思痛決定再來一年。結局已無法改變,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我是一名“三跨考生”。所謂“三跨”即“跨專業”、“跨學校”、“跨地區”。按照常規的思維,一個雙非(非985、211)本科畢業的考生要考上北京的985高校實屬天方夜譚,一沒背景,二沒專業優勢,每前進一步而不被打敗都是萬幸。回想我的考研之路從複習備考、考試、出分、公佈校線院線、複試通知、參加複試、等錄取結果,直到拿到了錄取通知書,每一個環節都是驚心動魄,每一個等待結果的日子都伴著煎熬和失眠的夜。我相信同為考研學子的你一定也深有體會。

我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但我是願意賣力的那一個。考研經驗似乎只有成功後才能被稱為經驗,但是考研就像一場博弈,有概率和運氣的成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考研成功的經驗不一定就該奉為模板,考研失敗也並不代表你的學習方法不對。我願意分享我的考研故事,希望同為考研這條道路的你能夠感受到堅持的力量,不拋棄,不放棄。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2017年的春天,在確定考研失敗後,我找了一份和我所考專業相關的工作。一來我想通過工作加深我的理論基礎,提高我的實操技能。心想二戰若能成功進入複試,自己對於該專業的實踐也不至於是一張白紙。二來我已經畢業將近一年,應該自立自強,後期要備戰考試不能再伸手和父母要錢。

不得不說,工作以後的狀態和學習的狀態完全是兩回事,工作的壓力和忙碌總是會消耗我想學習的心,每天的工作計劃和學習計劃排列的滿滿當當,但是領導的一封郵件、一個電話就得讓你立刻放下學習計劃,開始承擔工作的任務。我想這樣下去不行,我得不停調整我的計劃去適應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我找到了早高峰地鐵最空一班的時間,每天早晨6:30起床,開始看專業課的書,早讀一小時後,洗漱吃早餐,8:04分準時出現在地鐵站

。我坐地鐵的時間需要40分鐘,在這40分鐘裡,我開始用“扇貝單詞App”背150個單詞,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就再回顧一下早讀的內容。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我真正開始複習政治是在4月份,一分的遺憾讓我不能輕視這門科目。(建議政治基礎不牢而且想考北京學校的考生政治一定要好好學,不能拖到最後兩個月,看似最容易的科目往往會成為決定你成敗的最關鍵。北京的政治改卷是出了名的嚴格,主觀題壓分的不在少數)。

我下班的時間比較晚,加班更是常態,在這種擠時間看書的情況下,為了彌補我的政治短板,我下載了“央視影音App”,把前一天的新聞下載到手機裡,每天下班回家時在地鐵上聽新聞,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考前,期間用肖秀榮的教材時會發現很多時事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在後期背題時也能結合自己聽過的新聞慢慢回憶,鞏固背誦。

對於英語複習,因為我之前學過雅思留了一點底子,加上英語二難度比英語一略低,所以沒有花太多的時間準備,最後兩個月開始做英語真題。在做真題之前,我除了每天背150個單詞外,就是看英文原著書,每天看一節,遇到不會的單詞查找詞意後背下來,認為寫的好的句子也會刻意背下來,這些積累對考研的英文寫作也有幫助,順便練習口語。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邊工作邊複習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不光精力跟不上,體力也跟不上。本來想週末好好複習,但是勞累的工作日後只想補眠休息。我也經歷過懷疑自我的時期,二戰壓力大,工作壓力也不小,有一段時間我想撇下考研直接繼續工作,但是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就想起一分的遺憾,想起未錄取時流下的淚水,甚至還想起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我和自己約定好,放手一搏,再任性一次,最後一次,讓理想比現實再高一點點。考前兩個月,我拿出勇氣做出了脫產複習的決定。

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我才確定真的考上了

我只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在朋友和家人的建議下,我找到了住所附近的圖書館,圖書館每天上午8:30開放,一直到晚上20:00閉館,我也按照圖書館開放和關閉的時間作為自己複習的時間主線。臨近考試,壓力越來越大,晚上失眠是常事,直接影響第二天的複習,除了做不完當天所列任務感到無奈又無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和適當調整自己的複習安排。

我的複習規劃比較固定,星期一、三、五的上午複習專業課一,下午複習政治,做肖秀榮的《1000題》、歷年真題和看《風中勁草》。星期二、四、六的上午複習專業課二、下午做英語真題,做完一套總結一套,分析出錯原因。關於英語閱讀的練習,我推薦蔣軍虎的綠皮書《閱讀理解80篇》,對於考前練手和拓展詞彙特別有幫助。從圖書館回到家後會看新聞,回顧一下今天覆習的專業課內容,如果沒什麼精力了就看看輕鬆的東西或者好好休息。

備考期間,我是屬於特別早到圖書館的一批人,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位置。複習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會,有時睡過頭還會把自己拍醒。傍晚複習的間隙抬頭看窗外總能看到夕陽餘暉灑滿天空,太陽一點點落到山的另一邊,短暫的思考和停滯又投入到學習中。

考研只有短短兩天,過程卻需要你全情投入。從決定備考到結果塵埃落定,最擔心你的還是父母。我在北京每天都經歷著意志的錘鍊,享受著年輕拼搏的樂趣,但是父母會擔心你飯有沒有吃飽,覺有沒有睡好,你能做的除了讓他們放心,就是照顧好自己。從考試到現在我和父母說的最多的就是“相信我”,相信我可以處理好這一切。這句話對於我自己是安定信心,對於他們也是一句寬慰。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生命的廣闊只有經歷磨難才能感受到,祝願每一個追夢者都可以大膽逐夢,放手一搏,在風浪中遇到更好的自己。祝你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