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大運河無錫段全長雖然只有40.8公里,但穿城而;在整條京杭大運河中是保存風貌最完整、保存歷史遺存最多、最具江南水鄉風情並且是唯一穿城而過的一段古運河。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大運河無錫段沿線有清名橋、惠山兩大歷史文化街區以及黃埠墩、米市、絲市、名人故居等遺蹟,承載了吳文化和工商文化的深厚底蘊。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特別是從南長橋至清名橋1.6公里長的古運河段,寺、塔、河、街、橋、窯、宅、坊,眾多空間元素有機組合成為一幅鮮活的“清明上河圖”,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

2014年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時,黃埠墩、西水墩、清明橋歷史街區3個遺產點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對於提高城市地位,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強城市競爭力,打造獨具特質的江南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義。

昨天下午召開的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市委市政府對此表示了高度重視。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會上公開了23個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核心區和輻射區的重大項目。

1古運河旅遊度假區配套一期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在原運河古城範圍內實施錫鋼浜遊客集散中心、清名東路與塘南路交叉口西南側、大莊裡地塊綜合項目、第二加油站文化創意項目、紅光路、晨光路和金溝橋路等基礎設施項目。

2華僑城古運河風情小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位於以江南古運河旅遊度假區範圍內,旨在打造其成為具有生態度假、休閒觀光、城市慶典、藝術集群、品質居住等多重功能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項目總投資不少於300億元。

3江南古運河旅遊度假區 城市設計整合、深化與完善設計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完善原三城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整合現有優質旅遊資源。

4大運河風光帶(無錫北段) 概念性城市設計深化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結合大運河北段概念設計,深入研究地塊功能,空間結構,力爭打造一條既能服務民生,又能促進內生增長,激發經濟活力的文化休閒生活岸線。

5運河灣北段概念策劃完善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結合大運河北段概念設計,深入研究地塊功能,空間結構,力爭打造一條既能服務民生,又能促進內生增長,激發經濟活力的文化休閒生活岸線。

6城市雙修專項規劃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改善無錫城市中心人居環境、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溼地、植被,制定度假區12.8萬平方公里範圍的城市雙修專項規劃。

7環城步道建設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北起吳橋,南至跨塘橋,西起西水關,東至羊腰灣,全長11.8公里。主要包括健身步道、景觀改造、亮化升級、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水系清淤以及綜合管線改造等。

8錫鋼浜遊客集散中心建設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位於塘南路與清名東路交匯處的錫鋼浜地塊,將利用錫鋼浜地塊中舊廠區建設遊客集散中心(古運河客廳),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古運河風光帶自身配套,充分整合並激活無錫水上旅遊資源,串聯精品水上旅遊線路,進而成為整個無錫水上旅遊的“總船塢”。

9古窯藝術村建設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位於清名橋南側,古運河沿岸與伯瀆河交匯處,為“街區之眼”,擬引進高端精品酒店、大師藝術工作室、高端演藝平臺等,打造街區高端文化藝術集聚區。

10接官亭文化商業休閒街區核心區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圍繞江南民居街巷的活態再生、生活美學社區+里弄商業的規劃定位,打造文化休閒商業街區。

11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佔地面積2.27萬平方米,將建成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民居建築群和以“江南書廂”為主題,以旅遊、休閒、文化、培訓、展示為功能的文化特色街區。

12人魚小鎮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太湖人魚小鎮項目位於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內,總投資達200億元,以互動型VR遊戲為主題的超級樂園。

12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二期)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用地面積5556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2408平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49540平米。

14陽山紫藤園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建設樂平戲臺、雕塑博物館、紫藤文化展示廳,移建5幢徽派古建築,建成後每年吸引10萬人次前來遊玩。

15陽山藍鳳凰小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16包園四方攝影工廠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提供專業攝影藝術創作平臺,開展攝影藝術、影視文化創作活動及攝影技術培訓與交流,擬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專業型商業攝影小鎮。

17梅里文化小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將依託深厚的吳文華底蘊和豐富的水鄉資源,圍繞伯瀆河、泰伯廟等核心歷史遺蹟重點打造梅里古鎮文化區、江南田園生態核和伯瀆河傳統文化體驗帶。

18無錫長喬海洋王國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項目包括九大海洋動物及其生態展區,八大演藝劇場和各國演員與動物的花車巡,是集動物展示與表演、各國演員演藝及遊樂設備為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

19吳越水街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以“智慧、文化、江南、生活、水街”為主題,集現代的物聯網思維及無錫傳統的吳越文化特色,打造一條集商業、美食、旅遊配套於一體的商業水街,作為物聯網智慧旅遊示範項目,完善鴻山片區的旅遊配套功能。

20中廣傳媒無錫文化產業園項目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以影視產業發展平臺系統和金融發展平臺系統為基礎,聚集並整合文化傳媒鏈為目標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園區。

21新橋鎮文化服務中心及社區服務中心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佔地面積14563平方米,共分三層。

22中南文化影視基地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佔地30畝,建築面積1650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酒店、影視培訓、住宿、服務於一體。目前在基礎設施施工。

23華士鎮華西文體活動中心

650億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成就無錫版“清明上河圖”

中心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主體為兩棟綜合大樓,將建有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太極館、桌球室、棋牌室和農民綜合活動室、影城等,以及能容納2500名觀眾的現代化展演大廳。

注:以上投資項目統計截止期為2018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